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幂率蠕变:在蠕变过程中,应变速度与应力符合幂函数形式。
幂率失效:在蠕变过程中,随着应力增大,斜率逐渐偏离原来的关系就是幂率失效
表观激活能:根据实验所测量到的激活能。
真实激活能:利用弹性模量进行修正后所得到的数据。
自扩散激活能:
内应力:内部所有阻碍位错运动的应力之和。
长程内应力:所有位错应力场叠加得到的。
短程内应力:邻位错之间所形成的。
有效应力:外应力减去长程应力即为有效应力。
二、问答
1. 简述纯金属蠕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答:第一阶段:减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Δε/Δt )随时间而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近似稳态阶段,蠕变速率不变,即(Δε/Δt )=常数,这一段是直线。
是稳态阶段。
此时,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和回复、再结晶同时进行,材料未进一步硬化,所以变形速率基本保持恒定。
第三阶段: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随时间而上升,随后试样断裂。
愈来愈大的塑性变形便在晶界形成微孔和裂纹,试件也开始产生缩颈,试件实际受力面积减小而真实应力加大,因此在塑性变形速率加快。
2.请分别给出低应力、高应力和较宽应力范围内蠕变速率与应力的关系函数。
课件第六章6.2
3.请简述纯金属蠕变过程中位错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
4. 请阐述高温下位错的热激活滑移机制。
答: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时遇到各种障碍。
在低温下只有外应力超过这些障碍所产生的阻力时位错才能滑移。
但在高温下,位错可以借助于外应力和热激活的共同作用越过障碍而滑移。
温度越高,热激活过程越活越,客克服障碍所需的外应力就越小,流变应力也相应地降低。
因此,高温变形过程强烈地受到障碍的性质、分布和强度的影响。
障碍对位错运动的阻力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长程内应力τi,τi是晶体中所有位错的弹性应力场叠加的结果。
热激活是源自热运动的结果,原子热运动是短程的,位错不可能通过热激活克服长程应力场,所以τi与温度无关。
如果外应力小于长程内应力的最大值,位错就不能滑移,只有通过回复,使内应力τi 降低到外应力τ以下时位错才能滑移。
第二类是短程的局部障碍,如邻位错、固溶原子等,热激活对位错克服这类障碍是有帮助的。
局部障碍叠加在长程内应力上,构成对位错的总阻力。
当外应力τ大于内应力的最大值τi 时,可将τ分为两部分τ=τi+τe,一般将τe称为有效应力,位错将在有效应力和热激活的共同作用下越过局部障碍。
5. 请推导由攀移引起的宏观变形与位错运动之间的关系式。
P95
6. 请推导由滑移引起的宏观变形与位错运动之间的关系式。
P93课件第八章
三、判断
1. 在某一种金属材料的蠕变实验中,实验测得的表观蠕变激活能在0.5T m~0.9T m范围内随温度明显升高,且大于该金属的自扩散激活能,表明蠕变变形不受扩散控制。
错,没有考虑到弹性模量的温度变化对激活能的影响
2. 纯金属蠕变过程中,位错密度与应力平方成正比,亚晶尺寸与应力成反比,亚晶界位错间距与应力关系不太确定。
对
3. 无论是恒应力变形还是恒应变速率变形,位错总是趋于不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亚晶或位错胞组织。
对
4. 总位错密度相等的条件下,位错不均匀分布时的流动应力、位错引起的弹性应变能、应力引起的弹性应变能都低于位错均匀分布状态,因此,塑性变形中位错总是趋于非均匀分布状态。
错
5.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高层错能金属中位错很容易,也很快会重新排列成胞状组织,所以不会发生动态再结晶现象。
错
四、课后作业
请查阅高温塑性变形领域相关文献,其中国内期刊文献至少4篇,国外期刊文献至少1篇,完成至少以下要求中的1点,将所查阅文献及总结报告于2016年1月8日前发送至gwbx2015@邮箱。
(1)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激活能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2)热变形过程中本构方程建立过程及实例。
(3)高温塑性变形不同变形速率下本构关系的基本形式及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