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科学——从网络技术看自然辩证法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6年 4 月4 日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把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普遍方法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1]。

计算机科学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和自然辩证法有分不开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指导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证明了科技的两面性。

自然辩证法对于计算机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追求对理论的证伪从而推进其发展。

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技术,在造福人类,为人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计算机科学; 两面性; 网络一引言哲学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

它研究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2]。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后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所进行的一些思考,本文所探讨了计算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网络的发展和问题。

本文结合我自己所学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对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学习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操作中的指导作用作了简要的说明,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并且是工程化方法运用的比较多的学科,也最能体现出科技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软件工程相结合,从一个侧面阐明了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的指导意义,进一步阐明哲学对一般科学的指导意义。

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新时期对指导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辩证法简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彻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总结了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分为自然论、科学与科学方法论、技术与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1]。

在目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

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

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现在仍称此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在自然观上,克服了传统的自然观的认识上的直观、思辨上的局限和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出了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回答。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先验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的结合。

第一次将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

社会的需求,首先是经济的、生产的需求推动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

从而,把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串于对科技的认识之中[2]。

三计算机科学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计算机科学的产生体现了科学问题源于社会需要同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的原理。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科学问题就源于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或科学理论不能满足某些社会需要的尖锐矛盾。

计算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一哲理。

由于社会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需要更快更准确的处理手段,而人类手工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有所欠缺,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正是因为这对矛盾,早期的计算机科学才应运而生。

由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有一套沟通的桥梁,网络的诞生使命就是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

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

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导弹的研发需求非常紧迫。

在研制过程中,急需要有一种能迅速计算的X 工具,以便对导弹的飞行进行控制。

在它偏离人所预测的轨道时,把它拉回到轨道上来。

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产生了能在0.1s或0.01s的时间内计算出导弹运行轨迹同预定轨道的偏差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还体现了各门学科的交叉性。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分化和综合的特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行为学等都与计算机交叉,现在基本没有哪个学科和计算机不相关,因为我们进入了多媒体的时代。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和创新,是科学综合和分化趋势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计算机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首先,自然辩证法指导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是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宏观问题,而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科学,主要站在微观的角度研究问题。

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问题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988年度图灵奖的获得者提出了当前计算机领域内研究的12个重大问题.其中就有哲学层次的问题。

其次,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

五网络信息技术的双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已超越了纯技术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生活在网络社会中[4]。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世纪末的一个热门话题仅就计算机和网络文化本身来讨论它所提出的哲学闻题,似乎还不成熟。

但是,网络文化是延续近30年的高新技术革命发展中的新动向,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计算机网络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社会基础信息结构,因而对它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应有科学的认识和预测[5]。

现在,网络提供了从广告、购物、气象、交通、保健到新闻、教育;从股市行情到商务信息;从足球比赛、电子游戏到哈勃望远镜的最新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应有尽有。

使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成为信息财富占有的“大款”。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商还在竭尽全力更多的、而且更具个性地在组织和发布信息,使信息服务从数量上,形式上更贴近个人,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加人到网络中来。

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空间及在此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交往形式——网络交往,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6]。

随着网络由70年代韧的构思萌芽阶段到80年代初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阶段,直至90年代初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实现,30年来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体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最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它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丰富的生活方式。

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家用电脑随时使用世界各地的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丰富资源,还可以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

而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环境以其形象逼真的效果反映客观真实世界,使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具社会渗透力。

当然.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比如网络商业欺诈、色情信息泛滥、计算机迷恋等等。

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利弊分析正在成为技术社会学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7]。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对迄今为止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8]。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也有其弊,网络空问也是如此。

网络空间似繁里闪耀的灿烂星河,有的熠熠生辉,有的暗淡无光。

马克思早在100年前就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网络的快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在[9]中,文章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0]提出,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例如由电脑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安全焦虑和心理误导等。

问题一,网络犯罪。

与发生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中的犯罪现象相比较,可以说除了杀人、强奸、直接伤害等必须通过人们直接的身体接触才能发生的犯罪现象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社会犯罪现象在网络上都已经有所体现。

具体来说,在网络犯罪中包括了这样几种比较典型的形式:1)网络盗窃,又可以分为数据盗窃和服务功能盗窃,第一种是指犯罪人通过网络秘密的复制某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第二种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一些安全漏洞盗取用户的账号信息等的行为。

2)网络诈骗,由于在网上人们都是以匿名身份交流,无法辨别对方的真实情况,所以会因此发生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对方财物甚至是美色等。

3)网络洗钱,随着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活动的发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不仅开始大量地被银行和企业用来记录和传输资金,而且也被一些迅速成长的网络贸易公司和网络银行系统所采用。

但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网络犯罪行为——网络洗钱也相伴出现了。

问题二,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