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良品处理的跟踪监督机制

不良品处理的跟踪监督机制

《不良、不合格项的处理基准》
不良、不合格项的处理基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的不良品,经讨论认为经过返修后可以转良的产品,则要求必须在质检员的监督下,由责任人(技术员)负责返修,返修后的产品先由返修者进行全数自检,自检认为无问题后,交给质检员进行全数检验,经过质检员百分之百检验后,做出进一步确认,经确认后认为合格的,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二.内部的不良品,经相关人员讨论后,认为无法转良的产品,应及时与客户联系,看其可否作特釆处理,经客户认可,可作特釆处理的,应在收到客户出具的《特釆通知单》后方可特釆处理。

三.内部的不良品,经讨论后认为无法返修或返修后仍不能满足工艺文件要求,特釆处理亦协商不通的产品,则作废品处理,并将废品及时清理出生产现场,并做出明确的标识,严防与合格品混淆。

四.对于报废的产品,由品质部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技术、工艺、质检、班组长、操作工等)的人员召开生产现场质量分析会,查明产生不良品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不查明不放过,
责任不明确不放过,
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中山市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011-0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