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管理主题介绍

项目管理主题介绍


3.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 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 艺术修养”的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 的文化环境,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 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2.学校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①建设特色网络文化体系,完善各项专题网站 ②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③加强文化品牌形象塑造工作,完善学校形象标 识体系 ,积聚打造福州大学品牌形象 ④完善各校区的文化功能,达到美化、雅化效果
⑤推进“平安先行校园”建设
(一)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与推广建设项目
1.对全校范围内的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实行分类 培育、宣传与推广。 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按照文艺体育类、专业 学术类、创业文化类、社会实践类及就业辅导类 等若干大类划分校内现有及新设的校园文化活动
2.实施大学生文化精品培育工程。从思想教育、 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体育身心、志 愿服务、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扶持一批大 学生文化活动精品。完善大学生精品文化活动的 培育机制,力争实现“一(学)院一品、一(协) 会一品、一部(门)一品”,培育百项在校内外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文化精品。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学校要把构建科 学、民主、人本的管理制度,建设民主、科学、 进取、和谐、廉洁的制度文化作为重要任务。
2.学校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①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营造科学、有序 的民主文化氛围 ②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 校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是彰显学校个性品格和整体精神风貌的重要标 志,是产生名师大家、凝聚师生员工的灵魂和 基础。建设好校园文化,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学术环境,全面提 高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推进学校和谐、健康、 可持续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2.学校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①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师生 ②大力弘扬福州大学“三种精神” 、校训精神 ③发扬学校积淀形成的优良校风,营造崇尚科学、 求实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 园风气 ④推进校史的编撰和校史馆建设工作 ⑤加强各项精神文化教育工作
(二)制度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什么是制度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工作。建 立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队伍, 充分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优势 , 及时监控校 园网络社区和网络论坛舆情,分析数据 , 再根据 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去推断校园中的热点问题, 并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及时处理影响校园安定稳 定的不和谐因素。
3. 创建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完善新闻发言人 制度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主页和新闻网在 校园舆论宣传中的主流地位,建立学校重点、 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权威发布平台,让广大师生 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学校主流声音。
2.完善基地下设的讲座中心、导读中心、艺术 中心、素质拓展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和资讯中心 六大中心的工作,精心组织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推精品,出特色。加强“五月弦歌”大型主题活 动的宣传策划工作,以讲座、读书节、文体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等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系列活动, 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更突 显出“十二五”期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承上启 下的关键时期。大学的文化建设日益紧要,尤其 是对社会和周边区域的辐射示范功能对大学文化 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我校55年形 成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 学校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全体员工共同发展的思想保 证,更是全体福大人共同的事业和使命。
(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1. 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原来的辅助性地位提 升到基础教育平台,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自然 与科学等四大领域组建 30 门左右的文化素质核心 课程;在文理结合、跨学科课程中建设一批特色 精品课程,以更好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 融合的教育理念。
4.举办“新年音乐会”,每年12月31日举办一 次大型音乐晚会,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向全校师 生展示艺术团学生以及音乐系学生的艺术技能水 平,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听觉盛宴,展现福州大 学学生的精神面貌。
(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项目 1.坚持正确的网络舆情导向。校园网中各单位 网页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路 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做到主基调明亮,主旋律响亮,不断在网页形式、 手段、文风上改进创新,提升主流媒体的吸引力, 提高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力,使之成为传播先进 文化、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的 新空间。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1.建立“大学生艺术教育实践中心”,整合资 源,发挥校团委的组织优势和人文学院音乐系的 专业优势,开设全校性公共艺术选修课,加强理 工科学生艺术知识普及,负责校学生艺术社团和 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业务指导工作,举办艺术素 养知识讲座等。
2.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把合唱团、舞蹈队、 民族乐团、戏剧社团、流行音乐组合等建设成大 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使有一定艺术爱 好和特长的大学生有展示艺术才华和交流学习的 舞台,认真创编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气息、展现 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艺术节目,每年创编高质 量的节目 1-2 个,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不断提高 节目质量和演出水平。
③健全校内人际关系和校外公共关系,完善校内 各类考评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④构建与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营 造开放、宽容的创业文化氛围 ⑤健全学术评价和工作考核制度,营造严谨求实 的学术文化氛围
(三)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什么是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它是校 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其存在形式包括校园环境、建筑 风格、人文景观、美化绿化、教学设施学校标识等有 形事物,不仅是学校历届师生长期建设的物质成果, 也是师生智慧劳动的物化和结晶,直观地反映着学校 的历史、传统、特色和价值。
3.实施创业文化精品重点推广工程。培育、筛 选有关科技服务、创新竞赛、自主创业等方面的 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塑造若干在省内乃至全国高 校中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创业创新文化品牌。
4. 实施图书馆人文文化建设工程。借助图书馆现 有的条件,进一步营造汇聚福大“三种精神”、校 训、院士墙、杰出校友、学生读书休闲中心等充分 体现福州大学办学成就、校园精神的文化圈。加强 校史馆建设,充分发挥校史馆教书育人、爱国主义 和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图书馆博学厅和明德 厅外围500平方米的室内长廊,开辟成学校各类展览 区域。提高图书馆外部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图书馆 环境美化工作,构建温馨和谐的图书馆文化。
(一)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什么是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 校风、校训、办学传统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 中统揽全局的根本直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 念的进一步升华,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2008年确 立的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建设具有较 强学科相对优势,体现教学研究型办学特色和开放式办学 格局)
4.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各类网页竞赛,培育网络活动品牌,依托资源优 势,培育2-3个校内知名赛事品牌。 开展网络长征、网络红色旅游等主题教育活 动,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副标题样式
29
福州大学在 55 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 人的薪火相传,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 文化,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出“三 种精神”,即以张孤梅同志等为代表的老一辈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 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 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 。
只有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进一 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为促进学校各 项事业的改革发展,顺利实现创业型东南强校的 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下 坚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