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_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图片或作品,表现出透视规律的风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透视规律【教学难点】透视规律在风景作品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桃花盛开的地方》注意观察视频中呈现出的景色。

视频中呈现出来的是哪里啊?肥城!没错,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的家乡素有桃乡之称,每当春暖花开,十里桃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音乐家用歌声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赞美,那么画家通过什么形式来传情达意呢?画画!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画中,看看画家是如何画我们家乡的风景的。

出示课题《画家乡的风景》。

二、明确目标生读目标三、新知探究认识透视1、首先来看一下蒙古族画家朝戈是怎样来画家乡的风景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路》原作图片。

【自学思考】:问题一:这幅画描绘了一些什么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问题二:画面的空间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作品以辽阔平远的构图,表现蒙古高原所特有的壮美风情。

缓缓起伏的草地,伸向远方的泥土道路,天边漂浮的朵朵白云,一笔一画无不倾注了蒙古族画家对草原大地的挚爱和礼赞。

生:由宽变窄的路体现纵深的感觉的!那这种现象我们就称之为“透视”。

2、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透视!透视: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透视一般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师:那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下面两幅风景画,在画中你都发现了什么规律?生答: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长远短生活中的有趣的透视现象!(捏在手里的校园雕塑)(可以用脚轻轻登着的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谁能解释一下呢?生:这是我们视觉产生的错觉,由于近大远小的规律所导致的。

那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错觉”在我们上课学习的教室里存不存在呢?出示学生所在的教室图片明显的后面的同学要比前面的同学大!因为离老师的镜头比较近!:学习透视知识同学们平时上课端正做好的时候,视线集中在了哪里?生:黑板的中间————这一点我们叫做心点。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那么视平线又是怎样的一条线呢?与眼睛的视线等高,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它是通过心点所做的一条水平线。

3、心点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那怎样的透视是平行透视,怎样的又是成角透视呢?4、看立方体示意图并用粉笔盒演示。

霍贝玛的《林荫小道》,是什么透视?消失点在哪里?找同学上台指一下。

画面中对称的小树在平稳中微见动感,使乡间小道感觉很平静,令人心旷神怡。

可以说它是风景画中平行透视的典范。

:尝试简易图对比着看一下《马棚》这副作品的透视又什么不同呢?你能画出它的简易图吗?请同学上台画。

5、对于我们没有素描基础的同学来说,用这样简单的线条来帮助我们做透视练习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也就是说如果让大家来尝试画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会觉得“太复杂”太难,但如果我们运用透视规律把一块块形状“拼接”起来,会不会觉得轻松了呢。

6、小训练:尝试用线条改画左边这幅画,把景物简化成一块块的形状。

选择一个你有兴趣的局部也行,注意表现屋顶、道路、墙壁的透视关系。

:线条的运用7、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简化了大体轮廓的这样一幅风景画,漂不漂亮呢?不漂亮!那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呢?我们来对照着照片和作品看一下,它是怎么处理的?亮部——留白,暗部——用线条仔细刻画。

同时还要注意透视规律的体现。

同样的墙面,砖的大小、疏密有什么不同?四、创作实践:将先前的作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注意哪些部分可以留白,哪些部分可以仔细刻画,同时注意石块的大小疏密处理,不同物体的表现形式。

或者画一幅你心目中最美的家乡风景,要求注意正确运用透视规律,注意疏密的处理。

五、小结延伸:回顾整堂课所学内容。

生活处处有风景。

我们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审视周围平凡的事物,希望同学们多留心观察我们美丽的家乡,并用画笔来描绘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校园,宣传我们的美丽的桃中。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学生活泼好学,好表现,喜欢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课;而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强,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表现能力。

因此,对于透视知识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有生活经验做铺垫理解起来不是很难,主要是把理论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表现对于绘画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利用身边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教学时让学生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体验、多欣赏,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个别问题:1、部分学生学习知识不扎实,不能主动的去学习;2、懒于动脑,懒于动手,自我约束自控能力差;3、我们是乡镇中学,学生在课前课外的学习准备上差异性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制定一定的措施:1)、对每一课、每一个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因材施教,在美术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中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辅导,让学生共同进步。

3)、在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里,学生能够互帮互助,一同完成美术任务,带动“懒”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4)、因地取材是适应农村地方美术教学的另一重要方法,美术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知识,应该因地取材。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理论性比较强,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我借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生活、学习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透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比较感兴趣。

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素描基础,加之透视知识的抽象,一堂课下来,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一幅比较完善的风景画,基础较弱的同学在创作的时候就比较吃力,所以选取了几张透视比较明显的风景速写作品供大家参考临摹。

大部分同学完成的都比较好,尤其是有几位同学画的是自己老家的一角,画面上无论透视还是线条的运用都可圈可点,能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对于不同程度学生完成的作品,采用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在老师点评的时候,尽量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生活处处有风景,平时要留意家乡的风景,去发现它的美,表现它的美,感受它的美。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教材分析本课围绕风景画的教学展开。

明确指出要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

具体的动手练习主要有两个前后相关的学习活动:先是根据所学的透视知识,以教材中提供的一幅摄影作品为参考来绘制风景画的简易图;然后根据所学的风景画中线条的运用,绘制对家乡风景的印象或改进先前的简易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强化对于透视基本规律的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对透视的理解与绘制风景画的表现能力。

教材P2的主图选择当代油画家朝戈先生绘制的风景油画《草原的路》,作品描绘了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水平线和透视线的运用表现了原野的开阔和纵深。

导入文字主要针对《草原的路》进行注重情感因素的解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景物描绘的情感表现力。

接下来侧重让学生通过观察透视现象去发现透视规律,并学习透视的基础知识以及风景画中线条的运用,最终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风景临摹作品或家乡印象的风景速写作品。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评测练习活动一:初次尝试风景画的简易图!画出美术作品《马棚》的简易图,并请同学代表上台子啊黑板上来画。

分析:通过这个训练环节,让学生对透视简易图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创作做好铺垫。

活动二:尝试用线条改画左边一幅风景画,把景物简化成一块块的形状。

选择一个你有兴趣的局部也行,注意表现屋顶、道路、墙壁的透视关系。

分析:通过整体图片的改画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透视规律的理解,锻炼动手能力,为下一环节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活动三:将先前的作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注意哪些部分可以留白,哪些部分可以仔细刻画,同时注意石块的大小疏密处理,不同物体的表现形式。

或者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画一幅你心目中最美的家乡风景,要求注意正确运用透视规律,同时注意疏密的处理。

分析:通过改进完善先前的作品,进一步理解风景画中线条的运用。

通过自主创作实践,让同学们可以将平时观察到的美丽的家乡、校园景色,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出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湘教版初一美术《画家乡的风景》课后反思本节课课题是《画家乡的风景》,家乡是每个人心里最亲切的地方,最寄托情感的地方,所以本节课从大家熟悉的身边景色——肥城、桃园、学校等美景入手,配上能赞美家乡的歌曲《桃花盛开的地方》,同时这首歌也是学校每天午歌时间播放频率最多的一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表现积极。

一、理论学习部分本节课是以“画家乡的风景”为主题的“风景画”课,要画好风景画必须了解透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在欣赏和理论常识部分,通过欣赏优秀的名家作品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对家乡美景的联想。

如朝戈的《草原的路》,霍贝玛的《村道》,陈逸飞的《水乡》等等,以及选择学校、教室里能够体现透视规律的照片,调动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加向往和乐意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以及自己的心中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并结合教材和课件,学习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平行透视概念。

平行六面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另一个面与画面成90角,依此角度画的透视称为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凡平行六面体的两个面都与画面不平行,所画的图称为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链接:心点:心点也称消失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

二、实践活动。

通过前面的欣赏部分和理论学习,学生首先尝试用简易图的形式简化风景画,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将前面的简易图进行丰富和改进,有基础的同学可以尝试用自己的画笔画心中的家乡风景,表达思想情感,但考虑到大部分同学没有素描基础,所以提供大量素材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观摩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作品特点进行分别分类辅导。

三、活动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理解透视,并能加以运用,认真去完成自己的作业。

但由于平常对绘画技能的积累比较少,完成的作业质量并不高。

同时,对于多数学生来讲,自己创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分别评价和辅导。

这节课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

利用大家身边熟悉的景物创设情境,与学生拉近距离,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