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作者:李庆红邹广明
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1期
一、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意义和作用
1. 养殖周期开始之初,按照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需求,较准确地预测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有助于生产者及早筹措资金购买饲料,以规划全年生产,确保生产有序开展。

2. 近年来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遭受药害、污染和逃逸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事发后评估损失往往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

评估损失离不开养殖成本的测算,而生产中投喂的配合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约为2/3左右,因而准确地把握配合饲料的用量,可以为测算养殖成本,进而为评估损失提供依据。

3. 可以检验生产中塘口记录所记载的饲料投喂量是否科学合理。

二、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方法
1.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

净产量是指摄食配合饲料的水产养殖动物所增长的重量,可根据放养水产养殖动物的数量与规格以及预计产量算出;再根据提供配合饲料的质量,确定其饲料系数,最后测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用量。

例如,1口10亩的池塘放养情况如下,那么该池塘全年需要准备多少配合饲料呢?
上表中放养的鳜鱼摄食小鱼小虾等活饵,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因而在计算配合饲料用量时,不需算出其净产量。

若所使用的配合饲料系数为2,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河蟹净产量+青虾净产量+异育银鲫净产量)×饲料系数=[(600-6000÷150)+(300-100)+(500-60)]×2=2400千克=2.4吨。

也就是说,这口10亩的池塘全年需准备2.4吨配合饲料,方可满足池中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需求。

2. 月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确定了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某个养殖品种的饲料当月分配百分比,推算出配合饲料的月使用量,即月配合饲料用量=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

现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宗养殖鱼类为例,将其各月投喂饲料占全年的百分比列表如下:
在表中的某一月份的30天左右的时间里,其饲料用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10天左右就需调整1次,因此每个月的饲料用量又分上、中、下三旬进行动态安排,一年中,3~11
月的中旬饲料用量为该月的平均数,8月份之前(含8月份)每个月的上旬饲料用量为该月平均数的80%,下旬为120%,9月份之后(含9月份)各月上、下旬配合饲料用量所占该月平均数的比例恰好与前者相反,上旬饲料用量为该月平均数的120%,下旬为80%。

3. 日饲料投喂量的确定
方法一:按照上述方法算出了某旬的饲料用量后,再除以该旬的天数(一般为10天),即可得到日配合饲料用量,其计算公式是:日投喂量=旬投喂量÷10。

方法二:日投饲量=存塘水产养殖动物重量×投饲率。

存塘水产养殖动物重量可根据水产动物的平均规格与数量算出,其公式为:存塘水产动物重量=平均规格×存塘数量。

所谓投饲率是指所投饲料与吃食水产动物间的重量百分比,即单位体重吃食水产动物所摄食饲料的重量,其计算公式为:投饲率=投喂饲料的重量/吃食水产动物的体重×100%。

投饲率与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投饲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

下表以大宗养殖鱼类为例,列出了水温、时间与投饲率间的对应关系。

以上介绍的是理论上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方法,生产中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的实际用量还需根据其健康状况、天气情况、水质条件和天然饵料丰歉等综合因素权衡确定。

(作者联系地址:李庆红江苏省鲁中南路62号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邹广明江苏省兴化市林湖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邮编:2257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