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卡门》观后感宋凯林 2010210120 经济学院 10经济三班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
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
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
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
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作品不仅仅是作品,其实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
当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时却遭到失败。
一位批评界人士认为乐队的演奏“乱七八糟”;而另一位则评价说,乐曲缺少“创新和个性”。
但在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
这只能说明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样题材的歌剧而已。
的确,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敢爱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愿意为了自由而牺牲所有,她敢于做男人才能做的事,她喜欢打情骂俏,自己挑选情人,并且玩弄和欺骗男人,最终又将他们抛弃。
她随心所欲,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总能赢。
风流奢侈、自由奔放、放荡不拘。
她不仅让女人们羡慕,更让男人们嫉妒,为爱她而付出一切,为失去她而伤心欲绝。
在十九世纪那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一种美好未来的假设呢?反正比才是用音乐、表演,用歌剧完美的体现了,这也是歌剧《卡门》历经百年依旧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吧。
有空还要再看看啊。
唯一我觉得不足的是群众演员有些凌乱,因为很多大型戏剧都是从当地招募临时群众演员,加上语言的问题,西方人明显在集体项目上不如中国人整齐,似乎过于自由了些,想想我们国人的大型舞蹈和戏剧,动作整齐流畅,这可能就是东方集体主义精神和西方自由主义精神的明显差别吧。
篇二:《卡门》观后感歌剧《卡门》观后感在“歌剧音乐剧欣赏”一课中,杨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几部歌剧,其中歌剧《卡门》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因兴趣驱动,我通过资料收集后了解了一些关于《卡门》的基本情况。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
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
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
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歌剧《卡门》已成为所有歌剧院中最受观众欢迎、表演次数最多的作品。
它还被改成了舞剧、音乐剧,并通过电影电视传到了千家万户。
在此歌剧中,我觉得音乐给我留下了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此歌剧把情景和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展示出浓郁的民族色彩,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
歌剧中那些著名的曲段,包括具有挑逗性的《哈巴涅拉舞曲》和《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第一幕和第四幕的序曲等都已脍炙人口。
《斗牛士之歌》听后使我印象深刻,听后我感觉它节奏非常有力、声音雄壮,它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音乐鲜活,音乐雄壮威武,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
歌曲和符合当时的场景。
把故事推上了一个高潮,同时把人物也表达更贴切而又有力度。
使人百听不厌。
让观众对《卡门》的理解更透彻了。
歌剧中的卡门事隔非常美的吉普赛人,美到只要让她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她。
是个奔放、不羁的女人。
卡门的大胆,狂野,热情,忘情地舞蹈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本身就是一只跳动的音符,就像《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中唱的她就是一只叛逆小鸟,没人能捕捉她,驯服她,限制她,即使最终因为自由而死。
我觉得卡门敢爱敢恨、自由、奔放,为了自由、爱情、敢于争取、乐观、向上,敢于打破常理,敢于牺牲,体现出冲破自由枷锁的勇气。
但当现实存在不信任、不符合理想时,则重新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男主角则是不敢爱不敢恨,又在诱惑前迷失自己,当失去时不能洒脱,追逐得失,喜欢控制、羁绊自由。
为了自己的私利和过去,没有胆量去承担,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尊严去毁灭一切,用悲观去面对失败,暗示了人的不可跨越的命运。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们自身,不光是爱情,在各个方面,抛开故事,抛开人物的对与错,难道我们不能学习卡门身上的敢于争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做人的原则和宗旨。
我也是。
每天都开开心心,让周围的人都开开心心的。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角,让生命精彩,绽放光彩。
崇尚乐观,享受自由。
不应该为任何事情改变自己,保持自我,不管在谁面前。
的确,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敢爱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随心所欲,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总能赢。
在十九世纪那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一种美好未来的假设呢?反正比才是用音乐表演,用歌剧完美的体现了,也是歌剧《卡门》历经百年依旧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吧。
篇三:歌剧《卡门》观后感用音乐诠释人生——歌剧《卡门》观后感《歌剧》大致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漂亮泼辣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士兵唐·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唐·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米凯拉并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
但这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艾斯卡米罗,于是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
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唐·霍塞的苦苦恳求,因此激怒了唐·霍塞,终于死在唐·霍塞的剑下,故事最终以悲惨结局。
歌剧《卡门》以高超音乐技艺,叙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音乐色调的明亮与叙事内容的阴暗,两者间构成强烈反差,这种奇妙的品格成就了作曲家比才的不朽伟业。
歌剧《卡门》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不仅保留了原小说的真髓,而且通过音乐的独特力量,从根本上转化和提升了原小说的艺术品质。
普罗斯伯·梅里美的《卡门》充其量是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而乔治·比才的《卡门》则具有充分的资格被看作是一部“伟大的”歌剧。
自从梅里美的小说《卡门》问世以来,“卡门”这个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吸引各路英杰,经历了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不同媒介的诠释,但只有在歌剧《卡门》中,“她”才获得了充实饱满和有血有肉的真实再现。
这是一个必须依靠音乐的魅力才能获第 1 页共 3 页得全部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她的妖艳、狂放、热情和坚决,她全身的感官性魔力,几乎“本能地”召唤音乐的加入——因为音乐在所有艺术媒介中,是一种最有效的直刺神经的感官武器。
以音乐塑造卡门,优势不言而喻。
卡门似乎专门为音乐而生,而音乐也在期待着卡门。
歌剧《卡门》中,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剧情的渲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的音乐配置始终充满半音的诱惑和舞曲的节律,其音乐勾人魂魄的魅力否决了观众对她进行正统道德判断的可能。
男主人公唐·霍塞既令人同情又让人唾弃,而《卡门》利用音乐的色调变化充分展示了他的犹豫、无奈、情不自禁、痛不欲生、以及最后的歇斯底里。
就连有点让人讨厌的斗牛士,《卡门》也通过一曲雄健豪放的《斗牛士之歌》,使这个没有多少戏剧分量的人物在观众脑海中打下深深印记。
歌剧《卡门》写的是爱情,但是不仅仅是在说爱情,或者说,《卡门》中的爱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
它通写爱情,表达出了人生感性生命的不可预测与不可捉摸,也连带着揭示出了人生命运的乖戾、盲目和无情。
卡门,一个吉普赛女郎,美貌泼辣,桀骜不驯。
她是所有男人的猎物,又是所有男性的陷阱。
唐·霍塞,一个普通士兵,循规蹈矩,恪尽职守。
但他却不自觉的走入了卡门的圈套,厄运从此缠身,直至走向毁灭。
这也就是爱情的本真原型——“讽刺、直白、残酷”。
《卡门》揭示出了人生的正面价值(爱情与自由)与负面威胁(堕落与死亡)具有反讽意味的相辅相成。
它以逼真的写实展现出人性的辩证悲剧,但绝无半分多余的浪漫氛围。
这归功于作曲家能以超第 2 页共 3 页然物外而又体贴入微的心态对待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情境。
为此,比才在这部最后的作品《卡门》中获得了堪与相莫扎特媲美的成就,这大概也就是歌剧《卡门》成为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的主要原因吧。
第 3 页共 3 页篇四:卡门观后感卡门,一开始以为这是个源于剧中的某个深层次意义的词,没想到原来是剧中女主角的名字。
根据我以往的印象,“卡门”这两个字应该是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直到看了这剧,才发现原来并非如此。
如剧中所呈现,美丽,妖娆,泼辣,放荡不羁,追求自由是我对卡门的印象。
要说她为什么总是让那么多男人为之不能自拔,前面四点我觉得是主要原因,当然,这与本为吉普赛女性的豪迈奔放也是分不开的。
但我的着重点是后者。
自由,是卡门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而这,也同时是造成卡门死亡命运以及卡门选择坦然接受死亡的根本原因。
因为追求自由,所以卡门不愿与何塞长相厮守。
而何塞,为了卡门,一个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士兵,辞了职,离开了原来的情人,杀了人,还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
他舍弃了一切,唯一愿望就是卡门能做她的妻子,然而最终换来的是卡门对他爱情之火的熄灭。
所以,我更加同情何塞。
无奈卡门与他原本就是个矛盾,卡门不愿收到约束,只愿自由自在,而何塞只愿平平淡淡,遵循一般人的生活轨迹,因此,这注定了彼此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注定了这是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那么,对于何塞,自己付出一切后却丝毫得不到想要的,对于他而言,卡门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神秘而又极富诱惑力,然而你却不能得到它,因为你肉做的手会被它刺伤,握得越紧,它就伤得越深,流的血也就越多。
你就只能这么一直忍着痛看着它,但又得不到它,这实在可谓最遥远,最痛苦,最煎熬的距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