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与地图
7°N-72°N 54°S-12°N 47°S-30°N 62°S以南
处于中、高纬度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 高三个纬度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 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1.经纬网的判读 ⑴ 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 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 往西增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180°东西两侧的经度。
纬线
圆
从赤 道向 两极 递减
经度和纬度
经度 本初子午线(0°
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
经线)的确定。
0°
地图上的经纬网—经线
经度划分—— 从0°经线起,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 书写方法—— 北京:东经116° 或116°E 经线度数的变化规律—— 数字向右(东)增加为东 经;数字向左(西)增加 为西经。
练习: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 正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 出发点
B
)
B. 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以北
D. 出发点以东
练习:一架飞机从甲地 ( 40°N,116°E ) 出发,以1110
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
影响,8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 40°N,64°W C. 40°N,64°E
纬度范围 10°S-80°N 35°S-37°N
位置特征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 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 以热带为主。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10°W-66°E
170°W-20°W 82°W-35°W 110°E-130°W 360°
36°N-71°N
地图上的经纬网
地图是地理 学科的第二语言。 任何地理事物都 有经纬度位置。 利用经纬网 地图能判断地理 要素特点。
地图上的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经纬网
一、经线和纬线
北极点
赤道
南极点
地图上的经纬网—经线 北极点
经线
定 义——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 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又称子午线。
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 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5)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求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
有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
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分布及沿线附近的典型 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加以推理、比较、排除、联想等思维方 法,得出正确答案。
小结: 最短航线的方向:
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北 ,再向 西南 走。 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南 ,再向 东北 走。 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南 ,再向 西北 走。
练习 : 从甲地( 50° N,80°E )到乙( 50°N , 150°E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C ) A. 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甲 80°E 乙 150°E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
越来越小,到两极为点。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 对的)
N
经纬线的特点
指示 方向 形状 长短 相互 关系 起点线
经线 纬线
经纬线的特点
指示 方向 经线 南北 方向 东西 方向 形状 半圆 长短 相同 相互 关系 相交 于两 极 相互 平行 起点线 本初子 午线 赤道
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比例尺越小 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
1、方向
(1) 无指向标 (2) 有指向标
1︰500000
西北 A在D的---------方向 东南 B在D的---------方向
练习: 下列四幅图中, A在B的什么方向 ?
(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A
)
D.④和⑤
C.③和⑤
(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D
)
地
图
一、地图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定向 经纬网定向 指向标定向 三、比例尺: 图上距离 1、计算: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2、大小:
经线是弧线,相交于南北极点,南北极点可视。 纬线可以是弧线,也可以是直线,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图中包含一半经线,跨越经度范围180度,最外侧两条经线构 成闭合经线圈
经线和纬线都成弧线 投影中心在赤道和南北极点之间,能看到的纬线范围取决于投 影中心的纬度
一、利用经纬度网确定地理位置和区域
练习:读下面的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 向的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 的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丁
(6)定“球面上对称点的位置”
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线特点
1.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等(半圆)。 2. 两条正对的经线形 成一个经线圈。
南极点
地图上的经纬网—经线
经线特点
3.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 对的)。
N
S
地图上的经纬网—纬线
纬线
定 义——
在地球仪上, 同赤道平行的圆; 也就是与经线圈垂 直的圆。
地图上的经纬网—纬线
特 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50°N
(3)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①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 经线弧长大约是111千米,如右
图中AB。
②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1°的 纬线弧长大约是111×cosφ千米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上图中AC。 ③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 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B ) A.3°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C ) A.②和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练习:(2010· 北京高考)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 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
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 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 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
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
面与球面的交线圈,地球上的大圆 主要有:赤道、所有经线圈和晨昏圈等)。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 所示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 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 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 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0
0
1800 1200W
600E
2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20°W和160°E的经 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60°E
20°W 160°E
180。
0。
【基础知识梳理】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 概念 极的线 的线 形状 半圆 圆 特 方向 指示 南北 方向 指示 东西 方向 点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缩短 ,赤道最长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北两极点
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 的条条放射线 相邻两条经线、纬线间的间隔度数一般都是相等的
纬度数应根据图中的极点来判定
经度数应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定
极点的判读方法
• • • • • 根据圆心处的注记判读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读 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 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 根据极地日照图判读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 方格式经纬网: 圆柱投影 • 弧线式经纬网: 侧俯视投影 • 极地投影 • 侧视图
横线代表纬线,纵线代表经线 相邻两条经线、纬线间的间隔度数一般都是相等的 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度 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为西经度
经纬网的 2011· 北京文综T5~6;
判读 2011· 浙江文综T9~10
【学什么】
【怎么学】
1.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要点:定位置、辨方向、
算距离。 2.掌握等值线的判读要点:极值、延伸方向、 弯曲、闭合和实际应用。 3.掌握地理统计图判读要点:明确统计图中量 及数值关系、看清变化趋势、归纳变化特征、分析变 化原因。
练习:(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
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D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练习:(2010· 北京高考)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 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
B)
B. 60°N,64°W D. 60°N,11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