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精)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精)

6
1.纳米热现象:
纳米领带、冰箱、布、绑带、药丸、化肥、
玩具、皮鞋、杯、 水泥、油……
7
2. 纳米材料:
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 作为基本单元所构成的材料。 零维:纳米微粒、原子簇团 按维度数
一维: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
二维:超薄膜、多层膜
8
3. 纳米物质:
纳米物质在自然界中早已存在,只是人类未认识罢
纳米材料
The Small World
2
国内纳米技术进展
• 1993 年, 中科院操纵原 子写字 • 中科院物理所制备出大 面积碳纳米管阵列;合成 了当时最长的纤维级碳 纳米管 • 中国科技大学:氮化镓粉 体 • 清华大学:氮化镓纳米棒 • 中国科技大学:从四氯化 碳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 被誉为“稻草变黄金”
天然: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
DNA
马达
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
人工:自组装而成:纳米马达、纳米机器人等
10
傳統的纳米科技是由大而小
11
未來的纳米科技是由小而大
12
将铁(Fe)原子于铜(Cu)表面排列
成"原子"二字 ,汉字的大小只 有几个纳米。
13
2 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
1. 表面效应
球形粒的表面积(A)与直径D2的平方成正比,体积 (V)与D3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A/V)与直径成反比。 D , A/V ,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 对直径大于 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当尺寸小于 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激剧增长,甚至1克超微颗粒表
22
(6)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穿越势垒的能力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理量,如微颗粒的磁 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之 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时必须要 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例如,在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当电
它是由磷酸钙等纳米材料构成的。
呈纳米晶粒的金属要比传统的粗晶粒金属硬3~5倍。
20
图2. 陶瓷材料
21
(5)量子尺寸效应
大块材料中能级、能级合并成能带,由于电子数目很 多,能带中能级的间距很小,看作是连续的。 对超微颗粒而言,连续的能带将分裂为分立的能级; 能级间的间距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大。 当热能、电场能或者磁场能比平均的能级间距还小时, 就会呈现一系列与宏观物体截然不同的反常特性,称之为 量子尺寸效应。
了,如DNA,小蜜蜂体内存在的纳米级的磁性颗粒充当
罗盘导航用。
4. 纳米自组装体系:
由纳米微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或管为基本单元, 经过人工组装,在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合成的纳 米结构体系,也叫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
9
5. 纳米结构:
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成的新体 系,包括一维、二维、三维等。 有天然和人工两种
利用磁性超微颗粒具有高矫顽力的特性,已作成高贮存密
度的磁记录磁粉,大量应用于磁带、磁盘、磁卡以及磁性钥匙 等。
利用超顺磁性,人们已将磁性超微颗粒制成用途广泛的磁
性液体。
18
人们发现鸽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 磁细菌等生物体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颗粒,使这类生物在地磁 场导航下能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磁性超微颗粒实质 上是一个生物磁罗盘,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依靠它游向营
纳米技术使大家都面临着重新变革,相当于5千米赛
跑,都才跑出500米,我们落后得不是很多,有的 还不落后
5
纳米科技与军事技术
• • • • • 纳米探测系统 纳米材料提高武器打击 纳米材料提高防护能力 纳米机械系统制造的小型机器人 雷达隐身技术 – 美国:“超黑粉”,对雷达波的吸收率达99% – 法国:Co-Ni纳米颗粒包覆绝缘层
3
中科院化冶所 “七五攻关”-纳米碳化硅 “八五863”-纳米阻燃剂 中科院化学所 纳米领带: 超双疏性界面材料 防水、防油、防污、防褪色 纳米聚丙烯管材: 高强度、抑菌功能
4
我国的机遇与挑战-纳米科技领域
二百年回顾 蒸汽机技术、电气化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潮都错过 IT产业、网络通讯与西方差距不大
养丰富的水底。
19
(4)特殊的力学性质
陶瓷材料在通常情况下呈脆性,然而由纳米超微颗粒压制 成的纳米陶瓷材料却具有良好的韧性。 因为纳米材料具有大的界面,界面的原子排列是相当混乱 的,原子在外力变形的条件下很容易迁移,因此表现出很好的 韧性与一定的延展性。 美国学者报道氟化钙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可以大幅度弯曲而 不断裂。研究表明,人的牙齿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强度,是因为
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
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 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 金属纳米粒子在空气中燃烧,无机纳米粒子吸附气体, 与气体反应。
15
2. 小尺寸效应
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
尺寸效应。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1) 特殊的光学性质
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米2,这时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
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
14
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 2×10-3微 米)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 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 体,二十面体多李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
纳米尺寸时,则降低27℃,减小到2纳米尺寸时的熔点为
327℃左右;银的常规熔点为670℃,而超微银颗粒的熔点可 低于100℃。因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
结,此时元件的基片不必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甚至可用
塑料。
17
(3) 特殊的磁学性质
小尺寸的超微颗粒磁性与大块材料显著的不同;大块的纯 铁矫顽力约为 80安/米,而当颗粒尺寸减小到 20纳米以下时, 其矫顽力可增加1千倍;若进一步减小其尺寸,大约小于 6纳米 时,其矫顽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现出超顺磁性。
当黄金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 原有的富贵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超微颗 粒状态都呈现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
16
(2) 特殊的热学性质
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是固定的;超细 微化后却发现其熔点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10纳米量级时 尤为显著。 例如,金的常规熔点为1064C℃,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