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周:小兔逛超市第二周:给小动物排队(从少到多排序)第三周:拼卡片第四周:漂亮的彩旗第五周:会变的圆第六周:切蛋糕第七周:水果接龙第八周:相邻朋友在哪里第九周:我和朋友比高矮第十周:蔬菜卡片接龙第十一周:捆小棒第十二周:有趣的拼图第十三周:喂猫咪第十四周:他们一样多吗第十五周:说一说,比一比第十六周:小动物排队(序数)第十七周:图形找家中班数学:小兔逛超市(数量)活动目标: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3.重点、难点: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并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1.5的苹果实物卡一张,6的西瓜实物卡一张,在磁性黑板上布置成超市。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
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
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出示苹果实物卡,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实物卡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
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出示西瓜实物卡,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实物卡下方画出6的点卡。
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师: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中班数学:给小动物排队活动目标:1.能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量。
2.学习按物体数量的差异进行排序(5以内)。
3.懂得正确地取用、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动物实物卡片1—5、点卡1—5重点:按物体数量的差异,进行排序。
难点:按物体数量的差异,进行排序。
活动过程:一、感知5以内的数量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跑步比赛,听到这个好消息,有许多小动物都想去看比赛,有谁呢?(分别出示1—5的动物卡片)师: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动物玩拍手游戏吧!看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就拍几下手,边拍边数,好吗?(个别、集体轮换)二、学习1—5的排序师:小动物和你们玩得真开心。
看比赛的进门口到了,管理员说要排好队才能进呢,怎么排呢?(幼儿尝试帮小动物排队)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排队的?(帮小动物排队的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帮它们排队的)师:小动物们已经排好队了,我们再给他们送些数字朋友吧!(幼儿给小动物送数字朋友)小结:我们是按小动物数量的多少来排的,最少的排最前面,最多的排最后一个。
同时也是按1、2、3、4、5的顺序来排的。
三、幼儿操作师:后面还有许多小动物等着排队看比赛呢,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排队,你们愿意吗?师:小朋友先把小动物按从少到多在桌子上排好,再把小动物依次粘贴在纸上。
排好后可以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排的?评价作业、纠正错误四、排队结束活动师:任务完成了,小动物都去看比赛了。
管理员奖励大家都去看比赛,我们也要排好对才能去。
看!管理员给你们发了些点卡,每人选一张,然后按照点卡的多少排好队。
中班数学:拼卡片(数卡)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5,能将数卡与点卡匹配。
2.会看卡片切口进行拼图。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数物拼板一套(1~5),配套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一、复习5以内的点卡,理解点卡与数量的关系。
出示1~5的点卡,请幼儿说出每张点卡的名称。
师:这是几的点卡?2的点卡可以表示什么?二、认识5以内的数卡。
出示1~5数卡。
师:谁能认识这些卡片上是什么?三、游戏“拼卡片”。
1.示范拼数字1的卡片。
出示1的数字卡。
师:这是数字几?它和上面的哪一张点卡数量一样多呢?(请小朋友把1的数卡和1的点卡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完整的卡片。
)2.讨论其他几个数字拼板的方法。
师:其他几张数卡也想找到自己的点卡朋友拼一拼,谁想来帮忙呢?3.依次观察每张完整的拼图,念出每个数字的名称,说说每个数字可以表示什么。
如:5可以表示5颗糖,5朵花,5只小兔等等。
四、幼儿操作。
这里有分开的卡片,怎么样才能使两张等量的卡片拼成完整的卡片。
师:这半张卡片上面是数字,它的另一半是实物,怎样才能找到这张卡片的碎片?请幼儿试一试。
五、集体评价。
根据幼儿的方法,讨论什么方法最好。
中班数学:漂亮的彩旗(间隔)活动目标:1.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达。
3.在寻找规律中体验排列的乐趣。
活动准备:1.物体按一、二、一、二规律排列的范例板。
2.《幼儿画册》活动过程:一、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序。
1.出示范例板一。
师:范例板上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
)2.出示范例板二。
师:范例板上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说明:三角片片和方片片的颜色是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挂彩旗1.引起幼儿图彩旗的兴趣。
师:国庆节期间,我们幼儿园要挂彩旗,请小朋友想一想:彩旗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可以涂上什么颜色呢?2.幼儿在《幼儿画册》上操作。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
让完成的快的幼儿按一、二、一、二规律用不同组合形式进行排列,并尝试表述自己的排列。
中班数学:会变的圆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寻找图片中圆的不同状态,。
2.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对圆和圆的不同状态的想象与组合,创作出各种小动物的造型。
3.体验添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寻找图片中圆的不同状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1.会翻跟斗的圆圆一个、教师范例镜框一幅。
2.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圆若干、水彩笔、固体胶、幼儿用小镜框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一、看看讲讲,寻找圆圆,体验变身的圆圆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圆的?2.“圆圆”在哪里?它变了以后又躲在哪里?3.教师追问:“半圆形或扇形还能变成什么?”小结:原来,调皮的“圆圆”有时是圆圆的,当它翻一个跟斗时,能让自己变成半圆,如果翻两个跟斗就能让自己变成一把小扇子,“圆圆”的本领可大了。
二、想想做做,圆圆大变身1.“圆圆”和翻跟斗的“圆圆”能变出什么小动物?2.今天你想用“圆圆”变出什么小动物?操作要求:1.可用一个或几个圆及翻跟斗的圆变出一个小动物造型。
2.变好后想一想这个小动物它最喜欢待在哪里可以添画背景。
幼儿创作,教师巡视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想象组合或添画变出小动物造型。
三、分享交流(“圆圆”找朋友)1.找找“圆圆”的朋友都躲在哪里,以鼓励语表扬幼儿。
中班数学:切蛋糕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能积极动手尝试,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重点、难点: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圆形、正方形操作纸若干,剪刀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一、回忆前两天为小朋友过生日时的情景。
“前两天小朋友过生日时我们一起品尝到了什么呀?”“这些蛋糕是怎么分的呢?”二、复习圆和正方形的二等分。
1.“要把圆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
剪开以后,教师示范将两个半圆重叠在一起,进行验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2.把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请个别幼儿上来分,再请另一位幼儿用重叠的方式进行验证。
三、尝试同一图形的不同方法的二等分。
1.讨论:将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等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2.幼儿选择图形进行操作尝试。
3.交流、分享各自的方法。
四、评价作业,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水果接龙活动目标:1.能找出物体比较复杂的排列规律,接着往下排序。
2.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在接龙游戏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重点难点:能找出物体比较复杂的排列规律,接着往下排序。
活动准备:1.水果卡片(苹果、梨子、香蕉、桔子)各四个。
2.蔬菜卡片(茄子、萝卜、大白菜)各四个。
3.幼儿每人一套操作卡片,操作纸。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在这美丽的秋天,果园丰收了,瞧,农民伯伯把许多水果装上了火车运到各个超市去,有什么水果?“农民伯伯把这些水果装得真好看,他们是怎么安排车厢的?(红苹果、黄梨子)请幼儿读出规律。
二、探讨两种物品的其他排列方法。
1.师:“农民伯伯请我帮他们再想一种装水果的方法,也要像这样装得有规律。
我就想呀想呀,咦,想到了,我是这样帮他们安排车厢的:红苹果、黄梨子、黄梨子;红苹果……2.你想到其他的排列方法了吗?3.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展示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学习按照比较复杂的规律排序。
1.师:“今天农民伯伯更开心了,因为他们的果园里香蕉也成熟了,瞧,农民伯伯把这些水果装上了火车,这次他们是怎么安排车厢的呢?2.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用语言表述水果的排列顺序,如:苹果——梨子——香蕉——苹果——梨子——?——苹果——?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排序的规律:谁接在苹果后面的?梨子后面是哪种水果?想一想,两个问号的地方应该接哪种水果?请个别幼儿尝试排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排。
3.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玩“蔬菜接龙”的游戏。
四、幼儿尝试操作。
1.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幼儿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要按一的规律排列。
2.教师评价幼儿作品,与幼儿一起找出作品中的规律。
五、接着排。
1.请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物品的排列规律,读一读它们原先的顺序,然后找出相应的图片,摆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
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活动目标:1.感知相邻数的概念,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感知相邻数的概念,能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5以内的相邻数。
难点: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小火车、(小熊、小兔、小狗、小鸭、小猪)图片、数字卡片人手一份、天星星操作图大图片、操作纸、胶水。
活动过程:一、巩固认识数字1-5。
呜——喀嚓喀嚓(出示火车的声音)什么声音?(火车)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坐着小火车出去秋游喽!,(出示火车图片)师:小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第一节车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1)第二节?第三节?…二、小动物找邻居(了解相邻的概念)师:每一节车厢里住着一个小动物,有哪些小动物呢?(小鸭、小兔、小猫、小猪、小熊猫)师:每个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看看小兔的邻居是?小猫的邻居是?三、学习1-5的相邻数师:天黑了,小动物们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