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1月一、建设项目概况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项目建设资本资料项目名称: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建设规模:年产10000t乙腈项目投资:6793万元建设地点:位于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三乙车间南侧),占地面积855m2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期:9个月定员及运行制度:拟建项目定员130人,其中由“双乙烯酮”项目调剂70人,新增定员60人,生产岗位实行四班三倒连续运转制,年工作日300天,装置运行时数7200小时/年。

1.2项目建设背景介绍乙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领域。

目前,乙腈生产主要靠丙烯腈副产品获得。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丙烯腈项目建设的限制,依靠丙烯腈副产的乙腈产量逐渐减少。

导致乙腈价格上涨,影响了汇海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的经济效益。

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拟采用乙酸和液氨合成法生产乙腈,填补副产乙腈减少的产能,市场前景广阔。

合成法乙腈的主要原料乙酸和液氨价格相对稳定,价格上升的空间较小,合成法乙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拟建项目建成后将与同建“1000t/a三嗪环项目”共同替代公司现有“5000t/a双乙烯酮改扩建项目”。

2 建设项目政策符合性拟建项目为10000t/a乙腈项目,采用乙酸和液氨合成制备方法进行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相关修改条款中鼓励类和限制类,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该项目已于2013年9月20日在河口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东河经信改备[2013]007号文备案。

拟建项目利用现有厂区预留发展用地进行建设,根据河口区总体规划和河口经济开发区用地布局规划,项目厂址区域规划为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

河口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山东省环保局以鲁环审[2008]115号批复区域环评,产业定位为石油开采机械制造、家具制造、精细化工,拟建项目为医药类溶剂生产项目,属精细化工产业,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3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及产品方案3.1 项目建设内容拟建项目工程内容详见表1。

表1 拟建项目工程内容组成表3.2 项目工艺简述及产污环节乙腈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六部分,即氨化、吸收和尾气处理、浓缩、脱丙酮、丙酮精馏和产品精馏,各工序具体流程叙述如下:1、氨化乙酸经乙酸泵、流量调节阀控制进入汽化器,在117℃和150kPa环境下汽化后,通过流量计,控制乙酸与氨气摩尔比例为1:1.05,进入螺旋混合器充分混合均匀并经预热器电预热至300℃,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用熔盐(电加热熔盐)控制反应温度在360℃~380℃,压力200kPa,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反应5s~6s。

该反应为连续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100%,转化为乙腈的为96%,4%为副反应,副反应产生丙酮与CO2气体。

主反应方程式:CH3COOH NH3CH3CN H2O ++2副反应方程式:CH3COCH3CO2+CH3COOH H2O+2产污环节:本步反应于密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后产物全部进入一级酸吸收蒸发塔进行中和、吸收,无污染物排入外环境。

2、吸收和尾气处理①一级吸收固定床反应器生成的反应气通过一级吸收塔进行吸收、中和。

将98%的浓硫酸加入调配罐,与废水蒸馏塔塔顶冷凝液进行调配,将98%浓硫酸调和成4.32%的稀硫酸,通入一级吸收塔吸收氨化反应的过量氨气。

一级吸收塔塔顶蒸汽经冷凝器(一级循环水和一级冰盐水)冷凝,冷凝效率为98%,得到含量约为70%的乙腈溶液,不凝气进入二级吸收塔进一步处理;一级吸收塔釜底液进入调和釜,会同二级吸收塔吸收尾液、尾气冷凝器冷凝液、丙酮精馏和产品精馏尾液进入废水蒸馏塔进行提纯、精馏,废水精馏塔顶蒸汽经冷凝器(二级循环水)冷凝,冷凝效率为96%,得到低含量的乙腈水溶液进入调配罐,塔顶不凝气(G1)进入尾气冷凝装置(二级冰盐水,冷凝效率99%)进一步冷凝回收;废水蒸馏塔高浓度硫酸铵精馏尾液(W1)进入MVR系统回收结晶,得到硫酸铵副产品,MVR预处理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产污环节:废水蒸馏塔塔顶不凝气(G1)进入尾气冷凝装置进行进一步冷凝回收后经25m高排气筒排空,废水蒸馏塔高浓度硫酸铵精馏尾液(W1)经MVR系统结晶回收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②二级吸收二级吸收以浓缩工序的浓缩母液并加入一定量新鲜水作为吸收介质,对一级吸收的冷凝不凝气进行二次吸收,吸收效率为93%,吸收尾气主要为CO2,另外含有少量乙腈和丙酮。

吸收尾气(G2)进入尾气冷凝装置进一步冷凝回收;二级吸收塔尾液会同尾气冷凝器冷凝液进入调和釜进行套用。

产污环节:本环节吸收尾气(G2),主要污染物为乙腈和丙酮,进入尾气冷凝装置进行进一步冷凝回收后,经25m高排气筒排空。

③尾气处理本项目设置一套尾气冷凝装置,对废水蒸馏塔塔顶不凝气(G1)、二级吸收塔尾气(G2)、脱丙酮塔塔顶不凝气(G3)、乙腈精馏塔塔顶不凝气(G4)和丙酮精馏塔塔顶不凝气(G5)进行进一步冷凝回收,本装置以-10℃冰盐水作为冷凝介质,冷凝回收效率99%,经冷凝后的不凝气经25m高排气筒排空。

3、浓缩70%的乙腈溶液进入浓缩机进行脱水,浓缩工序采用分子筛无机渗透汽化膜工艺,在80~90℃操作温度下让乙腈、丙酮和少量水蒸汽以气态的形式通过分子筛,使乙腈、丙酮分子同水分子分离,达到脱水目的。

本工序物料依次进入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然后以蒸汽的形式进入脱水器,脱水后得到90%以上的浓缩乙腈,通过自然冷凝后进入脱丙酮塔进一步处理。

本工序浓缩母液进入二级水吸收塔套用。

产污环节:本环节浓缩过程产生的浓缩母液(W2)进入二级吸收塔套用,不外排。

4、脱丙酮90%以上的粗品乙腈溶液进入脱丙酮塔蒸馏,在82~85℃和165kPa的环境下连续蒸馏,塔顶35%粗品丙酮蒸汽经冷凝后进入丙酮精馏塔,脱丙酮塔塔下侧线采出99%以上的半成品乙腈,塔顶不凝气(G3)送二级吸收塔尾气冷凝器处理后排空。

产污环节:脱丙烷塔塔顶不凝气(G3),主要污染物为乙腈和丙酮,送尾气冷凝装置处理后排空。

5、产品精馏10m3乙腈精馏塔釜中加入7m3的99%以上的半成品乙腈,升温至81℃,塔顶先采出少量馏头,进入乙腈浓缩工序再利用,馏头采出后,开始收集99.9%的合格乙腈产品,塔顶不)进入尾气冷凝器冷凝回收后,经排气筒排空;产品收集后,釜底残液进入调和凝气(G4釜套用,釜底残渣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处理。

产污环节:本工序采出的少量馏头回用至乙腈浓缩工序,釜底残液进入调和釜套用,不外排,塔顶不凝气(G)进入尾气冷凝装置冷凝回收后经25m高排气筒排空;釜底精馏4)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处理。

残液(S16、丙酮精馏向10m3丙酮精馏塔釜中加入7m3的35%以上的粗品丙酮,升温至56℃,塔顶蒸汽经冷)进入尾气冷凝装置进一步冷凝回收凝器冷凝后采出90%以上丙酮副产品;塔顶不凝气(G5后,经25m高排气筒排空;精馏后釜底残液,经循环水降温后进入乙腈浓缩工序,重复处理利用。

产污环节:本工序精馏后釜底残液,经循环水降温后进入乙腈浓缩工序,重复处理利)经尾气冷凝装置冷凝回收后,经25m高排气筒排空。

用,不外排;塔顶不凝气(G5图1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3.3产污环节、污染物产排及达标分析3.3.1项目产污环节根据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分析,拟建项目产污环节见表2。

表2 拟建项目产污环节表3.3.2项目污染物产排及达标分析1、废气(一)有组织废气拟建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乙腈、丙酮和CO2等。

废气处理及排放方式为:废水精馏塔顶不凝气G1、二级吸收塔吸收尾气G2、脱丙酮塔顶不凝气G3、乙腈精馏塔顶不凝气G4和丙酮精馏塔塔顶不凝气G5均进入尾气冷凝器,经二级-10℃冰盐水深冷回收后(冷凝效率99%),经25m高排气筒排空。

拟建项目尾气冷凝装置25m排气筒乙腈和丙酮的排放浓度相应环保要求,乙腈和丙酮的排放浓度满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611-2011)附录C估算的排放环境目标值要求。

(2)无组织废气拟建项目罐区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主要为乙酸、乙腈和丙酮,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为:乙酸159.63kg/a、乙腈98.31kg/a、丙酮112.84kg/a。

拟建项目车间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为:氨气0.05t/a、乙酸0.17t/a、乙腈0.10t/a、丙酮0.036t/a。

2、废水)、车间冲洗水和职工生活污水;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高浓度硫酸铵精馏尾液(W1其中高浓度硫酸铵精馏尾液含盐量较高,先送入MVR蒸发装置除盐再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直接经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拟建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共计19070.81m3/a、排放量共计15123.33m3/a,经预处理后送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河口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最终出水中COD小于50mg/L,氨氮小于5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最终排入羊栏河。

拟建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5123.33m3/a,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COD量为7.56t/a,氨氮量为0.68t/a(取标准值COD 500mg/L、氨氮45mg/L保守计算),经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羊栏河的COD量为0.76t/a,氨氮量为0.08t/a(取标准值COD为50mg/L,氨氮为5mg/L保守计算)。

3、固废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乙腈精馏塔精馏残液、废催化剂、废包装物及生活垃圾等。

拟建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3。

表3 拟建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4、噪声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泵类、浓缩机、风机等,主要表现为机泵等机械动力噪声,噪声值在70~85dB(A)之间,采用减震垫、弹性连接、室外距厂界较近的泵类加装隔声罩等消音措施。

5、拟建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汇总见表4。

表4 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汇总表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汇总见表5。

表5 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汇总表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固废汇总见表6。

表6 拟建项目投产后全厂固废处置汇总表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环境现状1.1环境空气谱尼测试于2013年6月13日~2013年6月19日对区域3个监测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明:除PM2.5外,评价区SO2、NO2、CO、PM10、TSP监测因子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特征因子丙酮、氨监测浓度均满足参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