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501回风巷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

11501回风巷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

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1501回风巷K0+4m~73m区域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部门: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防科编制人:审核人:单位负责人:编制时间:2020年2月26日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里程:K0+4~73m)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主持人:会审意见:会审意见共条会审人员签字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字:目录一、评价依据 (1)二、掘进工作面概况 (1)(一)掘进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 (1)(二)煤层赋存概况 (3)(三)瓦斯赋存概况 (3)(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范围 (3)三、评价范围内区域防突措施概况 (4)(一)预抽钻孔设计情况 (4)(二)预抽钻孔竣工情况 (6)(三)预抽瓦斯情况 (7)四、抽采达标评判 (8)(一)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 (8)(二)抽采钻孔有效控住范围界定 (8)(三)抽采钻孔布孔均匀度评价 (9)(四)瓦斯抽采效果评判指标测定 (9)五、抽采效果达标评判 (12)六、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情况 (12)(一)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设计 (12)(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实际情况 (13)七、区域验证 (13)八、评价结论 (13)九、建议 (14)十、附件 (15)一、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6 版);(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 年版);(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4)《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2012);(5)《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06);(8)《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东一井初步设计》;(9)《1570轨道石门揭15#煤层消突评价报告》;(10)《1570轨道石门揭16#、15#煤层穿层钻孔竣工图》;(11)《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穿层钻孔竣工图》;(12)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区域煤层瓦斯抽放钻孔设计图和竣工图;(13)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区域煤层瓦斯抽放报表。

二、掘进工作面概况(一)掘进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1.11501回风巷布置在+1570m标高,设计开口位于1570轨道石门东面,开口坐标为X=2875969.6,Y=35471784.6,Z=1570.468,按方位:118°00′00″,沿15#煤层顶板掘进596m到达设计位置。

2.11501回风巷未在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

往北52.2m为11701回风巷(已施工掘进106.68m),11501回风巷往前掘进33.6m穿过1576回风石门底板。

其它方向无工程。

- 1 -附: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平面图及邻近工作面关系示意图- 2 -(二)煤层赋存概况煤层平均地层走向110°~120°,倾向200°~210°,倾角19~29°、平均23°,15#煤层一般厚度0.95~2.05米。

一般含夹矸石1~2层,东部多达4层,西部少数点为单一煤层,其上层夹矸为厚0.02m的高岭石泥岩,上层为磷片状泥岩。

本煤层在48线以东分岔为两层,以上层为主,下分层有时也在可采厚度以上。

煤层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厚,B47线以西一般为0.60~1.60米;B47~55线间1.60~2.10米;55线一般为3.00米左右。

结构简单,坚固性系数中等。

整过施工段的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细砂岩,地层完整稳定。

(三)瓦斯赋存概况根据《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东一井初步设计(上册)》P6-4中表6-1-3中各煤层不同标高瓦斯含量预测结果,15#煤层在+1500m 标高以上煤层瓦斯含量煤W原始=9.83m³/t。

(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范围根据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穿钻孔及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待掘区域条带煤层瓦斯钻孔成果分析,本次设计检验长度为73m。

附: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划定效果检验范围图三、评价范围内区域防突措施概况(一)预抽钻孔设计情况1.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六十四条第四款规定,结合松河东一井实际情况,将现有已施工11701回风巷作为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底板瓦斯抽巷,设计在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条带瓦斯作为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2.根据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松河东一井出具《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8#、17#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作为参考,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条带瓦斯抽放钻孔设计抽采半径为3m,沿煤层控制上帮22.7m,控制下帮58.7m,控制走向范围随117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推进钻孔跟随施工而增加。

附:11701回风巷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条带瓦斯钻孔设计图(二)预抽钻孔竣工情况1.根据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煤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成果分析结论可知:1570轨道石门揭16#、15#煤层钻孔控制范围为1570轨道石门巷道东帮21.8m(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K0+23.4m)、控制上部29m、控制下部12.3m;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钻孔控制范围为1576回风石门巷道西帮17.3m、控制东帮13m(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K0+4~47.5m)、控制11501回风巷上部29m、控制下部14.8m。

2.于2019年10月1日夜班,从11701回风巷K0+6m位置,按每组6m间距施工穿层钻孔预抽控制区域内16#、15#煤层瓦斯,本次评价范围共完整施工8组钻孔。

钻孔竣工最大抽放半径范围为3m,本次评价范围竣工钻孔控制下帮有效距离56.1m,控制上帮25.5m(控制11501回风巷回风联络巷上部19.1m,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64条控制范围的规定要求)。

附:钻孔控制分析图(三)预抽瓦斯情况1.计量方式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用GD3(B)瓦斯抽放自动计量装置计量,不定期采用CJZ7瓦斯抽放参数仪进行校对。

2.钻孔最早连抽时间为2019年10月18日早班,实行钻孔施工完毕立即封孔连管抽放,评价区域内最晚连抽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早班。

3.本次评价区域单元范围内瓦斯抽放量为xxxm³(其中16#煤层瓦斯抽放量xxxm³,15#煤层瓦斯抽放量xxxm³)。

附表 3 瓦斯抽采数据(抽采达标计算以最小的数据)四、抽采达标评判(一)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1.高负压瓦斯抽采主管选用焊接钢管∅630×8,敷设一趟。

利用现有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C-62型,参数情况:极限压力为160hPa,额定抽放量355m3/min,转速335r/min,功率450kW。

现只启用高负压瓦斯抽放泵一台,运行频率40Hz,抽放量XXXm3/min,地面主管抽放浓度xx%-xx%上下波动。

2.低负压瓦斯抽采主管路选用焊接钢管∅630×8,敷设一趟。

选用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C-62型,参数情况:极限压力为160hPa,额定放量368m3/min,转速335r/min,功率450kW。

因矿井目前无采煤工作面,未启用。

3.11701回风巷预抽16#、15#煤层条带瓦斯抽放支管选用直径200mm 焊接钢管。

钻孔施工直径均为94mm,钻孔施工完毕后,立即全程下直径- 8 -32mm 的筛管,并封孔联抽,控制区域抽放半径为3m,联抽最早时间为2019年10月11日早班,连抽时间最晚为2019年11月3日早班,支管管抽放负压为33.7KPa ~42.2KPa ,单孔抽放负压都不低于13KPa 。

(二)抽采钻孔有效控住范围界定通过对11501回风巷第一循环抽放钻孔成果分析,认定此次预抽钻孔有效控制范围为11501回风巷K0+4m ~73m 巷道上帮25.5m 、下帮56.1m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六十四条第四款规定。

(三)抽采钻孔布孔均匀度评价通过对11701回风巷第一循环穿层抽放钻孔成果分析,钻孔控制范围满足要求。

本次钻孔控制区域范围内抽放半径不大于3m ,钻孔控制范围无空白带。

(四)瓦斯抽采效果评判指标测定1.评价单元划分根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将钻孔间距基本相同和预抽时间基本一致(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的区域划为一个评价单元。

本次评价结合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16#、15#穿层钻孔控制区域范围及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钻孔成果。

将11501回风巷本次评价单元划分为K0+4m ~26.5m 为第一评价单元,K0+26.5m ~73m 为第二评价单元。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为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之比。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方式:%100m axm in m ax ⨯-=T T T η式中:η—预抽时间差异系数,%;- 10 -m ax T —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天;m in T —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天。

(1)第一评价单元K0+4m ~26.5m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

<30%%32.24%1007456-74%100m ax m in m ax =⨯=⨯-=T T T η(2)第一评价单元K0+26.5m ~73m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

<30%%32.24%1007456-74%100m ax m in m ax =⨯=⨯-=T T T η 2.评判指标确定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临界值为:残余瓦斯含量低于 8m 3/t (构造带 6m 3/t );残余瓦斯压力低于 0.74Mpa 。

3.抽采后评判指标计算(1)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方式:0CY W G Q W G -=式中:CY W ——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 3/t ;0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 3/t ;Q ——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m 3;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 。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 计算方式:()()12122G L H H R l h h R m γ=--+--+式中:L ——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 ;l ——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1H 、2H ——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