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含义及用法总结1.安①表疑问或者反问,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③安身。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④安稳,稳固。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安逸,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比①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②排列。
鳞次栉比3.鄙①浅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粗鄙,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①士卒,军队。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一齐,一起。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都。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6.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用马鞭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诚心。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坐;驾;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虽乘奔御风。
(《三峡》)9.从①跟随(动词)。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一狼仍从。
(《狼》)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②顺从,听从(动词)。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③顺,随(动词)。
从流飘荡。
(《与朱元思书》)④由,自,在(介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客从外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堂房亲属。
赠从弟。
[《赠从弟(其二)》⑥从容,舒缓。
鲦鱼出游从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0.旦①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②[旦日第二天。
旦日,客从外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11.殆疑惑。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12.道①道路。
伐竹取道。
(《小石潭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②道义,仁政。
伐无道。
(《陈涉世家》)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③方法,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④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⑤思想,学说,主张。
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13.堵墙。
观者如堵14.度①估计,推测。
度德量力。
②越过,渡过。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③次;回。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15.而①表并列关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③表递进关系。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⑤表修饰关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⑥表假设关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6.凡①凡是。
凡河中失石。
(《河中石兽》)②总共。
不知凡几17.方指面积。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18.芳花。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19.奉①侍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②接受,奉行。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③供养。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0.负背。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21.更①重新。
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②古时计时单位。
是日更定矣。
(《湖心亭看雪》)22.孤幼而无父。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23.股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狼》)24.故①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②所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③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25.固①顽固,固执。
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②必,一定。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周亚夫军细柳》)③本来。
求之下流,固颠。
(《河中石兽》)26.顾①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③往旁边看。
顾野有麦场。
(《狼》)27.观①观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②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③阅读。
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28.国①国都。
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②国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29.躬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30.苟苟且。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31.规计划。
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32.归①归依。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②返回。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③聚集。
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④女子出嫁。
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33.过①过于。
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②犯错误。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到,经过。
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34.好①美丽,容貌美。
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②喜欢,喜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35.号①取名。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②号叫。
阴风怒号。
(《岳阳楼记》)36.河黄河。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37.恨①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②叹恨。
恨别鸟惊心。
(《春望》)38.患祸患,灾难。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39.会①体会,领会。
心领神会②聚会。
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40.惠①恩惠。
小惠未遍。
(《曹刿论战》)②同“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41.或①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或王命急宣。
(《三峡》)②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42.及①到了。
及郡下。
(《桃花源记》)②如,比得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及下船。
(《湖心亭看雪》)④以及,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43.极①尽头,极点。
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②非常。
初极狭。
(《桃花源记》)③至,到达。
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44.集①停息。
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②聚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咏雪》)45.计计算。
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46.加①增加。
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②益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③虚夸。
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47.假①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②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
(《狼》)48.间①参与。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②中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间隔,隔开。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④间或,偶然。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49.简①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②选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50.见①召见,接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②了解。
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③同“现”,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51.将①扶持。
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②将要。
公将战。
(《曹刿论战》)③将领。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周亚夫军细柳》)52.津渡口。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53.尽①尽头。
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②竭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54.景①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②景色。
四时之景不同。
(《醉翁亭记》)55.就从事。
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56.居①经过。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周亚夫军细柳》)②居住。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③留,停留。
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④处在,处于。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核舟记》)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57.举①举起,抬起。
举头望明月。
(《静夜思》)②被选拔。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8.具①详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②同“俱”,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③具备。
各具情态。
(《核舟记》)①绝妙。
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②极,很。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绝多生怪柏。
(《三峡》)③消失。
群响毕绝。
(《口技》)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哀转久绝。
(《三峡》)④断,停。
往来而不绝者。
(《醉翁亭记》)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断绝,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60.可①大约。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②可以。
刿曰:“未可。
”(《曹刿论战》)61.怜爱。
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62.寇盗贼。
成王败寇63.类①像。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②类别。
物以类聚①面对。
执策而临之。
(《马说》)临表涕零。
(《出师表》)把酒临风。
(《岳阳楼记》)②到。
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③居高面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④将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65.名①命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②出名,有名。
有仙则名。
(《陋室铭》)③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④名字。
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66.乃①是。
乃石性坚重。
(《河中石兽》)②才。
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③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④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
(《狼》)67.戚①忧愁的样子。
词中之意,甚有悲哀忧戚之思,宋江心中,郁郁不乐。
(《水浒传》)②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8.其①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屠自后断其股。
(《狼》)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②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指示代词,那、那些。
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④指示代词,这、这些。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其间千二百里。
(《三峡》)⑤代词,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狼》)⑥表示祈使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⑦语气词,表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