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二、语言运用
3.右图是橘子洲被湘江环抱图,请用简洁语言并运用想象手法加以描述,不少于1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抓住橘子洲被湘江环抱的特点加以描写,可描写橘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参考答案不相同。毛词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李词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
三、语言运用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①,心态上的年轻却是能够永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②,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B.毛泽东的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c.日本的竹内实,不仅翻译毛泽东诗词,而且长期孜孜不倦地研究毛泽东的文章、作品和诗词。他认为毛泽东诗词内容丰富,很有现实感。
D.自《诗经》和屈原以来,历代诗人上下求索,抒情言志,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并以诗词的形式反映时代和百姓的心声。
解析A项,“高低相间,虚实结合”不当,应为“远近相间,动静结合”。E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不恰当,应是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答案AE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词中的形象。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恰同学少年”的有关词句。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6.下列对毛泽东《忆秦娥》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
B.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凄清的清晨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解析c项,“咽”的意思是低沉,渲染了战争场面的悲壮;E项,“优美”说法不当,应为“悲壮”。
答案cE
7.导学号95114001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所渲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9/24★精品文档★
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
解析抓住能体现气氛的意象分析即可。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等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灞陵伤别”“西风残照”等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③,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第①空要注意与横线后的“心态上”形成照应与对比;第②空也应从“心态上”进行思考,注意横线后“否则”引出的结果。第③空要注意横线后“流淌”这一比喻。
答案示例①年龄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②但心态绝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气”或“死气沉沉”)③年轻心态犹如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c.②⑤⑥D.①③④
解析①“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②“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使用正确。③“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此处不合语境。
④“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用于此处敬谦失当。⑤“念兹在兹”,形容对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5/24★精品文档★
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使用正确。⑥“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毛泽东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千锤百炼的巨人,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让他揪心动容的是百姓的苦乐悲欢。
对于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而对别人过分的不情之请,也要敢于说“不”!
⑤彼岸,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诗和远方吧。理想、青春、诗意,这些即使在暗夜里也会闪烁幽光的词汇,每一个都能征服我们年轻的心灵。
⑥研讨会上,大家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争辩不已,而平日健谈的规划专家却一反常态,不赞一词。
A.①③⑤B.②④⑥
4.如果班里要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请你做主持人,现请你写一个开场白,用来渲染气氛。不少于100字。
解析开场白的写作要注意语句的流畅、语言的气势,还要紧扣朗诵比赛的主题。
参考答案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郭沫若把毛泽东诗词比作诗词中的泰斗,著名诗人柳亚子发出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的无限感慨。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些精神食粮吧!
c.“恰”字以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24★精品文档★
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E.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4/24★精品文档★
②“飞虎队中美情”中美友谊墙竖立在博物馆餐厅,成为一座永久性设施,旨在让参观民众重温飞虎队的峥嵘岁月,传播“飞虎精神”。
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满怀信心,才能勇敢进取,挥洒自如。宽阔的操场上,1200多名高三学生,在国旗下宣誓,给自己加油。
④学会拒绝,学会淡然,是现代社会公民交际的基本素养。
2/24★精品文档★
洲的形态,也可描写橘子洲绿色苍翠的特点,另外加以想象,注意字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橘子洲,似结在常春藤上的绿色瓜果。她平静、高洁、美丽,溢满着情爱、温馨、浪漫,永远让人着迷,令人神往。橘子洲被湘江拥抱着,被秋日的阳光拥抱着。面向河东,或是面向河西,任意躺靠在绿荫掩映的草坡上,清新的水汽扑面而来。微风在透明的空气中轻柔飞翔,柳枝像少女的长发在微风里随意摇曳,人们在柳树下自由地行走在湘江水边。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游泳。
解析c项,“挥斥”,在词中的意思是“奔放”。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①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5.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
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24★精品文档★
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面对泰山, ;漫步西湖,。
解析注意模仿句式和引用诗句,再表达出诗句包含的思想感情。另外注意所写句子的感情基调是积极昂扬的。
解析A项,语序不当,“虽然”调至“毛泽东”之后;c项,“文章、作品和诗词”并列不当,“作品”包括“文章”和“诗词”;D项,成分残缺,在“时代”后加“的要求”。
答案B
二、类文阅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面这首词,完成第4~5题。
菩萨蛮大柏地①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后巩固练习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参考答案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留下了一代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盛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①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派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
c.上阕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白无力,闪烁着绮丽的暮色。
D.下半阕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词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8/24★精品文档★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10/24★精品文档★
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9.长沙因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