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简答题: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1、呼吸道疾病的经常性的预防工作有哪些内容?答:1)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消灭蚊蝇,减少疾病传播机会。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做好饮食卫生工作。

4)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6)为婴幼儿准备平衡的膳食,保证他们健康发育。

7)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

8)严格晨午晚检和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疾病。

2、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措施有哪些?答:1)开窗通风,在原有每天通风的基础上,应增加3小时。

2)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使用药物对室内空气消毒。

过氧乙酸0.2%~0.5%过氧乙酸对空气喷雾每立方米喷30ml,之后门窗关闭30min。

漂白粉澄清液消毒1%~3%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喷到地面湿透为止。

3、叙述流行性感冒的消毒方法?答:患儿马上隔离,保育员及时、彻底的开窗、通风换气15分钟以上,或按保健医生要求对空气进行消毒。

4、叙述水痘的消毒方法?答:患儿马上隔离,班级活动室、寝室的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开窗通风3小时,暴晒被被褥,家具、玩具及图书采用擦拭和日晒的方法消毒,衣物、被单、褥单即其他物品应采用煮沸或消毒液浸泡的方法消毒。

5、叙述病毒性腮腺炎的消毒方法?答:及时隔离患儿,班级及时消毒,发现患儿后班级开窗通风15分钟以上,患儿的食具、毛巾要分开,煮沸消毒,衣物、被褥日晒消毒。

督促接触幼儿口服板蓝根预防。

6、叙述猩红热的消毒方法?答:患儿及时隔离,室内开窗通风,对一切用具用适当方法消毒,为接触幼儿口服磺胺类药物预防。

7、叙述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答:发现患儿马上隔离治疗,对空气进行消毒,患儿的食具、便盆消毒。

8、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措施是什么?答:1)按照幼儿园规定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2)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被褥:在紫外线照射下,翻晒6小时。

食具:在保健医生指导下,用煮沸法或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法进行消毒,便盆:根据传染病的不同,可对患儿使用过的便盆用漂白粉澄清液或来苏水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浸泡。

呕吐物或排泄物:用石灰或漂白粉乳液进行搅拌、消毒。

9、病毒性肝炎的消毒措施?答:发现患儿应该马上隔离治疗,对本班进行消毒。

幼儿食具、水杯、毛巾、衣物煮沸或消毒液浸泡消毒,便盆用消毒液浸泡,被褥日晒消毒。

婴幼儿的大小便或呕吐物用干漂白粉以5:1的剂量充分搅拌,放置2小时然后倒掉,配合保健医生对接触幼儿服用或注射预防的药物。

10、细菌性痢疾的消毒措施?答:发现痢疾患儿后,马上隔离治疗。

患儿使用过的食具可煮沸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便盆应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痢疾患儿的粪便用漂白粉行进行消毒。

接触过患儿的保育员或其他婴幼儿应马上用肥皂洗手。

协助保健医生督促本班幼儿服用茶叶煎剂,或吃饭时吃些大蒜。

11、预防传染病与消毒措施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传染病发生后应及时隔离患儿,并做好消毒工作。

2)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保育员应注意观察幼儿的细微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务室诊断。

3)保育员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后,应在室外晒晒太阳、吹吹风,再接触健康孩子。

4)保育员护理患儿应戴口罩,护理患儿后应洗手。

1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什么?答: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生活管理1、晨午晚检的工作要点是什么?答:1)按照每日晨午晚检的顺序检查婴幼儿身体: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了解体温、面部、淋巴等体征是否正常。

2)与正常婴幼儿的特征、平时的表现相比照,及时发现异常。

3)向家长了解婴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对身体不舒服的婴幼儿进行照顾,同时对婴幼儿的健康情况做出初步的预测,对已发病体症的婴幼儿及时将其送往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4)指导整托婴幼儿学会根据晨午晚检的部位做配合动作。

5)叮嘱有生病迹象的婴幼儿,注意休息,有不舒服立即告诉保育员。

2、幼儿一日生活中全日观察的内容?答:精神、面色、食欲、大小便、失眠、体温。

3、幼儿生病的相关表现?答:主要从吃喝、大小便、体温等几个方面重点观察。

4、接种疫苗的准备工作?答:1)在接种的前一天通知家长为幼儿洗澡清洁皮肤。

2)了解此次接种的内容、目的以及接种的注意事项。

5、接种的秩序?答:1)清点人数,要求幼儿按名单的顺序排队,并让其记住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

2)鼓励婴幼儿勇敢不哭闹。

3)4)接种后组织幼儿轻微活动,观察幼儿的体温、食欲和精神发现异常及时送往医务室检查。

6、接种中和接种后的异常问题处理?答:晕针:让幼儿平卧,喝些糖水,安静休息不久即可恢复。

注射处红肿:用局部热敷的方法,几星期可消肿。

发烧:遵医嘱服用退烧药。

7、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答:1)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2)与医生、教师积极配合;3)安慰幼儿,保证预防接种的秩序;4)预防接种后应密切注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务室。

8、照顾体弱幼儿进餐的基本原则?答:1)区分体弱儿与正常儿;2)根据体弱儿的特点进行个别照顾;3)循序渐进的养成体弱儿的良好饮食习惯;4)照顾体弱儿的进餐需要,但不强迫其进餐。

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幼儿的喂养方法?答:防治佝偻病的关键之一是合理别喂养,多给婴幼儿补充富含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蛋黄、肝脏、鱼类、鱼子、奶制器等。

2)在婴幼进餐中提醒他们不剩饭菜、不挑食。

3)循序渐进。

对不喜欢吃蛋黄的幼儿可从少开始,逐渐增多,帮助蛋黄下咽困难的幼儿用奶或稀粥将蛋黄冲下嗓子。

4)鼓励幼儿坚持喝奶,补充钙质。

10、体弱儿的界定范围?答:体弱儿是指患有以下疾病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症,呼吸道和肠道反复感染,先生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发育迟缓,常风畸形等。

11、缺铁性贫血症幼儿的喂养方法?答:1)为患病的婴幼儿制作补铁膳食,即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应多吃些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2)进餐中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是幼儿循序渐进的逐渐接受他不喜欢的食物。

3)若幼儿没有食欲,可让其少食多餐。

12、营养不良症孩子的喂养?答:1)为幼儿制作专门的膳食,膳食的营养要均衡且搭配合理,符合幼儿的接受特点。

2)对营养不良的孩子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进食特点,以及对食物的喜好等。

3)根据幼儿特点,调整进餐状况,使所提供的膳食既营养全面,又迎合幼儿喜好,督促幼儿专心进餐,逐渐增加食量,改善身体状况。

13、反复感染幼儿的喂养方法?答:具体表现为幼儿的抵抗力差,在三个月内反复感染疾病。

对于此类幼儿需要注意的照顾事项为:1)掌握幼儿的进食量,以八成饱为宜,不可过量或缺少。

2)患儿没有食欲不可强求。

3)患儿的饭应该做到饮食有营养、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14、先天性心脏病癫痫幼儿的喂养方法?答:保证婴幼儿正常饮食,注意婴幼儿的进食量,不可过量。

15、精神发育迟缓和畸形幼儿的喂养方法?答:此类幼儿的动作慢、熟练,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具体应作到以下几点:1)不催促、不批评、不歧视,不把他们当作负担。

2)允许他们的速度较正常孩子慢些,自我服务的质量差些。

3)在幼儿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

4)注意防止他们出现异物入气管的意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6、对肥胖儿的照顾原则?答:肥胖儿的照顾应该侧重于帮他们减肥。

1)肥胖幼儿减肥的原则:在保证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膳食营养平衡的基础上,控制脂肪和粮的摄入量。

2)对肥胖幼儿的照顾需注意的问题:1限制进食量2)控制进食速度3)家、园相互配合。

17、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有哪些?答:1)进餐定时和定位。

2)饮食定量。

3)专心进餐,不做任何与进餐无关的活动。

4)不偏食。

5)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清洁、不新鲜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等。

6)学习餐桌文明,细嚼慢咽,喝汤、咀嚼不出声等。

18、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的注意事项?答:1)家长应为婴幼儿树立好的榜样。

2)进餐习惯的培养应循序渐进要不断地予以提醒和纠正,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要求婴幼儿经过一顿饭的教育就形成文明的习惯。

3)文明进餐习惯不能以影响食欲为代价。

19、组织盥洗需准备的物品?答:已清洁、消毒好的毛巾、大小适中的肥皂,保持盥洗室地面的清洁和干燥。

20、盥洗的组织方法?答: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2)保育员站在盥洗室的门口,既能了奶盥洗室的情况又能组织未盥洗的幼儿。

3)组织一部分幼儿进入盥洗室,但数量要保证盥洗不等待、盥洗室不拥挤。

4)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在盥洗、入厕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检查幼儿手洗的是否干净,冬季督促孩子抹油。

6)在关注盥洗室内幼儿的同时,应照看室外的婴幼儿,组织他们进行游戏:手指游戏、猜谜游戏、讲故事等。

7)盥洗完毕的婴幼儿回座位吃饭,随洗随吃不让幼儿等待。

8)对吃饭速度慢的幼儿先洗先吃,多提醒关注喜欢玩水打闹的幼儿,要求其按秩序和规则盥洗等。

21、幼儿园盥洗的组织原则?答:1)应向幼儿强调盥洗的继续要求、卫生要求及注意事项。

2)对盥洗的组织应有计划性。

3)全面照顾、及时督促、仔细检查使盥洗环节既能达到清洁目的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包办代替。

5)尽量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

6)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7)组织形式灵活。

22、良好盥洗习惯的具体内容?答:1)培养幼儿勤洗手的习惯。

2)培养幼儿每天洗脸、洗脚、洗屁股的习惯。

5)培养幼儿勤剪指(趾)甲和男孩子勤剪头发的习惯。

23、组织盥洗的注意事项?答:1)注意盥洗秩序,嘱咐婴幼儿不拥挤、不打闹。

2)及时帮助婴幼儿,解决意外问题。

3)注意关系后的检查工作,防止幼儿做事马虎敷衍了事。

24、1~3岁婴幼儿的小便训练?答:1)训练排尿的季节应选择春季或夏季。

2)为婴儿准备清洁、不凉屁股的便盆和柔软卫生的擦便纸。

3)注意观察婴儿的表情和姿势,并及时提醒。

4)教会婴儿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尿意。

5)在训练排尿期间,为婴幼儿营造宽松、愉快、平等的气氛。

6)不强迫婴幼儿排尿。

25、3岁后幼儿的排便训练?答:1)保证幼儿厕所清洁卫生,使厕所无粪便、无异味,地面干爽。

2)为小班婴儿穿脱裤子,督促和协助中大班幼儿自己穿脱裤子和卷裤管。

3)允许婴幼儿随时排尿,应注意观察其是否憋尿或频繁小便。

4)提醒婴幼儿排尿,防止婴幼儿因为玩耍而憋尿。

5)关注婴幼儿的饮水量和进食量,根据具体情况估计婴幼儿的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及时发现意外情况。

6)小班幼儿便后应及时为他们擦书法股,冲厕所,提醒中大班幼儿自己擦屁股,冲厕所。

26、幼儿大便的训练?答:1)所需准备物品同排小便的准备物品。

2)注意婴幼儿排便前的动作表现。

3)培养婴幼儿每天排便的习惯。

4)避免幼儿在排大便时吃东西或玩耍。

5)排便后应给予赞扬和鼓励。

27、婴幼儿良好排便习惯的培养?答:1)做好卫生工作,保证厕所清洁、明亮、安全,较小婴儿准备便盆,较大婴儿准备清洁的便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