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PPT
5
公民社会的当代转型
20世纪——至今 葛兰西
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赋予了公民社会新鲜的文化生 命,开创了从社会文化意义上研究公民社会的理论传统,启 动了公民社会观念的当代转向。
科亨和阿拉托
提出了“重建公民社会”的理论主张,认为应该把经济领域从公民社 会中分离出去,把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当作公民社会的主体, 并系统提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 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
2、平等性。平等在政治上表现为:一是人人都有参政议政的平等权利; 二是这种权利在人与人之间应该没有差别。
3、便捷性。政治事件的发生,你的意见、政治家的态度以及政府决策和 相关表决结果,这一系列与政治有关的活动和内容,在网络上是以光速传 播的,因此政治活动变得非常迅速。
4、廉价性。因特网的运行费用与商业电信公司提供的类似服务费用相比 偏低,因此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不受持续的时间或大量费用的限制。
12
网络政治对 公民社会的积极影响
4.网络政治有利于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 “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网络政治促进了官民交流的
平等。网络民主化使社会中多数人的意见具有合法性,并 用来规范和指导社会活动。有了互联网,无论人的等级、 贫富、文化、民族等都可以参与处理一切社会事务,重塑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
11
网络政治对 公民社会的积极影响
3.网络政治使公众诉求有畅通的渠道得以表达,更加完 善社会群体利益表达机制。
网络政治能用最快的速度收集、统计、表决、公布、 实施每个成员意愿的机制。公民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要求、 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一个活跃的公 民社会,可以通过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 他们的利益而有利于改善民主政体的动作。
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 黑格尔
市民社会,这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 而也就是在抽象普遍性中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保障 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 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
在黑格尔的基础上,马克思把公民社会主要理解为私 人利益关系领域,它“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 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 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
8
网络政治与 公民社会的关系
一般认为,网络政治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民主 互动的方法或手段,“以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网络 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以 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 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民主新形式” 。网络具有 交互性、平行性、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自由性、 共享性、平等性、匿名性、低成本和非权威主义等特点, 这些特征促成了政治生活中的“网络政治”,使得公民 能自由地表达和传播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 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
13
网络政治对 公民社会的消极影响
网络政治的虚拟性使得个人言论难以受到约束,从 而出现一些非理性和不负责的言论; 网络政治的虚假性使得公民为失真的信息所左右, 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
网络政治的欺骗性不但影响决策者的行政决策 效率和决策准确度,也极大地影响社会公平和 公正,从而给公民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破坏性。
网络政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王书 2013.09.24
1
公民社会简介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 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自主社会领域。它 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 济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 社会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2
公民社会的古典时代
时间:公元前4世纪——公元17、18世纪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指的是“城邦国家”或“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 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 古罗马 西塞罗:“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指发达城市的文明政治共 同体的生活状况”,在保留“政治社会”含义的同时,更多的带 有“文明社会”的含义。 中世纪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基督教神学家在内的西方思想家, 都是在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
9
网络政治对 公民社会的积极影响
1. 网络政治大大提高了公民主动参与经济、政治和社 会等各项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涉及到诸如增进人权,维护 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社会公正和繁荣经 济等方面,网络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为公民 直接参与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 并导致传统社会正在向网络社会转型。而网络政治能 够克服单向式、自上而下的集权控制,突破信息处理、 创制和传播的诸多局限,使得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 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更加公开和透明。
6
网络政治简介
网络在信息传递、舆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高层政 治人物对网络效用的认可和与网民的互动,所有这些表 明,中国已经形成了网络政治的雏形。
网络政治的研究范畴
第一,网络空间中的虚拟政治问题 第二,网络社会对人类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三,网络社会的国家管理
7
网络政治的特点
1、直接性。当今的民主制度,是一种代议制,由公民选举的“代表”来 参政议政。而在网络政治中,有条件上网的任何人不需要再由别人来代表 自己,他自己就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政治意见。
10
网络政治对 公民社会的积极影响
2.网络政治能鼓励加强公民实践民主。
网络政治突破了传统政治在地理、信息沟通、信息获 取途径上的局限,从而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成本即可在 较大的范围内实现民主。通过网络政治的实践,公民获得 自我管理的政治经验,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学会维护自身权利并尊重他人权利,学会恰当地运用自由 并掌握自由的界限,公民从中体验到了自我对社会的价值, 有利于他们的生活自信和道德自主。
3
公民社会的古典时代
17——18世纪
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卢梭 理论观点: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以反对封建王权的君 权神授思想。他们认为,人类最初是生活在无政府 的自然状态之中的,但这种自然社会由于缺乏和平、 安全、人身保障等等,要通过权利让渡并订立社会 契约的方式过渡到公民社பைடு நூலகம்。
4
公民社会的现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