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法》解读与案例评析

《义务教育法》解读与案例评析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 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全国有 95.2%以上的小学、87.6%以上的初中、71.5% 以上的高中设臵在县镇和农村。
1995年至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 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 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用于 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法修订 普惠1.3亿中小学生
总人口的10%

1、义务教育法修订的原因




(1)义务教育经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解决经费来源问题 (2)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事权和财 权不一致——解决事权财权问题 (3)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遇到了 严重的挑战——解决以县为主问题 (4)义务教育的经费拨到学校的环节太 多——解决学校经费不足问题

第一节 总则
一、 立法目的及背景 (一)立法目的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二)立法背景

国外义务教育法制定及实施情况
国别 德国 日本 法国 义务教育法 制定年份 1872年 1886年 1833年 义务教育法 名称 普通教育法 小学法令 基佐法案 初等义务教育 完成的年份 1888年 1907年 1925年


(三)修订情况

《义务教育法》共18条。 没有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义务教育法修订历程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3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376名全国人大代表 联名提交了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 2004年6月,义务教育法形成修订稿,报送国务院审议。 2006年2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 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2006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 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则 学生 学校 教师 教育教学 经费保障 法律责任 附则


我国在1906年颁布《强迫教育章程》。解放前旧 中国也颁布过义务教育法令,但收效甚微。1985 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其中重大决策 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当年7 月1日实施。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2 次会议修订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 实施。


198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 出席闭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领 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1985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 1994年9月1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90年代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 实施意见》。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解读与案例评析
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历史发展

16世纪,欧洲产生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如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48-1553)提出, 所有儿童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 纽斯(1594-1670)提出,儿童不分贫富贵贱、 男孩女孩,都应进学校。但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 是德国。德国在1619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 育法令,距今已有391年历史。

义务教育法修订四大亮点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
1998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9%,小 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 的比例已达94.3%,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87.3%。
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73% 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 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
美国
1852年
义务上学法
1918年
义务教育立法备忘录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 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 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8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 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 务。

日本发展历史经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经济 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工业国,在经济比较困 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872年颁布了第一个新学制, 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近100年来,国家的教育一 直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日本在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年月,也没有 忽视教育优先的问题。如今,日本后来居上,经 济实力仅次于美国。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就工 业生产的增长而言,美国、意大利分别增长了14 倍和17倍,而日本则超过了150倍。日本经济的 “起飞期”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而日本教育的 “飞跃期”是却在1885~1897年间,早于经济起 飞70多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