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computer essential)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对象:一年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和internet应用能力,并使之与本专业相结合,以适用于实际工作需要。
教学对象(特点):(1)中职生源:中职学生100%开设本门课程,学时数为40至100之间;中职各校本门课程内容讲授Windows系统、Word、Excel和Powerpoint占54%,只讲授Windows、word占33%,讲授Windows的占13%。
由于本门课程在高考时是笔试,中职各校教学以高考为目标,绝大多数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学生上机练习较少;打字练习占了较大比重。
(2)高中生源:高中学生学习了本门课程占67%,没有学习本门课程的占33%。
学时数在10至20之间。
课程内容开设Windows系统、Word、Excel的占41%,只讲授Windows、word占8%,只讲授Windows的占47%。
不讲授Powerpoint。
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很少,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练习。
(3)共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在Word部分,高中只讲授简单格式设置内容;中职讲授内容较多,但体现办公自动化并实际应用较多的长文档编辑和邮件合并等内容高中和中职均未列入教学内容。
在Excel部分,高中只讲授简单的表格格式设置;中职在此基础上讲授了图表、数据处理。
但对于实用函数使用、合并计算、数据有效性等内容高中和中职均未列入内容。
在Powerpoint部分,高中没有讲授,中职只讲授了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对于体现个性化的制作没有讲授。
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上机操作很少。
极少使用案例教学。
对本门课很有兴趣,非常想学,因为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改革前的课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各专业的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为其所在专业服务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不管是对什么专业,均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三、课改简要思路1.紧密结合专业实际,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得益彰。
2.把办公自动化操作员技能鉴定内容纳入正常教学中,实现课证融合。
四、全课实施过程(木加、工程类\林业类\旅游酒店类)1.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采取岗位分析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方式,见图。
木加、工程类专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Internet进行专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够运用Word软件进行投标书电子文档、专业宣传展板的编排与制作;能够运用Excel软件进行工程项目预算;能够运用Powerpoint 软件进行专业宣传演示幻灯片的制作;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 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IF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旅游、酒店类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熟练的汉字录入能力,每分钟达到45个以上汉字。
2.会运用word软件进行旅游行程、报价单、彩页以及展板的制作(酒店会员章程文稿、报单价、彩页与店刊的制作)。
3.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旅行社或酒店业务报表及结算统计工作。
4.会运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旅行社或酒店多媒体宣传演示文稿的制作。
5.会运用Internet进行信息的搜集与传送。
6.能排除微机常见故障(配件损坏、系统瘫痪、感染病毒、终端不能上网)。
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 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⑥掌握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微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林业类专业能力目标1. 会运用word软件进行林业工作计划、总结、方案的文稿编辑以及表格的制作。
3.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林业生产月\年报表以及限额编制的统计与制作。
4.会运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专业宣传演示文稿的制作。
5.会运用Internet进行信息的搜集与传送。
6.综合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林业经营设计方案文稿的编排。
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能力训练任务的确定该课程采取模块化方式进行能力训练,分为公共模块及专业应用两个模块,在每个模块教学中设立不同能力训练任务,具体见下图。
(1)木加、工程类专业应用模块能力训练任务设计:(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任务设计:(3)林业类专业应用模块能力训练任务设计3.教学进程:(1)木加、工程类专业教学进程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进程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林业类专业教学进程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4.教学授课计划(1)木加、工程类专业授课计划1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木加、工程类专业授课计划1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授课计划旅游、酒店类专业教学授课计划1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林业类专业授课计划林业类专业教学授课计划2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五、本课程要求掌握的英语单词(50个)puter n.电脑,电子计算机2.keyboard n.键盘rmation n.消息,知识4.printer n.打印机5.calculator n.计算器6.software n.软件7.persona computer人计算机8.model n.模型9.hardware n.硬件10.stream n.流11.resource n.资源12.desktop n.桌面13.device设备14.system系统15.cell n.单元16.disk磁盘17.CPU中央处理器work n.网络19.store vt.储存,储藏20.graphics n.图形21.process n.程序,过程22.sound n.声音23.automation n.自动化24.image n.影像,图像25.programme n.程序,计划26.text n.文本27.e-mail电子邮件28.database n.数据库29.mouse n.鼠标nguage n.语言31.processing处理32.code n.代码33.device n.设备34.medium n.媒体35.monitor n.显示器36.Document文档37.Downloading下载38.uploading上传39.Formatting格式化40.hacker黑客41.Memory内存42.Menu菜单43.Protocols协议44.provider供应商45.Server服务器46.Sheet表格47.virus病毒48.install 安装49. access存取50.Digital cameras数码照相机六、第一次课与最后一次课设计(以木材加工、工程类为例)专业应用模块任务实施最后一次课设计:七、新课的预期效果八、新旧课教法的对比九、课改的个人感受1.课程到课题的转化,要把课程改革做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
2.公共课服务面向的转变,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3.课程建设是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