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选择题1.1983年,( )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该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因此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A.TCP/IPB.CDMA/CDC.IPXD.DHCP参考答案:A2.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中,( )的任务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A.物理层B.网络层C.运输层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3.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中,( )的任务是负责向因特网中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A.物理层B.网络层C.运输层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假定需要发送的数据块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则该数据块的发送时延是( )。
A.1sB.10sC.100sD.1000s参考答案:C5.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 )进行通信。
A.服务B. 协议C.服务访问点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6.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
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标准参考答案:C7.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没有的是()。
A.客户机B.服务器C.操作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参考答案:D8.在OSI参考模型中,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参考答案:C9.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主要取决于网络拥塞程度的时延是()。
A.发送时延B.传播时延C.处理时延D.排队时延参考答案:D10.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服务是()。
A.相互通信B. 连通性和共享C.资源共享D. 传送信息和应用参考答案:B11.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A. 比特B. 字节C.帧D.数据报参考答案:D12.在物理层上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A. 比特B. 字节C.帧D.数据报参考答案:A13.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A. 比特B. 字节C.帧D.数据报参考答案:C14. 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
A.X.25B. TCP/IPC.ICMP/IPD. TCP/UDP参考答案:B15.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参考答案:D16.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则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倍。
A.1B.2C.5D.10参考答案:D17.假定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需要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则该数据块的传播时延和发送时延发送的数据块长度为7分别是()。
A.5s 100sB.5ms 100sC.5s 100msD.5ms 100ms参考答案:B18.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 制定网络协议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C. 集中计算D. 相互通信资源共享参考答案:D19.局部地区通信网络简称局域网,英文缩写为()。
A. WANB. MANC. LAND. SAN参考答案:C20.广域网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其英文缩写为()。
A. WANB. MANC. LAND. SAN参考答案:A21.TCP/IP体系结构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中的()。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参考答案:D22.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执行用户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
A.Client/Server 模式B.对等模式C.CSMA/CD模式D.Token Ring 模式参考答案:A23.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参考答案:A24.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至端系统B时,()需要在其上一层传递过来的数据基础上,加上首部和尾部进行封装。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参考答案:B25.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
A.软件与数据库B.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C.硬件、软件与数据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参考答案:D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B.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络C.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D.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参考答案:D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网络层的协议是网络层内部处理数据的规定B.接口实现的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C.在应用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上交换的是包D.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就是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参考答案:D28.在C/S模式的网络中,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A. 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B.服务器又是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机服务C.客户机可以将服务器的资源备份在本地,以免向服务器请求服务D.服务器永远是网络的瓶颈参考答案:A2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DU的长度越大越好B.PDU的长度越小越好C.PDU的长度不要太大,但也不能太小D.PDU的长度没有规定,可随便定参考答案:C30.在ISO/OSI参考模型中,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
A.提供可靠的端一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参考答案:D31.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第n+1层为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服务D.第n层和第n+1层提供服务互不影响参考答案:A32.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参考答案:B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容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参考答案:C34.第一个分组交换网是()。
A.ARPAnetB.X.25C.以太网D.Internet参考答案:A35.如果每个协议数据单元中序号占1字节,那么序号的范围是()。
A.0~7B.0~8C.0~255D.0~256参考答案:C36.在封装过程中,加入的地址信息是指()。
A.物理地址B.IP地址C.网络服务访问点D.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定参考答案:D37.在协议数据单元中,控制信息不包括()。
A.地址B.查错码C.数据D.协议控制参考答案:C38.如果每个协议数据单元要给一个序号,顺序发送的PDU的序号()。
A.随机产生B.依次增大C.依次减小D.可能有相同的参考答案:B39.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送的好处不包括()。
A.提高错误控制效率B.减少延迟时间C.有效数据在PDU中所占比例更大D.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参考答案:C40.在OSI模型中,完成多路复用的是()。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参考答案:C41.通信子网不包括()。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参考答案:D42.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
A .1sB.0.1sC. 0.01sD. 0.001s参考答案:D43.以下关于分组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组按序到达接收方B.线路利用率高C.每个分组同一个路由D.网络转发的时延很短参考答案:B44.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主要改进是( )。
A.传输单位更小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B. 传输单位更大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C.差错控制更完善D.路由算法更简单参考答案:A45.与报文交换相比较,分组交换最大的优点是( )。
A.误码率低B. 数据传输速率高C.传输时延小D.路由算法更简单参考答案:C46.在下图所表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的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受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参考答案:C47.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B.网络用户可以调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C.联网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工作D.联网计算机必须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参考答案:D48.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
A.拓扑结构B.开放系统互连模型C.体系结构D.协议集参考答案:C49.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
A.排队时延B.传输时延C.处理时延D.传播时延参考答案:B50.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20ms,带宽为20Mb/s,则该段链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200000bB.400000bC.100000bD.800000b参考答案:B51.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是()。
A.提高系统可靠性B.提高工作效率C.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参考答案:D52.假设在地球和某行星之间有一条高速链路,数据在该链路上以光速传播,从该行星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50000km,则该链路的最小RTT是()秒。
A.1B.10C.100D.0.5参考答案:A53.互联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包括()。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C.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参考答案:B54.OSI环境下,下层能向上层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服务是()。
A.面对连接的服务与面向对象的服务B.面向对象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C.面向对象的服务与面向客户的服务D.面对连接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