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监理细则word版

隧道监理细则word版

第十四章隧道监理细则第一节隧道总体要求1.1隧道总体要求1.1.1基本要求1、洞口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必须按设计设置洞内外的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

3、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须符合以下规定。

(1)隧道拱部、墙部、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不渗水;(2)路面干燥无水;(3)洞内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通畅;(4)严寒地区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

1.1.2隧道总体的实测项目,见表-1隧道总体实测项目表1-1注:净高有一点不合格时,该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外观鉴定洞内没有渗漏水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视其严重程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减5至10分,其他公路隧道减1至5分。

冻融地区存在渗漏水现象时扣分取高限。

1.2隧道洞门工程施工监理1.2.1仰坡和边坡施工质量监理仰坡和边坡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和坡面防护两个重要工序。

(一)仰坡和边坡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1)仰坡边坡开挖前,承包人应按设计文件放出中线桩及开挖边线。

监理工程师需对承包人的放样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与设计文件对照,一方面检查放样是否准确;另一方面,检查实际地形是否与设计一致,若实际地形与设计差较大,需变更坡率甚至改变洞门位置时,监理工程师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2)开挖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巡视检查施工情况,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1)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避免在雨季开挖。

2)按设计横断面及坡度要求开挖,坡面的坡度要不陡于设计。

3)开挖石方时,如采用爆破施工,应禁止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以免影响山体稳定。

最好使用预裂爆破。

4)检查开挖段的地质情况。

如果坡面有滑动、开裂现象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适当放缓坡度,保证仰坡和边坡稳定。

若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差别较大,需对设计坡度进行较大的变更,或需要改变坡面防护形式、或需要调整洞口构造物的位置时,应报设计代表进行变更。

(3)仰坡和边坡开挖完成后,监理要检查坡面质量,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坡面上的浮石、危石必须清除干净。

2)坡面应平顺,无明显凸凹不平。

3)坡面的平面位置应当符合设计要求。

坡度值不陡于设计值。

(4)坡面防护(锚喷支护)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对施工情况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检查:1)锚杆及钢筋网的材料及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对承包人的喷射砼配合比进行试验。

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按设计要求加工和安装锚杆:钻孔的孔位允许偏差为50mm,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经应比杆体直径大15mm,杆体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短于设计长度的95%;4)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砼后铺设;5)喷射砼施工完成后,不允许钢筋与锚杆外露,砼无开裂脱落现象;6)检查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具体内容见表1-2。

喷射混凝土支护实测项目表1-2注:发现一处空洞分项工程为不合格7)外观鉴定:无漏喷、离鼓、裂缝、钢筋网外露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2~5分并返工工处理。

8)检查锚杆支护质量,具体内容见表1-3。

锚杆支护实测项目表1-39)外观鉴定:钻孔方向应尽量与围岩和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与岩面紧贴。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10)检查钢筋网支护质量,具体内容见表1-411)外观鉴定:钢筋网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二)仰坡和边坡施工工艺流程仰坡、边坡施工工艺流程图1-1所示图1-1 仰坡、边坡施工工艺流程(三)仰坡、边坡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1-2仰坡和边坡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四)仰坡和边坡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复测中桩及开挖平面位置和高程。

若实际地形与设计偏差较大,应通知设计代表变更仰坡和边坡设计,使开挖及隧道洞口位置更加合理。

(2)巡视检查仰坡、边坡开挖施工过程。

开挖方法要合理,避免开挖施工时对坡面和山体的稳定造成影响,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坡面修坡合格后,方可同意承包人进行防护施工,防止出现边防护边修边现象,以保证防护质量。

1.2.2明洞施工质量监理明洞是用明挖法修建的隧道。

明洞施工主要有两大部分:先修筑结构物,然后回填覆盖土石。

(一)明洞结构物施工监理工作内容本工程明洞为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监理应控制各施工环节的质量。

1、明洞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1)监理要熟悉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情况,以便于掌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2)监理要审核承包人的分项开工报告。

重点要审核施工方法。

明洞施工方法,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明洞类型等因素确定。

可在下列施工方法中选择:1)拱墙整体灌筑法。

适用于浅埋地段,或地质条件较好,开挖后边坡能够稳定。

施工时,先自上面下开挖,然后拱墙整体灌筑。

该方法需要足够配套的施工机具。

2)先墙后拱法。

适用于开挖后边坡能够稳定的地段。

而施工机具不足以供拱墙整体灌筑时,施工顺序应为:先自上而下开挖,然后灌筑两侧边墙,最后灌筑拱圈。

3)先拱后墙法。

适用于边坡稳定性差的地方,全部明挖可能引起坍塌,但拱脚处岩层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

施工顺序为,先开挖起拱线以上的土石方,灌筑拱圈,再开挖下部断面,最后灌筑两侧边墙。

4)墙拱交替法,适用于半路堑式明洞,且内侧地质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或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

施工顺序为,对于半路堑式明洞,先灌筑外侧边墙,开挖内侧拱脚以上土石方,再灌筑拱圈,然后开挖内侧拱脚以下部分,最后灌筑内侧边墙。

对于路堑式明洞,先开挖起拱线以上部分,然后跳槽挖井法灌筑两侧部分边墙中,再灌筑拱圈,最后做其余边墙。

(3)监理对承包人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抽样试验;合格后批准使用。

明洞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内容施工阶段,监理要检查各工序施工情况。

(1)开挖施工时,监理工作内容如下:1)开挖前及施工中,监理工程师要复测承包人的施工放样,以检查结构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开挖尺寸是否正确。

2)检查承包人的开挖施工。

开挖应从自上而下逐级开挖,不得掏底开挖,。

3)随时观察边坡和仰坡的稳定情况。

必要时应督促承包人采取支护措施,避免滑坡、塌方。

4)采用先拱后墙或墙拱交替法施工时,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承包人采取措施,防止拱圈移动,并且要检查实施情况。

(2)明洞结构物灌筑施工中,监理工作内容如下:1)复核施工放样,检查各部分平面位置及高程是否准确。

2)检查边墙的基坑情况。

边墙基坑的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及时进行处理。

基坑内应无积水和杂物。

3)检查钢筋及模板加工及安装。

钢筋要按设计布置,拱圈及边墙分段施工时,分界处的钢筋要预留接头长度,使明洞连成整体。

模板的外型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定位准确,安装牢固,设置必要的支撑,防止走模,以保证明洞的建筑限界和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4)旁站检查混凝土灌筑情况。

边墙基础要与边墙身一次浇筑而成。

灌筑拱圈混凝土时,应从拱圈两侧拱脚处同时对称地灌筑到拱顶。

混凝土灌筑连续不间断,并分层浇捣。

采用跳槽边墙浇筑拱圈时,应加强对拱脚处的基底处理,保持拱脚稳定,必要时加设锚杆,使拱脚混凝土与岩壁连接牢固,防止拱脚基底下沉。

5)明洞浇筑质量检查,见表1-56)外观鉴定a、混凝土表面密度实,每延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5%。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5%减0.5-1分,蜂窝、麻面深度超过5mm时不论原面积大小,发现一处减一分。

深度超过10mm时应处理。

b、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c、施工缝平顺无错台。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d、混凝土因施工养护不当产生裂缝,每条裂缝减0.5-2分。

(二)明洞回填施工监理工作内容明洞衬砌完成后,按设计在明洞背后设施工防水层,然后进行回填.1、明洞背后防水层施工监理工作内容(1)检查防水材料的质量。

防水材料的种类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铺设防水层前,监理要检查拱墙背后的情况。

拱墙背后的灰尘污垢必须清除干净,用砂浆抹平,不得有外露钢筋。

2、拱墙背回填监理工作内容拱墙背作好防水层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回填。

监理人员要对回填施工进行检查。

回填施工要求如下:(1)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

(2)人工回填时,拱圈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机械回填时,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拱圈外人工夯填厚度不小于1.Om。

(3)明洞粘土防水层应与边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闭紧密。

明洞回填质量检查,见表1-6(6)外观鉴定坡面平顺密实,排水通畅。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三)明洞施工工艺流程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3图1-3 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四)明洞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明洞施工监理工作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4明洞施工监理工作流程(五)明洞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审核承包人的分项工程申请报告,重点审核其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要满足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满足实际地形地质条件。

根据明洞的结构形式、地形地质状况等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使今后施工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和高效。

(2)加强对钢筋、模板的加工和安装情况检查,旁站混凝土浇筑过程。

确保明洞结构的平面位置、高程、断面尺寸及内在质量无满足要求。

(3)检查明洞衬砌背后的防水层和回填施工情况,防水层需分层施工,与衬砌混凝土紧贴。

回填要对称分层填筑,填筑材料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1.2.3洞门施工质量监理隧道洞门可以起稳定洞口处的边坡仰坡、引离洞口地面水和美化装饰洞口作用。

本项目隧道的洞门型式为端墙式和削竹式洞门。

(一)洞门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1)监理工程师首先要熟悉洞门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洞门部分的衬砌拱墙应与隧道洞内进口相连的衬砌拱墙同连成整体。

2)洞门修建宜在冬季、雨季前做好,从而增强洞口稳定。

3)洞门端墙的浇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审核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水泥、钢筋、砂石料按常规混凝土的材料要求进行检查。

2)对承包人的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进行平行试验,合格后批准使用。

(3)复核承包人的施工放样,保证洞门各部分的位置准确。

(4)检查端墙基坑情况。

基坑周边尺寸应满足施工需要。

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通知设计代表进行变更。

基坑内无积水和杂物。

(5)检查洞门施工过程及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检查洞门衬砌拱墙。

2)检查洞门端墙施工情况,包括:①基坑超挖部分,需使用与基础相同材质回填,回填与基础施工同时进行;②钢筋混凝土端墙,其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筑施工,均按常规逐项检查;3)检查洞门排水、截水设施的施工情况。

当端墙顶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

洞门排水设施应与路堑排水系统连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