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的爆震分析与控制
减少点火 无爆震 爆震产生 ! 提前角 ! 产生 " 图( 增大点火 ! 提前角
爆震强度以超过基准值的次数计量, 其次 数越多, 则爆震强度越大; 次数越少, 爆震强度 越小 (如图 # 所示) 。
!
发动机爆震控制
传统发动机爆震控制, 为了使其在最恶劣
的条件下, 也不致产生爆震, 其点火时刻均设定 在爆震边缘的范围以内, 使其离开爆震界限并 存在较大的余量。这样势必会降低发动机效 率, 使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 燃料消耗增加。 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 !""" # $! # $"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 万曼影 ($%&! #
5
发动机爆震产生原因
汽车发动机是利用火花塞跳火将混合气点
燃, 使火焰在混合气内不断传播进行燃烧。如果 点火时间过早或油品质不好, 火焰在传播途中当 压力异常升高时, 一些部位的混合气不等火焰传 到, 就自己着火燃烧, 造成瞬时爆发燃烧, 由此引 起的气体冲击波冲击汽缸壁产生金属敲击声, 这
图! 爆震判断范围
前角, 使点火时刻保持在爆震边界曲线的附近, 提 高发动机的功率, 降低燃料的消耗 (见图 $) 。
在图 " 中, 来自爆震传感器的信号, 含有各 种频率的电压信号, 首先须经滤波电路, 将爆震 信号与其他振动信号分离, 只允许特定范围频 率的爆震信号通过滤波电路, 再将此信号的最 大值与爆震强度基准值进行比较, 如大于基准 值, 则将爆震信号电压输入微机, 表示发生爆 震, 由微机进行处理。
为大功率工况等。不同的工况, 采用不同的控 制规律。氧传感器用于喷油量的闭环控制。蓄 电池电压大小, 对喷油器的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对喷射脉冲的宽度进 %"$ 利用测得的电压值, 行修正。爆震传感器是一个可调带通放大器, 且只在每缸的上止点前后工作, 再通过阀值比 较电路, 确定是否存在爆震。爆震传感器是点 火提前角闭环控制的基础 (图 &’) 。
油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这项技术最 先于 $%&M 年在美国研制成功, 但当时由于电子 管的可靠性差, 未能得到推广。随着大规模集 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对车用发动机 的多参数综合控制成为可能。且由于可靠性和 价格的优势, 电控燃油喷射的应用日益普遍。 电子控制系统由安装在发电机上的各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 J>7 ) 和执行器组成, 主要控制 喷油器、 点火线圈、 怠速旁通阀、 电动燃油泵等。 控制参数分别为循环喷油量、 点火时间和长度、 怠速旁通阀开度。 J>7 根据控制要求对不同 传感器进行采样, 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输出控制
爆震反馈控制原理图
图 ( 所示为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原理图。 当发动机产生爆震时, 微机通过爆震传感器的 输入信号和比较电路判别出发动机产生爆震,
2’’& 年 3 月
噪
声
与
振
动
控
制
第4期
并依据爆震强度输入信号, 由微机控制延迟点 火提前角的大小。当爆震现象消失时, 微机恢 复正常的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当微机进行闭环控制时, 其实际点火提前 角的控制如图 ! 所示。当任何一缸产生爆震 时, 微机立即减少一定的点火提前角。当次缸 依据点火顺序再产生爆震时, 同样再减少点火 提前角。以此类推, 逐渐减少点火提前角。当 发动机不产生爆震时, 则在一定时间内, 维持当 前的点火提前角。在此期间, 若有爆震发生, 也 同样减少点火提前角; 若无爆震发生, 则又逐渐 地增大点火提前角, 一直到产生爆震时, 又恢复 前述的反馈控制。
图$
爆震控制的点火提前角
试验表明, 当发动机的负荷低于一定值时, 一般不出现爆震。这时不宜采用控制爆震的方 法来调整点火提前角, 可采用开环控制方案控 制点火提前角。即, 此时微机不再检测分析爆
图" 爆震信号的判断
震传感器输入信号, 只按 %&’ 中存储的信息 及有关传感器控制点火提前的大小。显然, 要 判断在某一时刻究竟采用开环控制抑或闭环控 制, 可由微机对反映负荷的传载器送来的信号 进行分析予以实现。
信号中分离出来。
图’
爆震噪声频谱分布图
爆震传感器的功能是将发动机震动转换成 电压信号, 以检测发动机的爆震强度。当发动 机产生设定的爆震强度时, 爆震传感器输出最 大电压信号, 用以表示发动机异常振动。 爆震传感器的种类较多, 现在采用最多的
图! 点火时刻与气缸压力曲线的关系
是宽幅共振电压式传感器, 其输出特性如图 ( 所示。虽然其输出的峰值电压较低, 但可在较 大的振荡频率范围内检测共振电压, 当发动机 发生轻微爆震时, 此传感器就可输出较大的电 压信号, 使微机及早检测到发动机爆震的产生。 由于宽幅式共振传感器具有感测频率范围较广 的优点, 因此它适应于检测随发动机转速变化 而产生的不同爆震频率, 及不同发动机所具有 的不同的爆震频率 (图 () 。
汽车发动机的爆震分析与控制
文章编号: (!""$) $""’—$(&& "(—"")! # "&
)(
汽车发动机的爆震分析与控制
万曼影, 王俊雄, 邓真全, 施锡钜
(上海交通大学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上海 !"""(")
摘要: 本文对发动机爆震现象的产生原因、 检测手段和利用电子控制系统防止爆震的方法进行了剖 析研究。简述了电控系统的组成、 控制原理和控制软件。电子控制使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经济性和 排放污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关键词: 汽油喷射; 爆震; 电子控制系统; 车用发动机; 怠速; 点火提前角 中图分类号: *+ &(( , - ! 文献标识码: .
目前汽油喷射发动机多采用电控多点喷射 系统。每个汽缸配备一个电控喷油器, 喷油量
图!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
发动机的多参数综合控制
除了爆震, 电子控制系统还必须监控其它
与来自 %"$ 的控制脉冲的宽度成正比。点火 线圈初级线圈的接通和断开受到 %"$ 的控制, 接通时间越长, 点火能量越大, 断开时刻对应点 火时刻。点火线圈的高压电脉冲通过分电器分 配到四个气缸的火花塞。 %"$ 通过专用电缆与各传感器和执行器 相连。为防止线缆断裂、 传感器失灵、 检测电路 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 系统内装有一个安全电 路, 以保护发动机。一旦出现这些情况, 安全电 路将点火时刻延迟, 并且接通仪表警告灯, 警告 驾驶员爆震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 控制软件必须考虑各种可能性, 其特点是 程序量大。它由一个主控程序、 各功能子程序 和一些中断服务程序组成。对于每个工况, 都 包括喷油量计算和点火时刻计算, 它们是定时 进行的, 即每 ’ 0 ’&1 计算一次。而控制作用是 在规定的曲轴位置实现的。 喷油量、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都是在开环控 制的基础上增加闭环控制。所谓开环控制是根 据各传感器的输入值, 通过查表, 计算得到各控
!"#$%&" "’($’" )’*%) +’+&,-$- +’. %*’/0*&
! " # $%&’ ( )& * ! " # + ,-&’.)/& * 01# + 234&’ 5 -%& 678 9)’ : ( /012 3 014 5416 *62 3 72489:;4< =, /012 3 014 !"""(", >0421) 12-/0+%/: *04; ?1?9: 121@=;9; <09 A1B;9 6C D26AD ?0926E921 6C 8904A@9 92 3429, 4<; F9<9AG ( J>7 )C6: 8904A@9 92 3429;- . <462 E9<06F 12F <09 H1= <6 1864F 4< I= J@9A<:624A >62<:6@ 724< I:49C F4;AB;;462 1I6B< <09 J>7 ;<:BA<B:9, A62<:6@ ?:42A4?@9 12F ;6C<H1:9 1:9 ?:9;92<9F <09 F= 21E4A ?9:C6:E12A9, CB9@ 9A626E =, 12F 9K01B;< 9E4;;462 *0:6B3 0 <09 9@9A<:624A A62<:6@, 6C <09 92 3429 1:9 A62;4F9:1I@= 4E ?:689F 3", 4*0.-: CB9@ 42L9A<462; 92 3429 D26AD; 9@9A<:624A A62<:6@ B24<; 8904A@9 92 3429; 43 24<462G 4F@9 ;?99F 1F812A42 3 12 3@9;
蓄电池 ( 电压 ) 点火开关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 ( )*+), -. %"$ 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 " 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霍尔转速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诊断插头 氧传感器 图 &’ 执行器 只喷油器 / ! 点火线圈 怠速旁通阀 电动燃油泵
汽油喷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爆震并非仅仅有害。试验证明, 发动机发 出最大扭矩的点火时刻是在开始产生爆震点火 时刻的附近, 发生轻微爆震时燃油利用率最佳。 曲线 # 为无燃烧时压力曲线, 曲线 " 为爆震出 现时压力曲线, 曲线 $ 为理想压力曲线, 曲线 % 远离无爆震, 但效率不高。
!
发动机爆震检测
汽车发动机震动噪声主要来自受到气体作 用力及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 处于变速运动中 尽管采取了动平衡, 曲 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 轴扭矩减震器, 润滑等许多措施, 仍有可观的噪 声。在频谱图中, 有一个与气体作用力相关的 主峰, 与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相关的小峰以及 其它一些谐波成分。爆震也是一种气体作用 力, 异常之处是其窄时段与强冲击, 震动即高振 幅宽频带噪声, 仅发生于点火时刻前后。在频 谱图中, 主峰位置几乎不变, 但峰值更高, 谐波 成分更多。 (图 ’) 根据其异常特征, 可以设计 万方数据 传感器和信号滤波器, 将爆震信号从其它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