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泵盖铸造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1.铸造工艺分析 (1)1.1零件介绍 (1)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1.3技术要求分析 (1)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2.1确定铸造方法 (2)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2.7砂芯的确定 (7)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2.9冒口的确定 (7)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3.芯盒的设计 (9)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4.总结 (9)参考资料 (10)1.铸造工艺分析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零件名称:泵盖零件材料:HT200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1.3技术要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

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

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1)流动性。

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

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2.1确定铸造方法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砂型机器脱箱造型,热芯盒水玻璃砂射芯机制芯。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浇注位置选择原则:(1)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3)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4)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能充满;(5)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6)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一致。

分型面选择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3)平直分型面和曲折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平直分型面;(4)分型面应选取在铸件最大截面处。

经考虑,分型面选择在最大截面处,内浇道也从此处进入。

此方案起模方便,大部分铸型位于下箱,有利于保证浇注质量,且也能获得质量均衡的铸件。

缺点是下芯稍有不便,但不影响。

如下图: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由于铸件外形尺寸较小,也考虑到所选用的造型机型号,采用一箱四件。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铸件的最小铸出孔直径 mm灰铸铁件铸钢件大量生产12~15 ~成批生产15~30 30~50 单件、小批生产30~50 50铸件材质壁厚最小孔径灰铸铁8~10 6~10查表,灰铸铁件大量生产的不铸出孔的最小直径为12~15mm,故只需铸出中间的21H7的孔.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准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目的是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光洁的表面,以符合设计的要求。

铸件加工余量的大小,要根据铸件的合金种类,生产方法,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以及加工面的要求和所处的浇注位置等因素来确定。

如下表:成批、大量生产灰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手工造型 机器造型及壳型金属型 低压铸造 尺寸公差等级CT 11~13 8~10 7~9 7~9 加工余量等级MAHGFF由题可得:机器造型。

如下表:与尺寸公差配套使用的合金钢件加工余量查表得,铸件的加工余量为:顶面——0.5mm ,侧面——0.5mm ,底面——1.4,尺寸公差等级CET 8910加工余量等级MA GGG基本尺寸/mm 浇注位置 加工余量数值/mm40≤顶面 0.5 0.5 0.5 侧面0.5 0.5 0.5 >63~100 底面1.41.41.4如图:铸造圆角: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交角,应做出铸造圆角,防止在尖角处产生冲砂及裂纹等缺陷。

圆角半径一般为相邻两壁平均厚度的1/3~1/2,中小件采用R3-R5mm,此处取3mm。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起模斜度: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另设Φ90与Φ110外圆处起模斜度。

根据标准《铸件模样起模斜度》中的规定,该铸件选用增加铸件厚度的起模斜度形式如图所示:查询铸造工艺设计手册1-15,得到以上起模斜度为4°,a=0.8mm。

分型负数:使用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时,通常需要在分型面上垫石棉绳或火泥条,从而使垂直分型面方向铸件的高度增高了。

如下表: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的分型负数沙箱长度/ mm ≤1000 1001~2000分型负数/mm 干型 2 3表干型 1 2由于铸件的最大尺寸只有110≤1000mm,一般选干砂型,故选分型负数为2mm。

铸件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铸件在铸型中的冷却时间与铸件形状、大小、和壁厚等有关。

铸铁件开箱时铸件的温度可控制在下列温度范围:一般铸件 400~450℃易开裂、易变形铸件 200~300℃易冷裂 800~900℃壁厚均匀铸件 600℃根据《铸工实用手册》中小型铸铁件在车间地面上浇注时的冷却时间见下表。

铸件<5 5~10 10~30 30~50 50~100 100~250重量(kg)铸件壁<8 <12 <18 <25 <30 <40厚(mm)冷却时(min)20~30 25~40 30~60 50~100 80~160 120~300通过对泵盖铸件的大体质量估算为小于5 kg,壁厚不均匀,小于12mm。

因此旋钮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大致在25~40min内。

2.7砂芯的确定根据确定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以及铸件内腔的形状,确定在此铸件中安放1个砂芯就可达到工艺要求。

该铸件的中心孔需用到垂直型芯及芯头,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71知,垂直芯头的高度h一般取15~150mm,型芯横截面积越大,型芯高度H越高,h亦越高,下芯头的斜度较小些,一般选5°,上芯头的斜度一般为10°。

为了便于下芯装配,芯头与芯座之间留有间隙δ。

机器造芯时,δ较小。

砂芯为垂直砂芯,水玻璃砂、机器造型,安放位置如工艺图所示。

该砂芯有两个芯头,根据《JB/T 5106-1991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确定:下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下芯头斜度均为10°。

如图所示: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灰铸铁中小型铸件收缩率:0.9~1.1%,取中值1.0% 。

2.9冒口的确定由于灰铸铁补缩要求较低,故在铸件浇口处设置一个暗冒口,冒口颈直径4mm,高度5mm。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1)该件从分型面进行浇注,浇注系统开设位置详见工艺图。

内浇道采用扁平梯形,如此可有效防止夹杂物流入铸型型腔,不易在铸件连接处产生缩松,同时便于清理。

横浇道采用高梯形,直浇道为圆柱形,浇口杯采用普通漏斗形。

浇注系统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各基元尺寸及比例关系为:F内:F横:F直=1:1.3:1.05(2)浇注位置选择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结构、铸件质量要求及生产条件;确定浇注位置的主要原则有:1.要加工面朝下或呈直立状态2.应有利于铸件补缩3.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充满.4.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相一致综上所述,应该选择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

如图所示:3.芯盒的设计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由于采用热芯盒射芯法制芯,故选用HT200做芯盒,采用垂直对开式芯盒。

详细材料和相应热处理要求见下表:名称用材料热处理要求热芯盒主体HT200 消除应力处理,500~550℃保温4~8小时销套定位销45 45钢淬火 HRC50~55顶芯杆回位导杆45 淬火 HRC45~50固定板、盖板45 调质芯棒454.总结本文为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的课题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为泵盖。

报告从泵盖零件图开始分析,逐步确定铸造工艺方案,至模样模板以及芯盒的设计,其过程和数据均已一一给出。

由于我对铸造工艺有相应的不了解,故去查找了相关资料。

每份图纸的设计和审核工作都按要求完成。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很重要的,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

工艺图也是一改再改,不理解之处就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询问老师意见。

我发现,铸造工艺设计中有着大量的工艺参数需要去查找,并且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从中选出适合本课题铸件的相关参数有着一定难度。

信息的取舍与否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地改善我的设计。

此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对于我进一步认识铸造领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实际的工艺设计,亲身投入到设计中去,体会学习设计思路,对于我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参考资料:1.叶荣茂吴维冈高景艳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12.《铸造手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学会编,1994.103.高文清李魁盛编,《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