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能准确认读,理解新词“珍珠被、摇篮”比作什么?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梦想的甜蜜,鼓励孩子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的快乐。
2感受梦想的甜蜜,鼓励孩子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小鱼图片ppt课件“梦”字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1.师:同学们,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字卡)
2.师:老师想问你们,你们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谁能把自己的梦,用简
洁的语言和大家说说?(孩子交流自己做的梦,如果有孩子说到噩梦,师引
导:让我们忘记这些让人不开心的梦,谁来说说让人高兴的梦?)【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他们会有话可说。
】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3分钟)
(过渡语:师:同学们的梦千奇百怪,你们知道吗?每当月亮姐姐露出温柔的笑脸,天上的星星也醒了,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听着风儿的催眠曲,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不信你们来听听。
)(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音。
(课件出示全文,本课生字标红)(1分钟)
(过渡语:到底小鱼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他又梦到了什么?今天殷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寻找小鱼的梦,大家齐读课题:小鱼的梦。
)
学生齐读课题。
(过渡语:可是在寻找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可能会给要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说文章当中不认识的字和词。
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我们才能和小鱼一起去做甜甜的梦,你们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吗?)
2.学生自读课文。
(1分钟)
(过渡语:现在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去解决它。
)
3.指名读。
(1分钟)
(过渡语:这首小诗有句话呀?4句。
那我们就请四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这四句话。
)
4.认读、理解生词。
(5分钟)
点评四位同学读音。
(过渡语:词语宝宝可不服气啦,他要跳出来考考你们了,谁能带着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带读。
(过渡语:谢谢小老师,请回。
)
相机讲解多音字“曲”的读音。
大屏幕出示两句话:
(过渡语:你们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曲字的读音一样不一样。
)
(大屏幕出示“波浪”)“波浪”和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
(2)开火车读。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找一组最精神的同学来开开火车。
)(3)全班齐读生字(大家读的真棒,现在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小鱼考官,他们说要考考
大家。
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现在我们一起齐读生字。
)(ppt显示生字)。
5.认读生字。
(8分钟)
(1)小老师带读。
(过渡语:这里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宝宝们,请一位小老师来带读。
)
(2)指导"做”字的写法。
(过渡语:这个字我们怎么能把它写的好看一点,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讲解: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单人旁和古占左半格,反文占右半格,共有四笔。
)(3)交流反馈。
(现在老师把同学写的放在了多媒体上,大家给他们打打分好不好?
(4)全班齐读课文(过渡语:刚才学过的这些字和词啊,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ppt显示课文)
(5)学生自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现在你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
【识字时,让学生听读试读,可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设计了“小鱼当考官”游戏,把整个识字及巩固的环节统一在课文情境中,用不同的方法分别突破识记难点与理解词义的难点,体现在生活中在语境中学习字词。
】三、品读课文,体悟意境。
(15分钟)
(过渡语:小鱼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你们从课文中找到了吗?)
引入:甜甜的梦(此处板书)
理解第一句:
1.小鱼玩了一天水,累了,睡觉了。
(课件出示第一句)谁来读读第一句?
(a指名读b齐读)
(师引导:A回忆一下,你在妈妈的怀里睡觉有什么感觉?(温暖舒服),可爱的小鱼也有这样的体验,谁能把小鱼的舒服感觉读出来?B好舒服,真想伸伸懒腰!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C全班同学一起和小鱼走进甜蜜的梦乡吧!)
(过渡语:除了池塘妈妈在温柔地陪着小鱼,还有谁也在陪伴着小鱼呀?)(指名回答)
理解第二句:
(过渡语:谁喜欢第二句,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A.指名读。
B.分组读。
(1)(课件出示星星落下来的图片,并在图片上配:天上星星落下来,为它盖床珍珠被。
)
【在此处出示一幅儿童的手绘,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便于形象地将儿歌内容呈现,有利用朗读的指导和以下学习问题的解答。
】
(2)理解“珍珠被”“摇篮”。
1、这床珍珠被是什么样的呢?(亮闪闪的……)
2、大家看,小鱼的珍珠被可真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名看课件配图
读)
3、哪儿来的这么漂亮的珍珠被啊?(引导理解星星倒影)(学生回答后显示ppt,
帮助进一步理解)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水面上是无数颗星星的倒影,就像珍珠一样一闪一闪的,如果你是小鱼,盖上这样的珍珠被,你会是什么感觉?
学生想象并回答。
(3)分组读。
(导读:妈妈为孩子盖被子,生怕惊醒了熟睡的娃娃,让我们再轻轻地为小鱼盖上珍珠被吧!一二组先来。
三四组试一试。
)
理解第三句:
A.引读。
B.男女生赛读。
(1)教师引读。
过渡语:盖着漂亮的珍珠被,轻柔的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
(课件导读)现在请同学来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催眠曲”“推摇篮”
(播放催眠曲。
)听到这样的“催眠曲”你有什么感觉?(提示:让人觉得舒服,很想睡觉。
)
波浪推的是谁?(摇篮)(出示图片:原来呀,摇篮就是这些软软的水草)(出示摇篮的图片和词语)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看着图片来读词,记忆会更加深刻。
波浪是怎么推的呢?请同学们用手模仿推摇篮,想想应该怎么推,为什么?(轻轻的,慢慢的)
(过渡语:1.请同学们来读一读风儿和海浪的声音吧。
2.同学们和风儿一样有颗善良的心,所以才会体会这么深,让大家随着你们的朗读去体会浪的小心,风的温柔。
现在请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
)
理解第四句:
4.学生自读最后一句。
(过渡语: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到的是温柔,是关爱,那么睡在梦乡中的小鱼又有什么感受呢?大家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句。
)(课件出示: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
(1)齐读。
(2)理解:甜甜的梦。
(过渡语:甜甜的梦是怎样的梦呢?谁能换个词语说说?(美美的,香甜的,快乐的,甜蜜的……)从哪儿知道小鱼很幸福?(摆摆尾,咂咂嘴)
【在这个地方让孩子把甜甜的梦换个词语来进行理解,孩子们可以想到很多正面的词语,比如“美美的梦”……这比直接问孩子什么叫甜甜的梦更容易让一年级的孩子接受,也为下面的拓展小鱼会梦见什么起到了正面的引领作用。
随文设计语言训练,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
】
四、发散思维,展开想象。
(5分钟)
1.学生交流。
(2分钟)(过渡语:小鱼真快乐啊!它的梦真是甜哪!现在把你自己想象成小鱼,说一说你梦见了什么吧。
(交流自己的想法,适时评价:真是开心的一家,小鱼可真调皮……)
2.配乐想象(2分钟)(过渡语:咱们一起再一次感受梦中的甜蜜与幸福吧!大家趴在桌子上,一边听一边想象。
)
3.齐读课文。
(1分钟)(过渡语:孩子们都变成了快乐幸福的小鱼!现在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小鱼的美梦吧。
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全体起立。
)【最后的配乐朗读给这首儿歌的情感朗读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同学们可以听着优美的音乐,去想象,去回忆文中描述的精彩画面】
五、小结全文
结语:今天我们陪着小鱼在水中做了一个甜甜的梦,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小鱼,都能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