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0921
1、利息I=F=P
I-利息;(interest)
F-目前债务人应付总金额,即还本付息总额;
P-原借贷金额,即本金。
(Principal)
2、利率i=It/P
I-利率
It-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
3、单利It=P×i单
It-第t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本金;i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4、第n期末单利本利和F=P+In=P(1+n×i单)
In-n个计息周期所付或所收的单利总利息
5、复利It=i×F t-1
I-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 t-1——表示第(t-1)期末复利本利和。
6、第t期末复利本利和F t=F t-1×(1+i)
7、净现金流量(CI-CO)t
8、一次支付n年末终值(即本利和)F=P(1+i)n
其中(1+i)n称之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
9、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
P=A1(1+i)-1+A2(1+i)-2+......+A n(1+i)-n=∑A t(1+i)-t
F=∑A t(1+i)n-t=A[(1+i)n-1]/i
其中At=A=常数t=1,2,3,......,n A表示年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的价值。
[(1+i)n-1]/1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
10、名义利率r=i×m
I-周期利率;m-计息周期数;r-名义利率
i=r/m
年本利和F=P(1+r/m)m
年利息I=f-P=P[(1+r/m)m-1]
年有效利率ieff=I/P=(1+r/m)m-1
11、投资收益率R=A/I
A-技术方案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I-技术方案投资
12、基准投资收益率Rc
R>Rc 技术方案可行
R<Rc 技术方案不可行
13、总投资收益率(ROI:return of investment)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ROI=EBIT/TI
EBIT-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TI-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total investment
14、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表示技术方案资本金的盈利水平
ROE=NP/EC
NP-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EC-技术方案资本金
15、静态投资回收期(Pt)的计算公式
Pt-技术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
CI-技术方案现金流入量
CO-技术方案现金流出量
(CI-CO)t-技术方案第t年净现金流量
16、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均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Pt=I/A
I-技术方案总投资;A-技术方案每年的净收益,即A=(CI-CO)t
17 基准投资回收期Pc
Pt≤Pc 技术方案可行;
Pt>Pc 技术方案不可行
17、财务净现值FNPV
t
n
t
ic
t
CO
CI
FNPV-
=
+
-
=∑)
1()
(
(CI-CO)t-技术方案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Ic-基准收益率;n-技术方案计算期
18、FNPV≥0 说明技术方案在财务上可行;FNPV<0 说明技术方案在财务上不可行;
19、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1()
(
FNPV(FIRR)
t
=
+
-
=-
=
∑t
n
FIRR
t
CO
CI
FIRR≥ic 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
FIRR<ic 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20 基准收益率最低限度不应小于资金成本
21 借款偿还期t
Br
R
D
B
Id
Pd
t
∑
=
-
+
+
=
)
(
Pd-借款偿还期(从借款开始年计算,当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注明);
Id-投资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包括已用自有资金支付的部分)之和;
B-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利润;
D-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费;
Ro-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其他收益;
Br-第t年企业留利
22、利息备付率ICR=EBIT/PI
EBIT-息税前利润,即利润总额与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之和;
PI-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
23、偿债备付率DSCR: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
DSCR=(EBITDA-T AX)/PD
24、技术方案总成本C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C=C F+C u Q
C-总成本;C F-固定成本;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产量(或工程量)
25、技术方案的销售收入是销量的线性函数
即:S=p×Q-Tu×Q
式S-销售收入;p-单位产品售价;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u不包括增值税)Q-销量
26、盈亏平衡点BEP(Q)=C F/(p-Cu-Tu)
式中BEP(Q)-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 F-固定成本;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BEP(Q)=C F/[p(1-r)-Cu]
式中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27、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BEP(%)=C F/(Sn-Cv-T)
式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Sn-年营业收入;Cv-年可变成本;T-年营业税金及附加28、敏感度系数(S AF)
S AF=(ΔA/A)/(ΔF/F)
S AF-敏感度系数;ΔF/F-不确定性因素F的变化率(%);ΔA/A-不确定性因素F发生Δ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29、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
30、附加率法每年租金R
R=P(1+N×i)/N+P×r
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r-附加率
31、年金法:期末支付租金Ra=P[i(1+i)N]/[(1+i)N-1] 式中 Ra-每期期末支付的租金额;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
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或折现率。
期初支付租金Ra=P[i(1+i)N-1]/[(1+i)N-1]
32、价值 V=F/C
F-研究对象的功能;C-成本。
33、增量投资收益率R2-1=(C1-C2)/(I2-I1)
I1、I2-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1、C2-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34、折算费用 Zj=Cj+Pj×Rc
式中,Zj-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Cj-第j方案的生产成本;Pj-用于第j方案的投资额;Rc-基准投资收益率
35、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每工作台班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总工作台班
36、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
37、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8、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9、财务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定基指数=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指数=分析期数额/前一期数额
40、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资本成本率=资金占用率/筹资净额
41、经济订货量 Q*=
2
/
2K
KD
式中 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D-年需要量;K2-储存成本42、生产准备费=设计定员×生产准备费指标(元/人)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43、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
44、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次数/耐用总台班数
45、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产量
46、每工产量定额=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标准砖、砂浆用量:A=1/[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K
K-墙厚的砖数×2
47、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台班)=1/台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