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物资采购风险防控“三个重点”
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当前,物资采购行业作为廉政建设的高风险行业,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十分必要。
在推行过程中,分局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针对物资采购风险防控认真把握好三个重点。
应商推荐、招标及综合评议采购、采购价格、合同管理、质量检验、废旧物资处置等权力运行这个核心。
查找过程中,要梳理工作流程,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的方式,找出凸显和潜在的廉洁风险点,力求做到准确、全面、深入,防止以偏概全。
对查找的风险因素要征求供应商层面和用户的意见。
同时,要根据各岗位自由裁
量权大小、权力公开透明程度、监控难易程度、信访发案情况等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经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各方监督。
完善落实防控措施是关键
形式上,要以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典型示范教育、亲情廉政教育,以及抓住职务提升、岗位变动、节假日、年度考核、婚丧嫁娶、出国等特殊时期的谈话提醒教育。
通过加强教育,达到“以道德理念武装人、以党纪国法约束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反面事例警示人”的目的。
在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要与提高
物资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相结合。
若业务能力不强,不熟悉市场规律,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供应商所利用,就不容易把握住采购成本,也就容易出现廉政问题。
因此在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的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潜心研究经济走势和市场动态,把握好市场变化的节奏。
要有敏锐的嗅觉,做好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物资资源市场的分析研究,提前采取有
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目标。
健全运行机制是保障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落实的保障,在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要着重建立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要加强对采购各环节权力行使情况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要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对物资采购链上的供应商选择权、定价权、货款支付权等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权力,要在分局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主要领导
估方案。
坚持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对廉政等级较高的风险点,每半年考核评估一次,对廉政等级一般的风险点,每年考核评估一次,并把考核评估作为奖励、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要根据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
对于因改革发展、社会周边环
境变化而产生的相应风险点变化,要及时修正风险内容,优化更新防控措施。
四是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对出现问题的岗位干部和单位领导,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岗位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
质量风险和存量风险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转移和规避。
总之,物资采购行业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又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使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工作的
系统性和实效性。
通过大力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营造廉洁从业环境,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