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血压的原因

低血压的原因

饮食治疗一·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低血压的注意事项:1、日常生活预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

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

体育锻炼无论对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

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党参30克,黄精3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可连续应用。

党参20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

用法:先将糯米用水洗净,将药放水浸泡膨胀后捞出,与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烂,每日、晚各服一次,15天为一疗程。

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40克。

用法:将上药混合后,分3天,用开水冲泡当茶饮。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一)【组成】高丽参10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4小时,顿服。

【适应证】体位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二)【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自觉劳累或登高时头晕、心慌气短。

中药处方(三)【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

中药处方(四)1.黄芪30g,人参、当归、何首乌、鹿角胶(烊化)、茯苓、附子、甘草各l0g。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2.中药处方(五)3.党参、黄精30g,炙甘草l0g。

水煎,顿服,1日1次。

中药处方(六)桂枝、甘草9g,桂心3g。

每日1剂,开水泡代茶饮,50天1个疗程。

中药处方(七)党参15g,桂枝、当归、麦冬、五味子、生黄芪l0g,白芍、炒白术12g,升麻、炙甘草6g,大枣4枚。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八)红参(先煎)、山萸肉、丹参、黄芪30g,熟附子(先煎)、肉桂、佛手l0g,升麻、柴胡13g,黄精、寸冬、天冬15g。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九)6.治疗低血压。

桂枝、肉桂40g,甘草20g。

水煎,每日1剂,分3次当茶饮。

治疗117例,均获效。

一般服药后3日血压上升。

中药处方(十)4、附子、牡蛎各15克,干姜、炙甘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水煎2次,1次服下。

【适应证】急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十一)1.大枣红芪粥(中医验方)主治:低血压。

配方:大枣10个,黄芪17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煮黄芪去渣,汤汁与大枣粳米同煮,每晚服一次,连服二个月。

2.姜草银耳方(民间方)主治:低血压。

配方:干姜20克,甘草15克,银耳30克。

用法:研末,每服2克,每日2次。

3.复元汤《食疗百病》主治:低血压。

配方: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2枚,羊肉汤500克,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葱、姜适量。

用法:将羊脊剁成数节洗净;羊瘦肉洗净切块;将淮山药、肉苁蓉、菟丝子、核桃肉用纱布袋装好扎口,生姜、葱白拍烂。

将以上原料和粳米同时放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再放入花椒、八角、料酒,移到文火上继续煮,炖至肉烂,加入调味品即成。

饮汤食肉。

4.鹿茸蛋《食疗百病》主治:低血压。

配方:鹿茸粉0.3克,鸡蛋1个。

用法:鸡蛋拣一头敲打一个小洞,将鹿茸粉放进去,入锅煮熟去壳。

早餐食之。

5.莲子枸杞酿猪肠《食疗百病》主治:低血压。

一、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当归头6O克,黄连5O克,红糖150 克,放入鸡腹中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1次,连吃2个月。

二、红枣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净鸡1只。

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闷熟食之。

三、鲫鱼1条,糯米6O克。

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2次,连服2月。

四、嫩母鸡1只,黄芪3O克,新鲜天麻1OO克(干品15克),陈皮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

将鸡放于砂锅中,加葱、姜、盐、酒、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太子参3O克,山药25克,薏苡仁2O克,莲子15克,大枣10个(放凉水浸泡,泡胀捞出),再将糯米5O克掏净,同药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

米烂熟后,将药、汤、米1顿吃完,早晚各1次,15天为1疗程,大多数人1疗程可见效。

六、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七、猪心1个,黄芪2O克,当归12克,党参3O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八、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天。

九、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十、当归、黄芪、红枣各50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用法:先将猪小肠洗净,然后将浸过的莲子、枸杞和鸡蛋混合后放入猪肠内,两端用线扎紧,加清水500克煮,待猪小肠煮熟后切片服用。

低血压的危害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称为低血压。

据统计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平时我们所讨论的低血压是指慢性低血压,其病因很多,也很复杂,而且许多原因还不清楚,根据其临床发病情况一般可分为: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②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血压突然下降而出现恶心、眼发黑、心悸、短暂意识丧失,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或见于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③进餐后低血压:主要见于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神经反射减弱,对血压内环境稳定的调节能力下降所致。

④排尿性晕厥:主要见于男性,夜间小便时突然晕倒。

⑤药物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利尿药、抗精神抑郁药等。

临床表现:病情轻者可没有任何症状,或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记忆减退、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憋气,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多为快速大量输液导致脱水所致。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在透析过程中,在两个时期易出现低血压:足底按摩治疗低血压低血压是指成年人的收缩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者。

很多低血压患者有头晕、耳鸣、目眩、疲倦、四肢酸软无力、食欲不振、足凉、自汗、盗汗、等症状。

有的患者体位变动时,尤其是突然起立时,还会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倒等严重症状。

低血压吃什么好现代医学认为,低血压与内分泌系统失调(如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及遗传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低血压系脾肾两亏、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血不上荣、髓海空虚所致,治疗以补肾益精、补益气血为原则。

足底按摩对于治疗低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手法以轻柔为主。

其基本手法如下:一、术者用拇指轻揉患者两足,并对在按摩中疼痛明显的反射区继续按揉5分钟。

坚持每日按摩。

二、每日揉压足后跟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

尤其是对涌泉穴,术者须用大拇指朝患者脚后跟的方向揉压10—15分钟。

三、术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钟,再用手指边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钟,然后揉压足心5分钟,每日2次。

四、术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对患者足跟施以节律性的压踩10—20分钟,每日1次。

患者在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施行自我辅助疗法:用空可乐瓶或拳头轻轻敲打足底15—20分钟,每日1次;用发卡或牙签刺激足跟15—20分钟,每日2次;旋转足踝15—20分钟,每日2次。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10.7/8kpa(80/60毫米汞柱)者。

突然发生的低血压,多见于休克或晕厥者,应及暑请医生救治。

逐渐发生的低血压,常见某些慢性疾病,或体质瘦弱,营养不良者。

对此也应找医生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如因病后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所致的低血压,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补气生血的验方。

低血压透析一、透析早期1.原因:患者首次透析、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对血容量减少不适应、或由于年龄大、病情重、及过敏体质等。

2.表现:患者在透析0.5—1h左右即出现低血压并伴有自觉症状: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头晕、大汗淋漓。

二,透析中后期1.原因:多由于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长过多,透析时,潴留水量过大,超滤速度过快致有效血容量减少。

2.表现:此期典型的表现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并伴有抽筋,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降至10/7kpa甚至更低,还有些特殊表现可能是低血压的早期反应如打哈欠,便意、背部发酸发沉等。

三、处理对于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原则上应立即暂停脱水,降低血流量,给予50%GS 60-100ml静推或0. 9%NS 的100一200ml静滴,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血压回升平稳后再行透析,减慢超滤速度,若患者透析结束后仍有抽筋,应协助病人活动并给予按摩,如经上述处理,患者低血压症状未能缓解,反而加重,应终止透析。

四、预防为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透析期应嘱患者严格监控体重增加速度;透析当天早餐进食要充足;降血压药应视血压情况决定是否服用。

透析期间,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患者的体重,及时处理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保证患者的透析安全。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妇女也不少见。

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向,无重要临床意义。

2.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有以下表现:(1)疲乏、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