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管道施工方案

PE管道施工方案

某某县凯江河铜山桥至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PE管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某某县某某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 (1)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况 (2)第三节工程地质与环境条件 (4)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4)第一节.................................................. 施工准备4第二节施工工艺流程 (8)第三章主要施工技术 (9)第一节管道材料及管道布置 (9)第二节管沟开挖 (12)第三节 PE管道安装 (17)第四节井室、砖胎膜砌筑 (22)第五节镇(支)墩及包管 (26)第六节阀门安装 (28)第七节水压试验 (30)第八节沟槽回填 (35)第四章质量标准与控制 (36)第一节质量标准 (36)第二节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37)第三节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保证措施 (38)第四节季节性施工措施 (38)第五节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 (39)第五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39)第一节安全管理目标 (39)第二节...........................................现场施工安全要求40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42)第四节文明施工及治安消防 (45)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 (46)第一节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46)第二节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46)第三节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 (47)第四节应急救援组织架构 (51)第五节事故报告 (53)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1.1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控制性进度的要求进行编制;(2)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我单位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经验进行编制;(3)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对施工总工期规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大纲和相关阶段性限制性工期范围内,合理地进行本标施工进度安排;(4)严格按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地进行人、机、物等资源的配置,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可操作性和资源保证措施的充分性;(5)严格按照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详细进行施工规划,确保本施工进度计划同技术力量保持一致,保证本施工计划在技术上的可行性;(6)全面分析关键线路上各项目的施工方案,据实考虑关键项目的施工强度,力求进度计划合理可靠;(7)按期并力争提前实现各项控制性进度,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是本进度计划的根本控制目标。

1.1.2编制依据(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给水排水构造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4)《某某县凯江河铜山桥至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5)《某某县凯江河铜山桥至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地质勘察资料》;(6)企业整体施工及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规章制度;(7)同类工程施工工法、工程做法和施工经验;(8)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第二节工程概况1.2.1工程名称某某县凯江河铜山桥至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1.2.2建设地点四川省某某县大西街沿线。

1.2.3. 建设单位某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1.2.4. 设计单位某某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2.5 勘察单位四川某某岩土工程有限公司1.2.6 施工单位某某县某某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2.7 工程简介本工程PE管道施工为凯江河铜山桥至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中的分部工程,管道安装区域位于某某县铜山大桥至某某县大西街鸡鸭市场。

该段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简称PE管),管径dn450,管道压力1.25Mpa,连接方式为热熔连接,安装长度约为640m,管道埋深1.2m。

该管线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其中部分管段位于河提外侧,拟采用明管敷设,砖胎膜覆盖,镇墩镇压的方式确保管道安全稳定。

根据工程量清单结合现场环境,设置排气井1处,排泥井2处。

井室内径1.0m,深度根据现场实际高程确定。

排气井及排泥井均采用240mm厚砖墙砌筑。

第三节工程地质与环境条件1.3.1 本工程管道部分区域埋藏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1.3.2 施工地段没有提供地下管道资料资料,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地下管进行探测,要先开挖样洞,弄清管线位置后再进行施工,遇到地下管道时注意加以保护。

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未知管道,应及时通知业主,确认管道负责单位。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第一节施工准备2.1.1组织准备我司将陆续调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

进场工人数量按照临时工程及各专业工程的施工强度进行确定,保证劳动力配备能够满足工期的要求。

同时,对进场所有职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保证安全、高效、优质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劳动力资源配备表2.1.2技术准备(1)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听取设计要求、意图及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2)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和安全交底。

组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充分熟悉和学习图纸,做好图纸自审和会审的工作,特别要做好各专业图纸会审。

解决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之间的相互矛盾,各专业交叉、搭接出现的问题,以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

(3)按会审过的施工图,编制材料计划,以便材料部门组织资源,按时供应。

开工前制定材料进场计划,特殊材料进场和设计指定的材料尽早落实货源,及时组织进场。

(4)提前进行原材料检验工作和砂浆的试配,把好质量关,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合格资料及材料许可证。

(5)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准则,建立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细则,保证开工前所有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

2.1.3设备准备一览2.1.4施工现场准备(1)场地布置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材料堆放及现场围挡布置,力求减少占地,方便当地民众、方便施工、减少干扰、安全可靠、经济节省。

(2)施工用电准备施工前,与附近商户协商,就近接入施工用电,且现场备用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保证现场施工用电。

(3)沿线管线及建筑物勘测保护根据业主、监理、设计提供的沿线管线及建筑物分布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勘测的结果,对沿线需进行保护的管线及建筑物进行标识、施工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避开或保护或迁移。

对需进行深层作业的地段,先用探测仪器进行勘测,再用人工开挖探管,确保施工不破坏沿线管线及建筑物。

(4)建立测量控制网络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引临时水准点至井下,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

第二节施工工艺流程2.2.1管道工程施工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第三章主要施工技术第一节管道材料及管道布置3.1.1 材料及管件(1)材料、管件、设备应按设计规定的规格和技术要求订货,如需更改,必须经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并及时通知监理。

(2)材料、管件、设备到货时,应按供货合同及出厂质量证明书验收。

证明其质量的技术资料应整理归档。

(3)严禁使用无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和超过有效期的材料及其制品。

(4)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材料、管件的产品质量有怀疑时,有权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提出复验要求,经业主批准,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材料、管件运输与布管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各种有损于其质量的外界影响。

(6)运至工地的材料、管件应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及时供货,尽量减少在工地上的闲置时间。

(7)工程所用管材的材质应与管件相匹配。

(8)管材、管件到货时,应进行外观检查、检尺,并检查管道内、外的标记。

(9)验收中发现有问题时,及时报告工程监理,按有关规定处理。

(10)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或简易棚内。

如在户外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

3.1.2 管道布置(1)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用白灰放出管道中心线和占地边界线。

在管道中心线上打变坡点桩及转角桩。

桩上注明桩号、里程、挖深,且PE管弹性敷设的转角处应有始点、中点和末点控制桩及10m加密桩,并用白灰放出弧线。

竖向弹性敷设是以曲线段始点、中点和末点的挖深来控制实现弹性敷设的,必须准确将始点、中点和末点进行控制测量,放线到相应实地上。

(2)本工程所用的PE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不得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

(3)施工测量放线允许误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长度测量误差为1‰;- 角度测量误差为:±5′;- 在1Km范围内,标高测量误差为:±50mm。

第二节管沟开挖3.2.1 沟槽开挖参数(1)开挖深度本工程PE管道埋设段均采用浅埋方式,沟槽开挖深度约为1.2m。

开挖方式拟采用机械开挖(反铲挖掘机),局部区域机械无法进入时,可采用人工开挖。

(2)施工前,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将管道沟槽开挖中心线放样出来。

(3)管道沟槽两侧应根据土质留取工作面,其宽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管道沟槽两侧工作面宽度表(4)挖方段的挖方放坡应根据现场土质结合下表采用不同的放坡系数。

如图二所示(沟槽顶部开挖宽度E=B+2(HXm);沟槽底部开挖宽度B=D1+2(b1+b2))。

沟槽边坡坡度表3.2.2 沟槽开挖相关要求(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 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3)槽底土层为腐蚀性土、淤泥质土或其他因素导致承载力低下时,则须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增加开挖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夯实至要求的标高。

(4)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3.2.3 井室开挖及支护(1)施工前,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将井室位置放样出来。

(2)井室的开挖宽度等技术指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

(3)井室的开挖机械采取小型反铲,底部留20cm左右,人工清挖,基础底高程允许偏差±20mm。

(4)基底素土采用小型机具夯实,压度不小于95%。

基底土质不良,应采用砂砾石等材料斤进行换填,确保基底压实度设计要求。

(5)如果出现大量地下水时,采用抽水机及时将基础内的水排出,保持基底处于无水状态。

3.2.4 土方堆放及清运(1)在管道沟槽和井室开挖过程中,挖出的土采用就近堆放,且堆土距离沟槽不小于1m,堆载高度不超过1.5m。

施工堆土决定不允许堆放在征地范围外的农田菜地,防止产生纠纷。

(2)对于回填后剩余的土,采用反铲或者挖机装在拖拉机或自卸汽车里,运至指定的弃土地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