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核心素养微专题7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高考物理核心素养微专题7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多选)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 量的数值 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受此启发, 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 常量的数值,B 错误;其他三个选项均符合物理学史实,故选 A、C、D. 答案:ACD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居里夫妇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原子核具有 复杂结构 B.贝克勒尔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C.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 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 密立根 美国
1.6×10-19 C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富兰 克林
①解释了摩擦起电的原因;②通过风筝实验验 美国 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
来,并发明避雷针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 昂尼斯 荷兰
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伽利略、牛顿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就保持静止;伽利略根据小球从斜面上滚下 的实验,提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了惯性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故 D 正确. 答案:D
座自摆钟;④伽利略在 1683 年出版的《两种
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
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抛体运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牛顿力学;
牛顿 英国 ②1687 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
有引力定律,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础
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 洛伦兹 荷兰
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①在《哲学原理》中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
笛卡儿 法国 惯性定律;②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
定律”
①发现了安培定则;②发现电流相互作用的规 安培 法国
律;③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
焦耳 英国 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
次定律;②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1834 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 楞次 俄国
定律
1820 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产生偏转, 奥斯特 丹麦
开普勒 德国 17 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卡文 迪许
1798 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 英国
引力常量 G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1785 年,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
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②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 库仑 法国
在电荷量的单位得到定义之后,后人通过库仑
定律计算得出的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
卢瑟福 英国 式结构模型;②用 α 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
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量子力学的先驱,吸取普朗克、爱因斯坦的量 玻尔 丹麦
子概念,提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 具有波动性 C.爱因斯坦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 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 D.卢瑟福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 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在 1821 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
实验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
法拉第 英国 动机;②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 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③提出用电场线描
述电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亨利 美国 最大的贡献是在 1832 年发现自感现象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解析:贝可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居里夫 妇发现了钋、镭元素,选项 A 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 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选项 B 正确;赫 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 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选项 C 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 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 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 D 错误. 答案:B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物理观念
C目录 ONTENTS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一、重要的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1638 年,论证较重物体不会比较轻物体下落
得快;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
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
意大 运动下去;③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 伽利略
利 等时性,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解析: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 复杂结构,故 A 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 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 B 错误;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 证实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 C 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 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 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 D 正确. 答案:D
法国
勒尔
部结构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查德
在 α 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
英国
威克
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居里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夫人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应用提升练]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