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 安徽阜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管道焊接) 1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 - 2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适用范围 四、 监理工作内容 五、 监理目标 六、 质量控制 七、 安全控制 八、 影响质量目标实现的因素及对策 - - 3
一、 工程概况 阜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4.0MPa,额定蒸汽温度为450℃。该工程管道主要包括:锅炉受热面管道的焊口、下降管系统的焊口、主蒸汽管道系统的焊口,导汽管以及给水管道等焊口。涉及钢种有20G、15CrMoG等,所有的管道焊接前必须提供焊接工艺评定及相对应的焊接作业指导书。锅炉受热面焊口的焊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焊工技术水平高低是焊口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口、点固、打底、盖面几道工序应有机地结合,并要注意错口、折口情况,避免用错焊材。地面组合时焊接位置较好,应有较高的一次合格率;本体安装时空间位置困难,应派经验丰富和技能过硬的焊工,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焊接接头。焊口一次合格率低和表面成形差是受热面焊接的质量通病,加强督促承建单位焊前练习,做到不合格不上岗,坚持焊接熟练后再上岗的原则。管壁不是太厚的焊口,用全氩焊接,以确保外观质量和检测合格率;规范施工工艺,严格验收条件,不放过一个不合格焊口,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性能。对于集箱封头、下降管、主蒸汽管、导汽管等管道的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的焊接方法。正确掌握预热温度是合金钢焊接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控制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程序,规范热处理线,必要时进行旁站监督,防止焊接裂纹产生,有效地把对口、施焊、热处理、检验四道工序结合起来,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 二、编制依据 2. 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 - - 4
2.2.《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 DL/T5434-2009;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12 2.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DL/T5210.7-2010 2.5.《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规程》 DL/T821-2002; 2.6.《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规程》 DL/T820-2002; 2.7.《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 DL/T868-2004; 2. 8.《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TSG Z6002-2010; 2. 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2009; 2. 10.《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规程》 DL/T725-2010; 2. 11.《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规程》 DL/T819-2002; 2. 12. 施工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设备图纸、技术手册、往来文件等)。 三、适用范围
本工程范围内所有非受热面和受热面的管道焊接、热处理工作,规范规定的金属检验工作,以及从施工准备至工程竣工移交的全过程。 四、监理工作内容 4.1.参加施工图纸的设计会审、交底和质量验评项目划分的确定; 4.2.检查设计变更设备管道缺陷处理的执行情况; 4.3.审查原材料、半成品、加工件的出厂质量证明,按有关规定需进行复检的项目,审查施工单位的复验报告; 4.4.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业协调会和质量分析会; - - 5
4.5.组织好阶段性质量检查,对重要项目作好巡检工作; 4.6.参加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4.7.对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的施工过程监理; 4.8.审查开工报告,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4.9.审查焊接工艺评定,确保评定项目满足工地焊接要求; 4.10.审查现场施焊焊工、金属检测人员、热处理工的相关资质证件,无证不允许上岗; 4.11.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平行检验,对重要工序实施旁站; 4.12.对隐蔽工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13.项目完工时按有关技术文件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办理签证。 五、监理目标 本工程焊接专业确保计划工期的顺利完成,杜绝焊接工程的设备,人身重大事故。焊接接头表面质量优良率大于99%,受检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合格率大于98%;努力做到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无泄漏,实现承包合同中有关焊接的各项管理目标。 六、质量控制 本工程许多部位都工作在4.0MPa,温度450度,工程以质量为中心进行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焊接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本工程全部焊接内容。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实施动态管理控制,即施工前预控,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后控制三个阶段实施。 6.1.施工前预控 - - 6
6.1.1.凡参加工程施工的焊工、热处理工、金属检验人员需经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报监理部和工程公司审核,经同意后方可持证上岗; 6.1.2.提供焊接工艺评定,报监理部审核; 6.1.3.承建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方案、作业指导书报监理部审查后方可实施; 6.1.4.所有焊接材料应有生产厂家质保书,存放的二级库应符合要求,施工前应填写《材料报验单》向监理部报验; 6.1.5.焊接热处理设备必须性能良好,焊条库设施齐全良好,所用焊条应焊前烘干,并有烘干、发放、回收记录备查。 6.2.施工过程控制 6.2.1.焊前应具备的条件 1)检查焊前预热情况,温度是否达到要求,测温手段是否可靠; 2)焊后热处理是否遵照作业指导书要求; 3)焊工应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焊接工艺施焊,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报焊接质检员复检; 4)焊机应运行良好,性能可靠,焊工所用的焊条保温筒、砂轮机、凿子、小锤、钢丝刷和工具包应配备全。 6.2.2.焊前检查内容与要求 1)检查坡口有无裂纹,母材有无重皮等缺陷; 2)被焊部位的内外侧应清理干净,每侧10-15mm用砂轮打磨至现出金属光泽; 3)坡口角度30-35度,间隙1-3mm,钝边0.5-2mm; - - 7
4)管子端面与管子中心的偏斜度Δf≤1mm; 5)对口时局部错口值Δf≤壁厚的10%; 6)严禁用外力强制对口,更不允许用热膨胀法对口; 7)一般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碳钢为-10度,低合金钢为0度,高合金钢为+5度;焊接场所应搭设防风、防雨棚; 8)工件应垫置牢固,防止变形和附加应力。 6.2.3.作业顺序 1)上道工序交接; 2)项目技术员交底; 3)班长交底; 4)焊口对口检查; 5)焊工作业; 6)技术员监督措施实施; 7)焊工自查、互查、质检员检查; 8)金属试验室无损检测,24小时出结果反馈焊接,不合格返修; 9)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6.2.4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1)直管对接 直管对接接头应按图纸要求准备坡口,图纸无要求的一般要求加工成V型坡口壁厚较大的可加工成U型坡口;间隙过大或过小时,应予以调整或修整; 2)热压弯头与直管焊接(热压弯头本细则所涉及弯头均为制造厂煨- - 8
制,同直管对接); 3)法兰与管子焊接(焊接方法与直管对接相同); 4)接插三通焊接 母管开孔接上一根支管的结构称三通,焊接时焊缝接头要错开20~30mm以上,封底焊缝必须焊透,焊缝宽度应大于支管壁厚2~3mm;(本细则牵涉的接插三通焊接多为对接); 6.2.5.施工的质量控制; 1)检查焊缝质量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打底焊应确保根部熔透和坡口边缘熔合良好;打底层厚度不得小于3mm。第一层电焊选用ф2.5焊条小电流焊接,以防烧穿,各层焊接以短弧操作为佳。层间必须清理干净,检查无缺陷后方可焊接次层,层间接头应相互错开。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厚壁大径管若采用填加物方法点固,当去除时,不应损伤母材,并将其残留焊疤清除干净,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焊口除工艺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若被迫中断,应采取保温缓冷措施,再焊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再焊焊口完成后,认真消除表面熔渣及飞溅,检查合格后,在离焊缝热影响区50mm处焊上本人钢印代号牌,必须在焊后热处理之前焊上代号牌。除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每个焊口必须一次连续焊接完成。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线能量,防止线能量过大。在整个焊口焊接中,直径大于194mm的焊口必须由二人对称焊接,并且尽量采用相同的焊接规范,保持同步、同时焊接、同时停止。管道焊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内穿堂风,- - 9
必要时应封闭管道两端。 2)检查各种试验项目和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审核承建单位的竣工资料和竣工图是否符合要求,组织竣工验收并签署报告,提出监理意见。进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 6.2.6.施工验收程序 施工单位工程报验单报监理审核,不合格返施工单位整改,合格项目验收,转下道工序;。 6.2.7.工程报验 在完成一、二、三级验收的基础上,由承建单位质检部门填写工程质量报验单并附完整记录和签证单,提前24小时报送监理部门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报验单和有关文件合格后,在双方约的时间到现场进行检查和质量评定,符合要求后签署意见。如经监理发现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则请施工单位实施整改;整改完成后可申请复验,复验项目要求承建单位质检部门负责人参加;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工序,承建单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监理部门将下令停工。 6.2.8.验评范围 本工程所有项目都在监理部监理范围之内;根据验收规范,经与业主及施工单位协商,确定验收划分项目,凡主要质量控制项目,监理工程师必须参加,其他不需要监理签证的项目也必须处于受控状态,监理人员有权进行复检或抽检。 6.2.9.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