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讲义
量增长很快,1890年仅1.5万kW,至1955年已能生 产10.5万kW的发电机。
一、水轮发电机的发展
中国在1949年以前自制的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不 超过200kW,1949年以后电机工业获得了蓬勃的发
展,1958年已能生产7.25万kW单机,1972年已制
造出30万kW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 目前位于世界前列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为大古力 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溪洛渡水 电站、龙滩水电站等已经超过700MW,而今年建 成的向家坝水电站已经达到800MW。同时单机 10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也已经开始设计。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转子
立轴水轮发电机转子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磁极 –磁极是提供励磁磁场的磁感应部件,由磁极铁芯,线圈 ,上、下托板,极身绝缘,阻尼绕组及钢垫板等零部件 组成。 –磁极铁芯分实心和叠片两种结构。 –中、小容量高转速水轮发电机的转子,常采用实心磁极 结构,整体锻造或铸造而成。转速大于或等于750r/ min的小型水轮发电机,常采用磁极铁芯连同转子的磁 轭与主轴整体锻造加工。 –磁极固定方式通常采用螺钉、T尾和鸽尾结构。
水 轮 发 电 机
目录
水轮发电机的发展 水轮发电机的结构 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水轮发电机的运行 水轮龙滩发电机的特点
一、水轮发电机的发展
世界第一座水电站于1878年建于法国。
美洲第一座水电站于1882年建在美国威斯康星州,
采用直流发电机。
1889年后,开始使用三相交流发电机。此后,单机容
交流电容电路不消耗功率,电路中仅是电源能量与电
场能量之间的往复转换。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无功的类型: 容性无功:由于电容器是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当电
容器加上交流电压后,电压交变时,响应的电场能量
也随着变化。当电压增大,电流及电场能量也就相应 加强,此时电容器的电场能量就将外电源供给的能量 以电场能量形式储藏起来;当电压减小和电场能量减 弱时,电容器把电场能量释放并输回到外面电路中。
定子
转子 下导轴承 推力轴承 下机架 下端轴
混流式水轮机:发电机部分结构图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概念: 什么是有功? 什么是无功?
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电源在一个周期内发出瞬时功率的 平均值(或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在具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中,在每半个周期内,把 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能量贮存起来,然后,再 释放,又把贮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再返回给电 源,只是进行这种能量的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 量,我们把这个交换的功率值,称为" 无功功率"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机座 功能: –用于固定铁芯。 –定子机座具有足够钢性和强度,应能承受:上机架、上 导轴承和推力轴承、机组所有转动部分等的重量以及水 轮机水推力等总和的轴向力。定子绕组短路时产生的切 向力和半数转子绕组短路时产生的不平衡磁拉力。各种 运行工况下所受的热膨胀力、额定工况产生的切向力及 定子铁芯通过定位筋传来的100Hz交变力等。叠加在上 述工况下的震动力。 –构成冷却气体的通道 结构: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为便于现场组装,分瓣机 座应在工厂内进行预组装,并配有钻好螺栓孔的工艺法兰 和销钉。
称之为“无功”。
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电动机需 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
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
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 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 ,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 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
例子:米与米袋。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无功的类型: 感性无功:从物理概念来解释感性无功功率;由于电
感线圈是贮藏磁场能量的元件,当电感线圈加上交流
电压之后,相应磁场能量也随着变化,当电压增大, 电压及磁场能量也就相应加强,此时线圈的磁场就将 电源供给的能量以磁场能量形式贮藏起来;当电流减 小和磁场能量减弱时,线圈把磁场能量释放并输回到
电源中。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无功的类型: 容性无功:由于电容器是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当电
容器加上交流电压后,电压交变时,响应的电场能量
也随着变化。当电压增大,电流及电场能量也就相应 加强,此时电容器的电场能量就将外电源供给的能量 以电场能量形式储藏起来;当电压减小和电场能量减 弱时,电容器把电场能量释放并输回到外面电路中。
集电装置 – 功能:将来自励磁系统的电 流传导给水轮发电机转子绕 组建立磁场。 – 结构:电刷、刷架、集电环 – 位置: • 集电装置固定在发电机上 端轴上电刷与刷架固定, 集电环随上端轴转动。 • 集电环与转子引线相连, 向转子磁极线圈提供电流 。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集电环
上机架
上导轴承 上端轴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定子线棒透视图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定子机座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定子铁芯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定子叠片加固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转子 –功能:发电机的转动部件,用以产生磁场、变换能量和 传递力矩。 –结构: 转子中心体、转子支架:铸焊结构并经过超声波探伤; 转子中心体与上、下端轴连接,传递来自水轮机的力矩 。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导风性能。 –磁轭:构成发电机的磁路,是固定磁极的重要部件;由 高强度的冷轧薄钢板(磁轭冲片)分层叠片组装,通过 立筋、复合键与转子支架相连;磁轭分层叠片并拉紧, 通过通风风沟设计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能。 –转子引线 –制动系统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水轮发电机结构 形式: 按布置方式的不同水轮发电机可分卧式和立式两种。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水轮发电机结构 形式: 按推力轴承位置的不同来分,立式发电机又分为悬 式和伞式两种。 推力轴承位于装置上方的发电机称为悬式发电机, 它适用于转速在100r/min以上。其优点是推力轴承 耗损小,装配方便,运转较稳定;缺点是机组高度
交流电容电路不消耗功率,电路中仅是电源能量与电
场能量之间的往复转换。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原理: •主磁场的建立: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电流,建立极性 相间的励磁磁场,即建立起主磁场。 •载流导体:三相对称的电枢绕组充当功率绕组,成为感 应电势或者感应电流的载体。 •切割运动: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给电机输入机械能), 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随轴一起旋转并顺次切割定子各相 绕组(相当于绕组的导体反向切割励磁磁场)。 •交变电势的产生:由于电枢绕组与主磁场之间的相对切 割运动,电枢绕组中将会感应出大小和方向按周期性变 化的三相对称交变电势。通过引出线,即可提供交流电 源。
三、水轮发电机的原理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 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
的电功率。
比如:1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1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
能,带动水泵抽水;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 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 兆瓦(MW)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机架 – 机架是立轴水轮发电机安置推力轴承、导轴承、制动 器及水轮机受油器的支撑部件,是水轮发电机较为重 要的结构件。 – 机架由中心体和支臂组成,一 般采用钢板焊接结构,中心体
为圆盘形式,支臂大多为工字
梁形式。 – 机架按其所处的位置分为上、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磁轭与转子支架 –磁轭的作用是构成磁路并固定磁极。 –转子支架的作用是固定磁轭。 –对于定子铁芯外径小于325cm的中小容量的水轮发 电机,磁轭可用铸钢或整圆的厚钢板制造,不需要 专门的转子支架。 –对于定子铁芯外径较大的水轮发电机,磁轭通过 转子支架和主轴连成一体。 –磁轭的外缘加工有T尾、鹇尾槽或螺孔,用以固定 磁极。
较大,消费钢材较多。
悬式发电机
定 子 外 壳
上 下
下导轴承 支撑下导与风闸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悬式水轮发电机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推力轴承位于转子的下方的发电机称为伞式发电 机,无上导的称为全伞式,有上导的称为半伞式, 它适用于转速在150r/min以下。其优点是机组高度 低、可降低厂房高度、节省钢材;缺点是推力轴承 损耗大、安装、检修、维护都不方便。 传力方式:机组转动部分重量→推力头 高压油膜 →镜板→推力轴瓦→下机架→机座→基础 上机架:只支撑上导轴承和励磁机定子。 类型:1. 普通伞式: 有上、下导轴承 2. 半伞式: 有上导轴承,无下导轴承 3. 全伞式: 无上导轴承,有下导轴承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硅钢片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绕组
– 三相绕组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均匀地分布于铁芯内圆 齿槽中。
– 三相绕组接成Y形,它的作用是当转子磁极旋转时,定 子绕组切割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势。 定子线棒 – 功能:通过一定的联结方式形成电流通路,通过铜环引 线汇流后输出电功率。 – 分类:条式波绕阻和叠式框绕阻。
下机架,按承载性质分为负
荷机架和非负荷机架 。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主轴 –主轴的作用是用来传递扭矩,应具有一定的强
度和刚度。
–主轴一般由35号、40号、45号或20SiMn等钢整 锻而成。
–小容量水轮发电机一般采用整锻实心轴,也有 的采用无缝钢管作为轴;大、中型容量的发电 机采用整锻空心轴。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二、水轮发电机结构
水轮发电机结构 形式: 按布置方式的不同水轮发电机可分卧式和立式两 种。 按推力轴承位置的不同来分,立式发电机又分为悬 式和伞式两种。 推力轴承位于装置上方的发电机称为悬式发电机, 它适用于转速在100r/min以上。其优点是推力轴承 耗损小,装配方便,运转较稳定;缺点是机组高度 较大,消费钢材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