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试题
(试卷代号:A卷)
科目代码:808
科目名称:文学理论
适用学科专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4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4、05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命题教师签名: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证)。
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小题,共30分)
1.象征型文学
2.典型人物
3.文学
4.叙述者声音
5.浪漫主义
6.艺术真实
二、问答题:(第1小题15分,第2、3小题各10分,共3小题,共35分)
1.什么是文学批评中的艺术标准?其基本内容有哪些方面?
2.文学对情感的表现有何要求?
3.诗歌有何基本特征?
三、文学现象解读题:(每题20分,共2小题,共40分)
(一)创作枯竭是解放后困扰剧作家曹禺的一个大问题。
除去“文革”10年空白,三十多年里,曹禺成形的创作总共只有两部半。
一部是《明朗的天》,写协和医院的一群知识分子接受改造,但写完后他感到荒诞:“我也是个‘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怎么写别的知识分子改造好了,实在是捉摸不透。
”翻案之作《王昭君》是周恩来派下的任务,意在“歌颂民族团结”。
《胆剑篇》是“集体创作”风行时,领着于是之、梅阡创作的,用来号召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老百姓扎紧裤腰带。
1983年春,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亲临北京人艺,指导他的经典剧目《推销员之死》。
曹禺邀请米勒到家里做客,其间拿出一封信,逐字逐句念给他听。
信是画家黄永玉写来的,信中说:“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一旁担任翻译的英若诚为难了,这还翻吗?全都翻,曹禺说。
在人艺演员蓝天野看来,这些话,说到了曹禺的心里。
请根据上一段话所反映的文学创作现象,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创作主体?你认为造成曹禺创作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京味作品首推的就是老舍先生,他写作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有明显的北京地域色彩,非常纯朴、平实、口语化、大众化,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
在老舍的小说里面有的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地道北京生活的描画、纯正方言口语的传承、鲜活民俗风情的展现。
再往后,属于京派文学的也就是刘绍棠、王朔吧,特别是王朔的作品京味较浓。
要说京味最浓的,应当算是京韵大鼓,京腔京韵那是最棒的。
“京
味文学”主要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作品中必须运用北京方言;第二,运用北京方言描写北京的人和事;第三,作品中环境和民俗是北京的;第四,发掘北京人特有的素质。
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京味文学。
请根据上一段话所反映的文学现象,谈谈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并请说说老舍为何能够形成京味风格?
四、作品分析题:(请自选角度和切入点,分析下面微型小说,字数不少于500字。
共1小题,共45分)
父亲没有赴约
【美国】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一个小客栈里。
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料。
这儿的人们都讲英语。
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栈,过着愉快的时光。
“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
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
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哦!大约三十年。
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
”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在回忆的气氛中。
“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
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
看得出她从前也许很漂亮。
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
我问父亲:“您认识她么?”
“从前认识。
”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
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
”父亲轻声低语,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鬼脸。
“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
”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
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
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忿忿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
”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
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
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
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
那时我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
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
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有任何前途。
所以她的父亲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
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
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
但是临走前我们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
所以我们决定我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
然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
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
’可是她没有去。
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
她没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
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
常幸福。
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
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
“是的。
”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不是现在。
”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
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
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
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像这样,”他说,“12/11/13,就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
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月、年的顺序写日期。
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
“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结的婚。
”他沉默了片刻。
“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
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
”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遇上我母亲。
”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地看着我说:“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