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印度出口竞争力比较

中国与印度出口竞争力比较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两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在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国。

两国在劳动力、原料等方面的要素禀赋具有相似性,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本文依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6-2010 年的统计数据,从出口竞争力指数( TCI) 、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三方面对中国与印度在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为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提高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一、中印纺织品出口现状比较文中从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三方面比较中印纺织产品的出口现状。

其中纺织产品的统计口径采用HS2007 的六位税号, 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近年来,中印纺织品贸易都发展迅速,2006—2010 年中印两国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8%和9.58%,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规模远远大于印度, 详情见柱状图( 见图1) 。

虽然近几年中国与印度的纺织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但纺织品还是两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图12.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十分相似, 表现出竞争性的关系本文通过计算中印各类纺织产品在纺织品总出口中所占的比例, 来比较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如下饼状图所示(见图2、图3)图2图3中国与印度除了在52棉花、57 地毯及其他纺织地板覆盖物、60针织或钩编织物这三类产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他类型的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都很相近。

61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2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这两类产品在两国的出口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大, 两者合计中国和印度分别为64%和45%, 但印度的出口份额与中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006—2010年两国各类纺织品的出口份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两国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十分相似。

因此, 中印出口的纺织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表现出竞争性的关系。

本文进一步将这14 类纺织产品按照《纺织服装商品分类》分为纺织原料和制成品, 纺织原料包括50—55 类, 制成品包括56—63类。

由下表(见图4)可以看出, 我国在纺织制成品的出口上占有较强优势,在纺织品原料上买有明显优势。

图43.中国与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占有额比较美国和欧洲一直是中国和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文中主要分析中印对出口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比较。

如下图所示(见图5),中印对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合计分别为31.49%和4.95%,在中印的目标市场中, 美国分别处于第二、第一位, 是中印纺织品出口的目标市场中出口份额重叠最大的市场之一。

图5二、中印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1.中印各类纺织品竞争力与总体纺织品竞争力比较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I) 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对我国和印度纺织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 TCI 即Trade Competition Index) ,该系数较为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了一个对外贸易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TCI = ( Xi -Mi) / ( Xi + Mi) ( 1)式( 1) 中: TCI —i 国某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 —i 国某种产品的出口总额;Mi —i 国该产品的进口总额。

分析计算结果: 若TCI 值越接近 1 说明i 国某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越强; 若TCI 值越接近-1 说明i 国某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越弱; 若TCI 为值0说明该商品为产业内贸易,其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指标比较计算如下表所示(见图6)。

根据整理UN COMTRADEDATABASE 统计的历年数据,计算出07、09、10年的TCI,通过图6 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印两国在50、57、61、62、63产品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在58上有较强竞争力,印度在52、55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中国在缺乏竞争力的产品的TCI 值均有一定的增长,例如53、55、56 、59 和60 ; 而印度缺乏竞争力的产品的TCI 值存在一定的波动,例如53 和58 。

在全部纺织品服装产品中,中国仅在51 产品多年来一直缺乏竞争力,而印度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多达四章,且多年未得到有效改善。

2.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印度,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尤其是50、58、60、61、62、63市场占有率超过35%,印度的50、52、53、57市场占有率较高。

3.中国与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本文采用由巴拉萨( Balassa) 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该指数为一种用实际贸易状况间接地表现一个国家生产部门比较优势的测试工具。

公式为:RCA = ( Xik/ Xi) / ( Xwk/ Xww) ( 2)式( 2) 中: Xik—i 国K 类产品的出口额;Xi—i 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k—世界K 类产品的出口总额;Xww—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经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RCA 值进行分析: 若RCA 值小于1,说明i 国K 产品的出口比重小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即该国在此类产品上具有显示比较劣势,RCA 值越小,则比较劣势越显著; 若RCA 值大于 1 说明i 国K 产品的出口比重大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即该国在此类产品上具有显示比较优势。

Balassa 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曾被广泛的应用于比较优势和国家分工的研究中,一般认为i 国K 产品:若RCA <0 8 具有弱竞争优势;若0.8 <RCA <1.25 则具有中等竞争优势;若 1.25 <RCA < 2.5 则具有中等较强竞争优势;若RCA >2.5,则具有很强竞争优势。

由图可以看出,中国在50、53、54、58、61、62、63章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余则是较强竞争优势。

印度在50、52、53、54、55、57、62、63章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58、61章较强,在56章具有中等优势,51、59、60章具有弱竞争优势。

总结:在各类纺织产品中, 中国除了在57 地毯及其他纺织地板覆盖物制品上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略近于印度之外, 其余的各类纺织品的市场份额均远远大于印度, 尤其是50丝绸、61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2 服装及衣着附件,非针织/钩编和63其他纺织制成品;套;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破布。

而印度的各类纺织品中, 除个别几项外, 其余的市场占有率在7%以下。

另外可以发现, 印度的52 棉花、53其他植物纺织纤维,纱纸和纸纱梭织物、54人造长丝;地带和类似的人造纺织材料、55人造短纤比中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50、59、60上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远远高于印度。

两国51羊毛,动物粗细毛;马毛纱及其织造布的TCI 值均小于零, 都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印度的RCA 指数均远远小于中国, 且小于0.8, 低于国际一般水平。

但印度的50蚕丝、52棉花、57 地毯及纺织材料的其他铺地制品的RCA 指数远远高于中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中国与印度在51羊毛,动物粗细毛;马毛纱及其织造布、56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特种纱线,线,绳,绳索上的RCA 指数都低于国际一般水平。

三、提升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建议1 品质和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逐年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弱化,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

与印度相比,中国正在失去曾经劳动力和原材料方面成本低的竞争优势。

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纺织品市场中取胜,中国企业的关键在于培养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品牌,通过发展品牌来促进发展。

2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纺织品服装出口获得更大的利益,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积极加强与欧盟对话。

一方面是融入纺织业国际供应链,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国外采购商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

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与欧美等国知名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合作,利用外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国内企业间的协同竞争,共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为保持中国在纺织品服装行业的优势地位,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优化纺织业内部机构,拉长产业链,提高整体素质,并提高纺织产品的个体质量。

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纺织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力。

始终把技术革新摆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要在高附加值纤维开发和应用。

高档纺织面料生产技术、新型产业用纺织产品开发、新型纺织技术与装备、纺织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下工夫。

进一步推行技术、管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通过技术参股等方式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 进一步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注重引进国外智力成果,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由数量型出口企业向质量型出口企业转变。

4 预警机制保障纺织品出口平稳发展配额取消后,反倾销、特别保证措施、技术标准和社会责任条款等“绿色壁垒”将成为影响中国织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中国纺织商会及行业协会应建立预警机制,对重大企业、主要产品、主要市场进行跟踪监控; 建立主要市场贸易壁垒数据库等,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为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动和贸易壁垒提高支持和依据,例如: 及时发布一些重点产品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国别和地区等信息,帮助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正确认识市场前景,确定发展方向。

同时,中国纺织商会及行业协会应合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行业正当权利,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保障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稳步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