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与地图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度为北纬(图 1);若自转 方向是顺时针,该纬度为南纬(图 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 越来越小为西经(图 1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 2 只有西经)。
二、经纬度数值的确定 1.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值即该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 也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 线的经度为 x ,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 = 180°-x(x、y 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2.半球位置的判断 图 1 中 D、E 两点位于 北 (南、北)半球, 东 (东、西)半球。 图 2 中甲区域位于 北 半球、 西 半球。 3.方位的判断 A 在 B 的 正西 方,A 在 C 的正南 方,B 在 E 的西南 方。 4.最短航线的选择 (1)沿最短航线从 C 到 D, 先向 正北 方向走, 然后再向 正南 方 向走,其最短距离约为 6 660 km。
考点(一) 经纬度的判定与经纬网的应用
读经纬网图,回忆下列知识。
1.经纬度的判读 (1)0°纬线以北为 北 纬,且越往北,纬度值越 大 ;0° 纬线以南为 南 纬,且越往南,纬度值越 大 。 (2)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为 东 经,且越往东,东经度 越大;0°经线以西为 西 经,且越往西,西经度越 大 。 (3)图 1 中 B 点经纬度为 (30°E,0°) 。 图 2 中 G 点经纬度为 (100°W,80°N) 。
2.定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 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 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若下图中 A、B 两点经度差<180°时,A 在 B 的西 北方向;若下图中 A、B 两点经度差>180°时,A 在 B 的东北方向。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 再向南,如 A 到 E。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 再向北,如 B 到 D。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 哪个极点而做讨论,如 A 到 C。
②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 a.同在北纬: 从 A 到 B 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北,然后向东南方向。
b.同在南纬: 从 A 到 B 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然后向东北方向。
N
从东西方向看,A 点在B点的西方,B点 在A点的东方。
A α β B 赤道
S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 A、 B 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 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 在 A 的正东方。
②B、C 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 C 位于 B 的 正南方。 ③C、A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 方法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 C 在 A 的东南方。
[答案] 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东北—西南 走向。
D
3.定距离、定范围 (1)定距离: ①同一条经纬线上的距离:
②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不在同一条纬线,可先计 算两点之间的经线上的距离和纬线上的距离后进行三角 形直角计算。 ③不规则线(如河流、 铁路等), 可用直尺分段量出总 长度,再在经线上标出所跨纬度数,然后用所跨纬度数 ×111 km。
客机飞行路线示意图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 H 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 a 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 a 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解题知能培养]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从材料中“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可知,客机起 飞时间为 东八区 区时 6 月 22 日 12 时,该日为夏至日,北极 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从材料中“7 小时后途经 a 地(165°W,67°N)”可知, 飞机从北京到达 a 地用时 7 小时,根据 a 地经度可知 a 地位 于 西十一 区,其中央经线为 165°W。
1、对称点:通过地心的直线与球面的两交点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 40 N 。
90
。 。 29 。 N
75 W A1
105 E
经度相对,和为 180°; 纬度相反,数值 相等。
B2
B1
●
A2
人们通常以经度 0°,北纬 38°为极 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 球” ,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 点 为“陆半球”的极点所在经线,阴影代表 “陆半球”)。据此回答(1)~(2)题。
N A B
从A到B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北,再正东,然 后向东南方向。
70°N 赤道
A
B
S
110°E
120°E
N
从A到B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南,再正东,然 后向东北方向。
赤道 A B 70°S
A S
110°E
120°E
4.(2014· 天津高考· 节选)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 7 小时后途经 a 地(165°W, 67°N)上空,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结合图 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B.东西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D
S
A.南北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解题知能培养]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从文字材料中可获取 “考察线路方向与考察区域总体 构造线方向垂直”的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从表中可获取 C、D、S 的经纬度信息并绘制下图。
从图中可知考察方向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故考察
比较a、b、c三区域的实 际面积的大小。
a=b﹥c
3.(2012· 福建高考· 节选)下图中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km。 若观测到 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 时 40 分, 则 M 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 )
(2)沿最短航线从 G 到 H, 其运动方向是先向东北 , 后向东南 。
[重点提醒] 1.经纬线特点:
经线 形状 特 点 指示方向 长度 半圆 南北方向 相等 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 其他 纬线 圆 东西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只有赤道能平分地 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 球 它能平分地球
2.在判读极地投影经纬网图(全部或局部)时, 首先要根 据图中信息(如自转方向、N 和 S、海陆轮廓、东西经变化 规律等)判断出南北半球。 3.在描述东西半球时,一定注意方向问题,如东半球 的范围是从 20°W 向东到 160°E、从 160°E 向西到 20°W 或从 20°W→0°→160°E 等。
N
东 西 半 球 的 划 分
160oE
西 半 20oW 球
西 东
东 半 球
S 东西半球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 界, 20°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一、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C 新 ↓ 老
观测点坐标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纬度:(线面角)
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 面的夹角
任意纬度纬线圈长度如何 计算? C=2πRcosX(R:地球半径; X该地地理纬度)
N
A
1纬度差=111km
1经度差=111*cosφkm
α
α
赤道
① 赤道上经度1度的间隔长度为111千米。 ② 南北纬600纬线上经度10间隔为111/2千米 ③ 任何一条纬线上,经度10间隔为111×COSΦ 千米
③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 是哪一段弧线,是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 ,图 B 中的 PNQ , 点间的弧度<180°,如图 A 中的 PAQ
均为劣弧。 图 C 中的 PBQ
(2)寻“最短航线”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 180°, 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 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 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下图中甲在 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转绘来判断。
2.(2015· 山东高考 · 节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 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 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 息表。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38°N,0°) C.(38°N,180°) B.(38°S,0°) D.(38°S,180°)
(
)
(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经度 0°向西至 20°W C.90°W 向东至 90°E B.20°W 向西至 90°W D.20°W 向东至 90°E
若两点的经纬度均不同,要利用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知识求解。
A(60°N,60°E) B (30°N,10°E)
A
60°N
①
B
②
10°E 60°E
30°N
经度:
(二面角)
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某一经线所在平面 的夹角
(2)定范围:
①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 相等。 ②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 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 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 A、B 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 A>B。当 A、 B 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 则比例尺大小为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