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棒线材常见表面缺陷及成因

棒线材常见表面缺陷及成因

棒线材常见表面缺陷及成因
线材常见的表面缺陷有裂纹、耳子、折叠、结疤(翘皮或鳞皮)、划痕、麻面、分层、氧化及脱碳等。

表面缺陷最大的危害就是降低线材的断面收缩率等塑性指标,从而影响冷拉加工性能。

1裂纹
裂纹是指线材表面沿轧制方向有平直或弯曲、折曲,或以一定角度向线材内部渗透的缺陷。

主要典型缺陷为表面细小裂纹簇、单道长条裂纹、平行裂纹等,如图1[1]。

表面裂纹簇形貌单道线缺陷形貌平行裂纹形貌
图1典型裂纹形貌图
表面裂纹的形成与钢的化学成分和炼钢、轧制控制均有关系[2]-[4]。

轧制方面的原因:①轧槽表面磨损或损坏;②粗轧前几道导位划伤;③氧化铁皮被轧入轧件;
④导位尺寸不合适或偏离轧制线;⑤高压水除鳞的冷却水路堵塞或偏离;⑥错辊;⑦表面保护、吊装方法不当等储运过程中的擦伤。

冶炼方面的原因:钢坯上未消除的裂纹、皮下气泡及非金属夹杂物,它们都会在线材表面造成裂纹。

炼钢时钢液未得到净化,在连铸坯加工中形成皮下夹杂,轧前加热,表层氧化,皮下夹杂逐渐裸露,随后轧制中脱落形成裂纹。

2耳子
线材表面沿轧制方向的凸起称为耳子,根据生成的位置可分为:单边耳子、双边耳子及错边耳子[3]-[7]。

图2是实际生产中的耳子[3]。

图2耳子
耳子主要是由于轧制方面的原因引起的[2]-[7]。

轧制方面的原因:①过充满,坯料尺寸过大,压下量过大;②入口导卫偏离轧制线、磨损严重或烧坏;③上下辊偏移量不合适引起错辊;④轧件温度不均匀引起变形不均匀;⑤连轧机设置不当引起的堆钢、拉钢。

炼钢方面的原因:冶炼-铸造引起坯料的缩孔、偏析、分层及外来夹杂等,轧制时,影响正常变形,也会导致耳子的出现。

3折叠
钢铁表面形成沿轧制方向的各种角度的折线,一般为在横断面与表面呈小角度交角状缺陷,两侧一般伴有脱碳层或部分脱碳层,中间常存在氧化铁夹杂,图3[3]是典型的折叠。

图3折叠
轧件折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面轧制时形成的各种耳子。

此外,轧辊轴向固定不佳发生窜动;入口导卫磨损严重或烧损时钢坯咬入不稳定;炼钢提供的坯料存在缺陷,未清理等也会导致折叠[2]-[5]、
[7]。

4结疤
结疤指的是表面与基体部分结合(成品之前轧入轧件的凸起物)或完全未结合的金属片层(脱离轧件的金属碎屑在轧件表面形成)。

图4[8]为常见的结疤的几种形式
点状弥散细小结疤块状无根结疤
翘皮状有根结疤点状结疤
图4常见的结疤类型
轧制方面的原因[2]-[5]、[7]-[9]:①钢坯加热后除鳞不完全,翘皮、飞翅等未清除干净等表面异物;
②孔型存在沙眼,轧环破损,轧槽磨损严重等引起轧件表面凸起;③孔型掉肉,轧线存在氧化铁皮导卫有毛刺,导卫间存在金属碎屑等残余物压入轧件;④冷却水中的悬浮物控制不当;⑤耳子、折叠等后续加工撕裂后粘附于表面。

冶炼方面的原因[2]-[5]、[7]-[9]:①冶炼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皮下气泡;②浸蚀剥落的耐火砖颗粒、石英砂、保护渣等外来夹杂残留到铸坯;③偏析引起的坯料表面不平整,破裂碎片被轧入轧件内。

5划痕
划痕是表面上沿轧制方向出现的直线或弧形可见底的沟槽,线材全长上呈连续或不连续分布,图5[1]为线材表面划伤的形貌。

图5线材表面通长划伤形貌
划伤主要是成品通过有缺陷的设备如导卫、活套、水冷箱、夹送辊、吐丝机、散卷输送线、集卷器及打捆机造成的,如导卫等内存有氧化皮等异物,吐丝管严重磨损等[2]-[5]。

6麻面
麻面指的是线材表面许多不规则的细小凹凸不平的缺陷,如图6[10]。

图6 表面凹凸不平典型形貌
麻面主要是轧制方面的原因[2]-[5]、[10]:①主要是轧辊的原因,如轧辊锈蚀、表层硬度不够、失去冷硬层、孔型严重磨损、轧槽粘附氧化铁皮等;②钢坯加热不当,局部或全部脱碳也可能形成麻面;③冷却水pH值不适,腐蚀掉辊环中的粘结剂;④终轧温度(或吐丝温度)过高,冷却过慢,氧化严重。

7分层
线材分层指的是线材纵向分成两层或更多层,多出现在线材的头部(劈头)和尾部(开叉)。

如图7[11]所示。

图7 分层
轧制方面的原因[5]、[11]-[12]:①切头尾不净,残留有裂纹;②加热、开轧温度不合理,轧制时开裂;③飞剪切头长度不够。

炼钢方面的原因[5]、[11]-[12]:①铸坯生产形成的缩孔、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等轧制时没有愈合,暴露形成分层;②化学成分偏析严重,如S凝固时富集于液相,形成低熔点连续或不连续网状FeS,轧制时都会形成分层。

8氧化及脱碳
高速线材在加热、轧制及随后的控冷过程中易产生表面氧化和脱碳现象,氧化皮和脱碳层等线材的表面质量、疲劳性能等具有极大的影响[12]-[16]。

图8 铁氧相图
铁碳及铁氧相图可以看出,温度对氧化脱碳的影响非常大。

一般来说,影响钢氧化脱碳主要因素有:出炉温度、加热时间、炉内气氛、原料以及轧制后的冷却过程[12]-[16]。

(1)图9[14]为氧化及脱碳情况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

氧化烧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许多钢种脱碳深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存在峰值,减少脱碳时应避免在该温度附近加热。

总之满足要求前提
下,尽可能降低温度。

有文献指出[16],脱碳层厚度与加热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图9 氧化烧损量以及脱碳层深度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2)炉内气体一般包括氧化性气体(C02、H20、02等)、中性气体(N2等)、还原气体(CO、H2等),一般来说空燃比偏大时,炉内气氛不稳定,经常出现为过氧化性气氛。

脱碳能力[15]:H2O>CO2>O2>H2。

(3)原料指的轧件的化学成分(含碳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①含碳量越高,脱碳倾向性越大;②合金元素主要通过影响钢中的碳活度来影响扩散系数,硅使脱碳的倾向性增强,钒、铌、铬等可提高钢中碳扩散激活能,使碳扩散系数减小,硒的化合物MnSe形成鳞壳防止出现铁素体脱碳。

参考文献
[1].曾强国. 低碳钢高速线材的表面缺陷及冷镦开裂原因分析[J]. 理化检验(物理分
册),2005,02:69-71+75.
[2].乔明亮,肖立军,王长生,张红雁,周志军. 高速线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J]. 山东
冶金,2010,v.32;No.16204:16-17.
[3].邱俊. 高速线材产品表面缺陷的控制方法[A]. 中国金属学会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分会、
北京金属学会.线棒材工艺技术、装备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分会、北京金属学会:,2012:5.
[4].王风才,李红霞,张洪春,邢永顺. 高速线材表面质量缺陷及控制措施[J]. 河北冶金. 2009(03)
[5].徐春柳王勇温东章进宝陆炜. 高速线材产品表面质量控制[N]. 世界金属导
报,2012-07-03B01.
[6].孙先焦,徐春柳. 高速线材耳子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 河北省冶金学会.2012年河北省
轧钢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河北省冶金学会:,2012:2.
[7].刘伍,李涛,肖金华,吴建军. 线材表面缺陷产生机理及解决措施[A]. 河北省冶金学会.2012
年河北省轧钢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河北省冶金学会:,2012:2.
[8].胡封轩,付军红,周桂兰. 高速线材表面结疤成因探讨[J]. 金属制品,2006,04:25-26.
[9].李红霞,陈峰,张红霖. 高速线材表面结疤原因分析及改进[J]. 河北冶
金,2011,No.19212:30-32.
[10].谢广平,孙伟,吴波. 天钢线材质量问题及改进[J]. 天津冶金,2013,No.17904:28-30+34.
[11].高振行,张旭昌. 浅析HPB235钢中磷偏析形成开裂分层的原因[J]. 热处理技术与装
备,2016,v.37;No.21401:36-38.
[12].温东. 高速线材产品外部质量控制[A]. 中国金属学会.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
(下)[C].中国金属学会:,2012:4.
[13].胡磊,王雷,麻晗. 高碳钢盘条的表面氧化与脱碳行为[J]. 钢铁研究学报. 2016(03)
[14].蔡震纲. 线材脱碳控制[A]. 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中
国金属学会:,2004:5.
[15].任玉辉,赵学博,许广远. 高品质棒线材无缺陷加热技术的研究[A]. 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
《金属制品》编辑部、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金属制品学术委员会.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金
属制品》编辑部、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金属制品学术委员会:,2013:8.
[16].曾汉生,蒋耀东,张道明,郑兆平,董素梅,董茂松,陈鹏飞,周意平. 线材脱碳层厚度超标问题的
研究与解决[A]. 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
[C].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200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