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高中地理学法指导初中地理知识被编在《自然科学》里,或许同学们还记得,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大致是陈述“什么地方,发生什么现象”。

高中则单独有一门《地理》学科,它已不再是你初中时认识的那样。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因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

它除了陈述“什么地方,发生什么现象”,还研究“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将会怎样”。

那么,我们怎样学好高中地理呢一、态度决定一切“心动才有行动”,学习成绩的好差首先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

进入高中不是来释放中考的压力,而是要为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之前,请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态度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地理也不例外。

切忌学科偏见。

有些同学习惯用主、副课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学科,但高中没有太明显的主课、副课之分,尤其高一,不应太早出现偏科。

因为所有科目都要会考,而会考成绩跟高考有关,地理高一就要参加会考。

切忌焦虑、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习地理非一日之功,想通过“短平快”走捷径得高分不可能,任何科目都是熟能生巧。

二、习惯是成功的前提辞海中关于习惯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

可见习惯是养成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高中阶段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不亚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制定计划的习惯如果你在初中还未养成这种习惯,那么在高中一定要切实学习并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可以是学期计划,也可以是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反思、时间安排等。

计划要符合自己个体实际,并能配合教师讲授。

(二)预习的习惯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保证预习的正常进行。

结合教材和地理图册,了解下一周或下一节地理学科将所学的基本内容。

但要注意“预习”不等于“浏览”。

根据“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要在地理教材和图册上做到边读、边画、边写,能在课本上注明重点与难点,带着疑惑,走进课堂。

(三)记笔记的习惯高中课务繁重,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勤记笔记的习惯。

高中地理教材不是很注重知识体系,所以,更要准备好笔记本,随时准备记笔记。

(四)复习的习惯学习学习,先学后习;只学不习,等于未学。

常学常习,边学边习,“学”“习”并行。

习能巩固,习能提高,习能强化。

同学们要养成“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

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有日习、周习、月习等。

对学习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不平衡,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该补救的补救,该强化的强化。

三、方法是更重要的知识有些同学认为,文科的知识只要记记背背就可以学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学习地理并非死记硬背就可以的,“学贵有法”,方法是一种知识,而且是种更重要的知识。

(一)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高中地理课堂上要做好以下几点:1.听从老师指导,紧跟老师思路。

课堂上要紧跟老师思路,只有跟在老师后面才知道什么是重点、难点,哪儿容易出错,如何少走弯路。

2.专心致志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听课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目不旁视,耳不旁闻,手不旁书。

与此同时,要积极配合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课堂活动。

高中学习不光要能自主学习,同时要多与同学一起开展合作学习,互补长短。

3.带着问题听课,大胆质疑问难。

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带到课堂中去解决,遇到疑难时要大胆提问,切忌不懂装懂。

4.做好课堂笔记,多种器官并用。

实践证明:每一届成绩优秀的学生,其笔记都像范本,翻开整理过的笔记,红红绿绿,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记板书,记思路,记事例,记补充内容,记疑问或不同见解,记老师闪光的语言,记自己灵感的火花,记同学或自己的失误,记教材或参考资料的不足等等。

(二)扎实基础记忆,灵活应用知识无论基础好差,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同时要能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

地理学习有句俗语叫“死去活来”,说的就是把基础知识记死记住,然后才能灵活运用。

要想做好这一点,同学们要记住以下三点:1.切忌用资料和参考书代替教材。

到高中,很多同学手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资料或参考书,而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忌用资料和参考书代替教材。

书本中的原理是支撑地理学科的骨架,认真学习不同的原理分析以及该原理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能帮助我们用地理术语分析、阐释和评价具体社会热点及焦点问题。

我曾带过的学生徐某,听讲效率高,高三平时再忙,他都在教科书上勾勾划划,不像有些学生盲目陷入题海,疲于奔命,为做题而做题,结果盲点依旧,成绩不佳。

2.建立地理知识网络模块,使高中地理学习具有完整性。

高中的知识繁重,要更好地记忆,应学会整理知识点,建立地理知识网络模块,把零散的知识点构成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完整性地记忆。

3.学习贵在做到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地理学习的能力是就在“用”中形成的,是在应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是在迁移中得到升华的。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鲜活的地理”,养成应用和迁移的习惯。

(三)充分理解,加强巩固“学习不思考,知识不进脑。

”同学们学地理切忌死记硬背,必须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充分理解。

同时,要做好总结复习,加强巩固。

同学们要注意培养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只有在地理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地理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地理问题打下基础。

地理知识的巩固是指学生识记并保持地理知识的过程。

地理教学实践表明,利用联想规律,是提高地理知识巩固的有效策略。

如通过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联想巩固、对近似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类似联想巩固、有对立关系的地理事物的对比联系巩固等。

“谐音法”、“浓缩法”、“口决法”等是意义记忆的好方法。

巩固知识不是简单重复,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梳理知识体系,编织记忆提纲,重做“错题”“疑点”,旁征博引,多方参考,烂熟于心。

1.尝试回忆结合地理图册尝试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

尝试回忆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遗忘,强化记忆。

2.看教科书尝试回忆后,再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

目的主要在于检验记忆的准确性,纠正记忆误差。

3.整理笔记条理清晰的笔记是整合知识、构建局部知识体系的成果。

上课时记的笔记由于时间关系,不够系统、清晰,通过整理笔记可以进一步把课堂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笔记就是以后的复习资料,要妥善保存。

4.整理错题集收集经典例题、错题,做好试题归类,善于总结审题和答题的体验过程。

曾带过一李姓学生,开始地理没入门,她也很苦恼,但她准备了几个厚本子,上面剪贴了不少题目,全是她平时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她利用点滴时间问同学、老师,积少成多,虽然思维不够灵活,但她高考文综取得了高分。

用好“经典题”。

一道好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第一,这题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第二,还有其他方法吗该怎么做第三,题目怎么改,又怎么做。

一道题从多方面思考,多种方法解答,其收效远超过单一的题海战。

5.多看参考书,拓宽知识面所谓参考书,是指与教材配套的教辅读物或有关专题书籍。

同步参考书多多益善。

它们虽然讲的是同一个问题,但是角度可能不同,思路可能各有新颖之处。

这些都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和教益。

看参考书要有详有略:相同之处一掠而过,不同之处仔细研读。

吸收多种精华,强化深化所学,提高学习质量。

6.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做作业应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书写和作图规范,书面整洁;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独立完成,不抄他人;认真对待老师的批改评讲,及时订正错误;不解之处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四)在“图”中学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空间状态和关系的最好方法。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

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地理教科书及地图册中一些最基本的地图。

要养成查图、识图、填图、绘图的习惯。

(五)拓展学习渠道,联系实事热点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学科,社会问题、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

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加以阐述、评价。

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自己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查找不理解的地理概念、陌生的地理名词,并经自己的分析、理解来消化、吸收它。

同学们也可利用电视多关注新闻、科学探究等,多了解相关时事。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多种形式的地理学科活动(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等),以开阔眼界,培养情感,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完善自我。

地理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