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50303)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力行业既是能源的生产者,又是能源的最主要消耗者,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电力基础能源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但作为基础支柱产业的电力建设、电力生产,其发展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还有相当差距,也与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我国电力工业正进入大机组、大电厂、自动化的阶段。

随着机组容量高,自动化水平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发展的需要。

从火力发电厂的用人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为热动专业,并且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为此,也给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进一步突出其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在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中要结合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由教授、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电力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三是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运行、检修、安装、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掌握职业能力和技能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热能动力设备运行、检修、安装、调试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热力设备和系统的初步设计计算,热力系统的基本技术经济性分析,以及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电力建设企业、电力修造企业、设备厂家、工矿企业自备电厂及有关试验院所,从事电厂热能动力设备的运行、检修、安装、管理、试验研究等工作,具体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3年。

根据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基于工作
过程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