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US软件的使用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二、 PROTEUS的基本操作 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完整的介绍Proteus ISIS 的处理过程和基本操作。 在80C51单片机系统的P2口连接8个发光二极 管指示灯,编程实现流水灯的控制,从低位到高 位轮流点亮指示灯,一直重复。在KEIL 51中编 程序,形成HEX文件,在PROTEUS中设计硬件, 下载程序,运行看结果。
程序,程序修改后再对程序进行重新编译连接形成HEX 文件,但在PROTEUS中不用再重新加载,因为前面以 经加载了,直接运行即可,非常方便。因而现在使用 Keil uVision IDE和PROTEUS仿真单片机应用系统非常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PROTEUS的基本操作
需要的元件依次为:单片机AT89C51、电阻RES、电容CAP、
按键BUTTON、晶振CRYSTAL、发光二极管LED-RED。
Proteus ISIS处理过程一般如下: 1、新建电路,选择元件 2、放置元件,调整元件位置和属性 3、连接导线
6.2.4 给单片机加载程序
当硬件线路连接,元件属性调整好后,就可以给单片机加载程序,加 载的程序只能是HEX文件,可以在Keil 51软件中来设计,形成HEX文
件。 假定在Keil 51中我们已经编译形成了名为example.hex的十六进制
文件,则加载过程如下:在PROTEUS电路图中,左键单击单片机 AT89C51芯片,选中,再次左键单击(或左键单击选择Edit Properties
③ Graph Mode:仿真图表,用于各种分析,如Noise Analysis。
④ Tape Recorder Mode:录音机。 ⑤ Generator Mode:信号发生器。
⑥ Voltage Probe Mode:电压探针,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
⑦ Current Probe Mode:电流探针,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 ⑧ Virtual Instruments Mode:虚拟仪表,有示波器等。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PROTEUS的界面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1. 主菜单栏
2. 主工具栏
3. 原理图编辑窗口
4. 预览窗口
5. 模型选择工具栏
(1)主要模型(Main Modes):
① Selection Mode:选中元件,用于选中原理图编辑窗口中的元件。
② Component Mode:选择元件,用于从元器件库中选择元件。 ③ Junction Dot Mode:放置连接点。
导线连接方式过程如下: 1) 把鼠标指针移动到第一个元件的连接点,鼠标指针前 会出现“ ”形状,单击左键,这时会从连接点引出一条导 线。 2) 移动鼠标指针到第二个元件的连接点,在第二个元件 的连接点时,鼠标指针前也会出现 “ ”形状,单击左键 ,则在两个元件连接上导线,这时导线的走线方式是系统 自动的而且是走直线,如果用户要控制走线路径,只须在 相应的拐点处单击左键,如图6.8所示。
15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6.2.2 放置元件,调整元件
放置元件过程如下: (1) 选择component mode工具,这时devices元件列表将出现元件列表单, 如图6.5所示。 (2) 用鼠标左键单击devices元件列表中的元件名称选中元件,这时在预览 窗口将出现该元件的形状,这时选择方向工具,可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 注意:元件 放置后,如 果元件位置 不合适或不 对,可通过 移动、旋转、 删除、属性 修改等操作 对元件编辑。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在一个电路图中,标签名相同的导线在逻辑上是连接在一 起的。
20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2. 总线方式 总线用于元件中间段的连接,便于减少电路导线的连接, 而元件引脚端的连接必须用一般的导线。因此,使用总 线时主要涉及绘制总线和导线与总线的连接。 1) 绘制总线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PROTEUS的基本使
用方法。
1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6.1 PROTEUS概述
6.2 PROTEUS的基本操作
2
6.1 PROTEUS概述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Proteus ISI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 真软件。它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 (SPICE)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该软件的特点是: ①实现了单片机仿真和SPICE电路仿真相结合。具有模拟 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系 统的仿真、RS232动态仿真、I2C调试器、SPI调试器、键盘 和LCD系统仿真的功能;有各种虚拟仪器,如示波器、逻 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②支持主流单片机系统的仿真。目前支持的单片机类型有: 68000系列、8051系列、AVR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 PIC18系列、Z80系列、HC11系列以及各种外围芯片。 ③提供软件调试功能。在硬件仿真系统中具有全速、单步、 设置断点等调试功能,同时可以观察各个变量、寄存器等 的当前状态;同时支持第三方的软件编译和调试环境,如 Keil C51 uVision2等软件。 ④具有强大的原理图绘制功能。 3
22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在这个实例中,电阻R1阻值改为1k,R2到R9是LED的限流电阻,改 为200,线路比较简单,我们用导线方式连接,根据AT89C51单片机 小系统和本实例P2接发光二极管的连接要求连接导线,连接后电路如 图6.12所示。
23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16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上图是在选中的电阻元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 中选择Edit Properties选项,出现的电阻属性对话框。在该 对话框中可以修改电阻的相关属性。
17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6.2.3 连接导线 通过导线把电路图中放置的元件连接起来,形成电路图。 在PROTEUS中元件引脚间的连接一般有两种方式:导 线方式和总线方式。 1. 导线连接方式
11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2) 在主要模型下选择component mode选择元件工具,然后 再选择图6.3的按钮P,打开元件选择对话框,如图6.4所示。
图6.3 PROTEUS ISIS窗口图
12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图6.4 元件选择窗口
13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6.2.5 运行仿真看结果
程序加载以后,就可以通过仿真工具中的运行按钮 在51单片机中
运行程序,运行后可以在PROTEUS ISIS中看到运行的结果。本实例 结果如图6.14所示。
26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最后说明一下,在仿真调试时,如果因为程序有错,仿
真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则要在Keil uVision IDE中修改
18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a)导线起点
(b) 导线终点
(c) 手动走线
3) 导线加标签 对于导线的连接,也可通过加标签的方法,给导线加标签用主要模型 中的放置线标签 工具。处理过程如下:单击放置线标签
按钮,移动鼠标到需要加标签的导线上,这时鼠标指针前会出现“” 形状,单击左键,弹出编辑线标签窗口,如图6.9所示。在String窗口中 输入线标签名。
④ Wire Label Mode:放置线标签。
⑤ Text Script Mode:放置文本。 ⑥ Buses Mode:用于绘制总线。
⑦ Subcircuit Mode:用于绘制子电路。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2)配件(Gadgets):
① Terminals Moder :终端接口,有VCC、地、输出、输入等接口。 ② Device Pins Mode:器件引脚,用于绘制各种引脚。
⑥ 2D Graphics Text Mode:画各种文本。
⑦ 2D Graphics Symbols Mode:画符号。 ⑧ 2D Graphics Markers Mode:画原点等。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6.元件列表(The Object Selector): 单击“P”按钮会打开挑选元件对话框,选择了一个元 件后(单击了“OK”后),该元件会在元件列表中显示,以 后要用到该元件时,只需在元件列表中选择即可。 7.方向工具栏(Orientation Toolbar): 依次为向右旋转90度,向左旋转90度,水平翻转和 垂直翻转。使用方法:先右键单击元件,再点击(左击) 相应的旋转图标。 8.仿真工具栏 依次为运行、单步运行、暂停、停止
14
第6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注意:在选择元件时一定要知道元件的名字或名字的一部分,这 样才能找到元件。表6.1给出PROTEUS中部分常见的元件及相关名称。
表6.1 PROTEUS中部分常见元件表 元件名称 7407 1N914 74Ls00 74LS04 74LS08 74LS390 7SEG LED LM MOTOR SWITCH BUTTON Inductor Speakers & Sounders ALTERNATOR 中文名说明 驱动门 二极管 与非门 非门 与门 TTL双十进制计数器 7段式数码管开始字符 发光二极管 2 行16 列液晶 马达 开关 按钮 电感 扬声器 交流发电机 元件名称 CAP CAPACITOR CLOCK FUSE LAMP POT-HG RES RESISTOR RESPACK 8051 ARM PIC AVR 中文名说明 电池/电池组 电容 电容器 时钟信号源 晶振 保险丝 灯 三引线可变电阻器 电阻 电阻器 排阻 51系列单片机 ARM系列 PIC系列单片机 AVR系列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