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力及水工建筑物防冻害措施
作者:付洪光喻松柏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第20期
一、冻胀力的形成:
影响土的冻胀因素很多,主要是水、土、温、压因素。
其中水、土是主要因素。
土的冻胀是由于土体中含水量超过起始冻胀含水量,在负温下孔隙水部分冻结,对土骨架将产生挤压力。
如果未冻水没有向外排泄条件,土开始冻胀。
但如果能将其余未冻水挤走,以上体积增量将由孔隙中剩余空间所容纳,土体也不会产生冻胀。
如果冻胀过程中有外水补给发生了强烈的水分迁移,生成大量的冰夹层,将产生强烈的冻胀。
经观测:冰夹层的厚度大致等于冻胀量。
沿冻深分步的冰夹层基本上代表了冻胀量沿冻深的分步情况。
上层土的冻夹层厚而稀,而下层土的冰夹层薄而密。
土壤粒径、级配及温度变化,外水补给,外荷载的大小等都直接影响冻胀的程度。
当土粒的粒径为0.05~0.002mm之间,土中水分迁移剧烈,土的冻胀量比较大,这种土的吸引水分能力强。
土体中水分的迁移是靠结晶力、吸附力、毛细力、温度差和表面能差产生薄膜水移动,其中冰结晶力、毛细力和表面能差是水分迁移的主要动力。
土体冻结时,冻结面附着土颗粒的水膜被冰晶体吸薄,为了维持颗粒表面能的平衡,其他土颗粒的水膜向较薄的颗粒表面移动,为达能量的平衡,不断的移动,不断的冻结,放出潜热结晶成冰。
季节性冻土地区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土的孔隙比是比较大的,冻结期土经过不均匀的冻胀,冻结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曲面,在冻层由于冻胀而上抬的过程中凹面处形成孔缝,造成负压区,迁移的水聚集到此而结晶成冰夹层。
这种冰夹层体积膨胀9%,产生了内压力,这种对基础挤压和抬起的能力称之谓冻胀力。
1、封闭式和开敞式冻胀的区别:
(1)封闭式冻胀:在没有外水补给的条件下,土体中原驻水引起的冻胀为封闭式冻胀,当土体中原驻水小于起始冻胀含水量(粘土W0=13.0)冻结时不但没有冻胀,反而产生冻缩。
表现地面出现下降,体积缩小。
当土体中原驻水大于起始冻胀含水量W0时,在没有外水补给的条件下,虽然产生冻胀,但冻胀量不大。
(2)开敞式冻胀:是除土体中有原驻水外,更主要是有外水补给,源源不断地迁移来的水聚集在冻结面处,放出潜热结晶成冰夹层,经观测冰夹层厚度约1—3cm。
产生冻胀力,严重的破坏水工建筑物。
2、地下水位的高低是土冻胀强弱的重要因素,冻前地下水位高,水分向冻结面迁移的距离短,水份迁移的快,冻胀量就大。
地下水位低,水分向冻结面迁移的距离长,水分迁移的慢,冻胀量就小,经实践证明,地下水位在冻结前根据不同土质低于冻结锋面的最小距离(见下表)时,土体有轻微的冻胀或不冻胀。
根据这个依据,设计水工建筑物基础前要先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确定基础埋深。
而不考虑此条件一律深基础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例如1975年设计的东方红水库灌区一、三支渠进水闸,地下水位低于渠底2.0m,故采用浅基底板厚0.7m,下部换l.07m砂砾石,经过21年的观测没有发生冻害。
此外土的级配密度对冻胀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因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孔隙水含量,影响水分迁移。
当土的密度大于1.6g/cm3时地基土不会产生显著冻胀。
因此,采用提高土体密度的压实措施,可以防止地基冻胀。
二、基础冻胀的受力分析:
冻结过程中,产生等温面,等温面基本上平行于基础面。
1、基底法向冻胀力和对建筑物的破坏型式:
基底受冻胀时等温面基本上平行于基底,而产生的法向冻胀力是垂直于等温面的,即垂直于基底。
在不均匀的法向冻胀力的作用下,外荷载强度小于基底法向冻胀力的强度时,建筑物就会整体上抬。
或者在法向冻胀力作用下,基础底板中间产生负弯矩M,当超过极限值时基础开始裂纹。
在春季地基融沉时,由于基础周围边界条件的影响,基础底板靠自重不能与融化的地基土同步下沉、复位,造成下渗流量大,冲刷地基,危害建筑物的安全,这是某些中小型水闸失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防止上述破坏,在修长富电站时在设计上采用了倒置盒式的基础,增大了基底的刚度,下部换砂砾石。
据30年来的观测没有发生抬起和断裂,防止了冻胀。
2、基侧法向冻胀力及对建筑物破坏型式:
基侧法向冻胀力是垂直于等温面的,以挡土墙为例,墙后的土体冻胀属于双向冻结,垂直于地面的冻胀力只能抬高墙后土体,对墙无害,但垂直墙的法向冻胀力是直接造成挡土墙断裂、位移等主要因素。
特别是翼墙拐角处,应力集中的原故,破坏更为严重。
三、水工建筑物的冻害防治措施:
(一)结构措施
1、倒置盒形及箱格形基础板
一般作用于浅基础板上的法向冻胀力很大,为增加底板抗变形能力,增加刚度,做成倒置盒型基础,并在其底部换砂砾石,右图为长富电站基础板的结构形式,用浆砌石制作的底板中间换砂,经过30多年的运用,经检查没有发生冻胀破坏。
如在底部用沥清或塑料膜隔水,效果会更好。
2、与爆破桩相结合的板型基础。
此法是用桩或柱的扩大基础来减小基底法向冻胀力。
3、深基础法。
此法需将基础每处都置于最大冻深以下,基础厚度几乎等于最大冻深,此法不经济,造价高。
4、桩、柱结构采用扩底桩法或扩大式基础,甚至可以采用锚固底梁法,但都要在冻深以下。
(二)、改变地基土的土、水、温状态:
1、换填砂砾(卵石)料,包括基础换砂和回填砂砾料,必须有排水设施能够排走砂砾料中的水。
也可改用沥青砂卵石,并夯实。
2、排水设施:无论冻胀性强的粘土还是冻胀性弱的砂砾料,设置排水后均会显著降低冻胀力。
3、保温措施:保温措施是通过减轻寒冷因素的办法削减冻胀力。
以上是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
(作者单位:152500 黑龙江省铁力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