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物理测试 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
A .(1)(3)(4)
B .(1)(2)(5)
C .(1)(4)(5)
D .(1)(4)(5)(6) 8.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 .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 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响度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1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声音
B .两次声音
C .三次声音
D .四次声音 1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改变响度 B .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ruai” “mi” “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 .丙、乙、甲、丁
B .乙、丙、甲、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1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A .录制的声音失真
B .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 .平时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 .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1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的是为了( ) A .感受音叉的振动 B .体验音叉的温度 C .估算音叉的质量 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9.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0.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C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
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21.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 .用力拨动琴弦 B .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 . 用力敲打鼓
D .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22.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24.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 .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二、填空题
1.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如果看到闪电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 m 3.我国古书《梦溪笔谈》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_____。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5.声音的强弱等级是用_______来划分的。
人所处的理想安静环境是_______d B。
6.比较蚊子和牛发出的声音,一般情况下,_______的声音的响度大,______ 的声音的音调高。
7.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是频率为______________的声音,但_______波与_______波是听不到的。
8.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前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___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_______次声音。
9.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一些纸屑,然后用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幺?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医生给孕妇做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
11.声速跟介质的________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
12.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图。
1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下图(24)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
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 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 /s)
2. 我国有一口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科学钻井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中,该井设计直径为156mm ,深 5 000m ,是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
若在工程中进行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m/s 的声波,20s 后接收到回波,则井的实际深度为多少米?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