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与对策
货币银行学
3
我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货币银行学
4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1、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将进一步开放,随
着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将全面开放,这意味着中国 的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国内银行与外 资银行将共处于中国经济的舞台,对中国银行业是机 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是:1有利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2有利于 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3有利于提高客户的质量;4有 利于外汇信贷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 挑战是:1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冲击;2银行信贷资产 的风险性增大;3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将会下降。
货币银行学 6
我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货币银行学
7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1、利率机制灵活,利率结构还异常复
杂,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 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金融监管体系不 够完善。
货币银行学
8
1.1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上还是国家控制
型,现行利率变动权仍有大部分集中于国务院, 中央银行享有的利率浮动权有限,商业银行名 义上享有这种权力,但实际上只有执行的义务。 这种利率管制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利率运行机 制,使利率失去了灵活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传 导功能; 1.2我国的现行利率结构仍有很多个档次,而 且长期的多,短期的少,各档次与市场资金供 求信号差距较大,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稀缺程度; 1.3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良好的 银行体系作保证。而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 尚未完成,银行还不能很好的反映市场信息, 其风险评估与经营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 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在金融市场上,没有形成 良好的竞争机制,加上央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不 完善,制约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改革。
货币银行学
9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2、微观基础信誉不高,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2.1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内部具有一种 强烈“赶超意识”和膨胀冲动,往往认为压低 实际利率水平,实行粗放式的经济扩张战略。 低利率贷款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实际上的 负利率成了对企业的隐性补贴,引发了企业对 资金的盲目需求;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预算 约束软化,形成国企资金黑洞,银行信贷投入 多少,沉淀多少,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 需求。一旦实行利率市场后,利率上扬,会进 一步增加不良贷款,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
货币银行学
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2、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才能真正成为资金的使
用价格。 —反映资金供求,发挥其杠杆调节作用,使社会资源 的配置通过资金的流动和组合形成第一推动力;只有 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公司才能实现预算约束,按照 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投资;商业银行才能成为企业法 人,量入为出,严格控制坏账风险,尽量减少坏账损 失;只有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央银行才能真正实 现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以基准利率为指导, 从容采用再贴现率的货币政策工具;才能实现供求双 方最大程度的通过市场实现资金交易,并尽量杜绝高 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行为的发生。
货币银行学 1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3、基准利率和基础利率的设定不尽规范,
不能正确引导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 再贴现率; 基础利率则是指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 基础利率可作为基准利率的参照系。
货币银行学
12
3.1再贴现率:众所周知,再贴现率和贴现行
为的载体是商业票据,而商业票据的产生则源 于商业信用,一个发达的贴现、再贴现市场, 必然有发达的商业信用支撑;而在我国商业信 用则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制约了我国贴现和再 贴现市场的发展。此外,商业票据市场的交易 品种单一,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市场管制太少, 也限制了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和企业票据融资的 扩大。我国再贴现规模较大,拓展再贴现市场 的基础比较薄弱。再贴现金额及其占数依然较 低。 3.2国债利率:当前,国债回购成为中央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方式,国债回购交易 收益率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但这一利率并不能代表基础利率。
货币银行学 10
2.2商业银行:由于长期的金融抑制,我国的商业 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实际上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 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在严格的利率管制下, 相对于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入,必然形成一下矛盾:中央 银行信贷规模的资金控制价格-利率,与大部分商品市 场上由市场形成的价格的矛盾与背离;金融体制内国家 对信贷资金的控制价格于其他金融市场所形成的价格矛 盾背离;国家控制下的信贷资金价格与民间自由信贷资 金价格和国外金融机构更富强性的资金价格的矛盾与背 离。由于低利率政策的扭曲,一方面造成银行资本充足 率低和清偿力不足,财务基础十分脆弱,难以消化正常 的冲击。一旦放开利率管制,由于竞争激烈,利率急剧 上升,银行倾向采取冒险行为,结果必将对我国金融体 制的稳定带来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体系仍然 掌握着巨大的金融资源,低利率会刺激银行的寻租活动, 腐败行为不断产生,银行对风险控制疏松,胡乱贷款拆 借,引发坏账危机。
货币银行学 2
我国利率市场化原则与目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 及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 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 担的财政职能。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 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 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 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货币银行学
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与对策
班级:国贸0912班 主讲人:黄鹏 小组成员:黄鹏、向梦琴、张振耀、郑畅、朱秀萍(按 姓氏排列)
前言:利率与利率市场化
利率:即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 利率=利息/本金。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增 殖的程度 利率市场化: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 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 利率管理的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