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 1aa, 则 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再生正常孩子中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2、用配子的概率来计算 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 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 率相乘。
5 6
10
7
8
9
正常男女 有病男女
例6、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
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
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 Aa:aa的比值是( A. 3:2:3 C. 1 :1 :0 答案:B ) B. 4 : 4 :1 D. 1 : 2 :1
结果分析
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鉴别方法
2、自交法
待测个体×待测个体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 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 合子
结果分析
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鉴别方法
一般情况下,植物测定时采用自交和测交 都可以,但“自交”的方法比测交方法简单 (不需要人工去雄、授粉),同时又能保证 纯合体的留种。 动物一般只能是用测交法
举一反三
例7、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 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 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 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 比例是 ( C )
A.பைடு நூலகம்:1 C.8:1
B.5:1 D.9:1
所求概率(自由交配)=父本概率×母本概率×自 身概率
(3)在连续自交过程中,若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 Fn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n-1)/(2n+1)。
例5: 现用Tt品种逐代自交,并在每一代淘汰tt个体 培育稳定遗传的TT个体,欲使TT的个体达95%以 上,至少自交多少代?
四、方法技巧
自交和自由交配 自交是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雌、雄个体间的杂交,一定涉及到 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体,也包括自交。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 及解题思路
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关系的判断
1、杂交法
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个 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可表示为A×B→A, 则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A、B为一对相对性状)
2、自交法
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 了不同的性状(性状分离),则这两个亲本一 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 状。 可表示为A×A→A、B,则A为显性性状, B为隐性性状。
方法三、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 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 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
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
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 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 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aa) 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七、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 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 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
3、预防人类遗传病
⑴、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
⑵、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
AA
aa
亲代
AA 1/2 Aa
Aa 表兄妹
Aa
AA Aa 1/2
子一代
子二代
后代患病率:1/2×1/2×1/4=1/16
例13、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 析并回答(以A、a表示有关的基因):
方法二、 隐性纯合突破法
例9: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 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 色母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试问:公羊和母羊 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它们生的那只小羊又是 什么基因型?
(1)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解:
因为白色(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 下一只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列出遗传图解:
在人类,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求下面家 系中有关个体出现的几率。 ①、9个体患病的几率? 1 2 3 4 ②、7个体为杂合子的几率? ③、10个体为有病男孩的几率?
5 ① 、8个体有病,基因型为(aa), 说明了3和4是杂合子,3和4产 生a配子均为独立事件,几率均 为1/2。两个a配子受精成(aa)合 子,为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 几率为1/2×1/2=1/4, 即9个体 为有病个体的几率为1/4. 6 10 7 8
P 子代
B_× B_
bb
(2)从遗传图解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
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是由精子和卵
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中都至少有一个b基 因,又双亲都为白色,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Bb。
P 子代
的后代未必一定是bb。
B_× B_
bb
特别提醒:由子代bb可推知亲本为_b,但亲本_b×_b
C
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遗传解题步骤
第一步:判断显隐性——杂交法或自交法(有中生无 【显】和无中生有【隐】);写基因型(显性写一半, 隐性写全)。 第二步:根据亲子代关系或子代比例(3:1或1:1) 补全基因型,对不能确定的个体要写出各种可能基因 型的概率。
第三步:计算概率
所求概率=父本概率×母本概率×自身概率
显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病
无中生有为隐性
2、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指导育种)
(1) 如果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可留 种推广。 (2) 如果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则必须从F2代起连 续自交,直到不发生分离时为止,收获不发生分离 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选种从F2代开始,因 为从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五、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决思路
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 推类
亲代遗传因子 组成、亲代性 状表现及比例
逆推类问题 后代遗传因子
组成、后代性 正推类问题 状表现及比例
正推类型 方法 棋盘法或分支法
注意:显性性状个体有两种可能性(显纯和显杂)需 要确定。若一显性个体的双亲或子代中有隐性个体, 则它必为杂合子,但无隐性个体不一定为显性纯合子。 依据: 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
例10、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 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9黑6黄,母鼠c的仔全为 黑色。那么a、 b、c中为纯合体的是 A.b和c C.a和b B.a和c D.只有a
B
例11、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 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形象最好的解释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
例2、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白毛猪 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猪最好是
A.纯种白毛猪 B.黑毛猪
C.杂种白毛猪
D.以上都不对
B
例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 抗锈病的小麦,但有一种是杂合子。下列方法中对鉴 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好的是( ) A.甲×甲、乙×乙
C.甲×乙
aa 全为aa 自交
例8、杂种黄色子粒(Yy)豌豆自交,后代 1200粒黄色种子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 为( ) A、0粒 B、300粒 C、400粒 D、600粒
答案:C
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 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 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有一 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 知的基因。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
D.甲×乙得子代自交
A
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
Fn 所占 比例 杂合 子
1 2n
纯合子
1 1 n 2
显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隐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显性性 隐性性 状个体 状个体
1 1 1 1 n 1 n 1 2 2 2 2
Fn 所占 比例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 合子
隐性纯 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1 2n
1 1- n 2
1 1 1 1 1 1 1 1 - n 1 - n 1 n 1 - n 1 2 2 2 2 2 2 2 2
特别提醒
(1)亲本必须是杂合子,n是自交次数,而不是代数。 (2)分析曲线时,应注意辨析纯合子、显性(隐性) 纯合子,当n→∞,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 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皱粒 圆粒
一 二 三
皱粒×皱粒
圆粒×圆粒 圆粒×皱粒
0 125 152
102 40 141
1、根据组合二可知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因为圆粒与 圆粒杂交产生了圆粒和皱粒,并且其数量比约为 3:1。 2、组合一为rr×rr;组合二为 Rr×Rr;组合三为 Rr×rr。 3、组合三为测交类型。
例1、 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基因R和r控制的,下 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1、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 2、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3、哪一个组合为测交试验,写出遗传图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