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A.甲B.乙C.丙D.丁2.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510米B.540米C.570米D.590米3.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D.桥梁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根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
下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B.中国人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D.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5.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B.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
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
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
据此完成6-7题。
6.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是( )A.夏季海洋B.夏季沙漠C.夏季柏油路面D.冬季暖流海面7.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气候是控制某一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
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
据此完成8-9题。
8.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直减少B.—直增加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9.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
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
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作物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10-12题。
10.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B.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C.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11.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 )A.玉米套种绿肥作物B.棉田套种绿肥作物C.麦收后播种绿肥作物D.收稻后播种绿肥作物12.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 ”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A.降低土壤温度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土壤有机质D.增加降水量黄海南部的沙洲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沙洲群,拥有涨潮为大海、落潮为巨滩的别致地貌和景观。
其形成是古黄河、古长江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2019年7月5日,位于沙洲群中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示意辐射沙洲群位置和湿地景观。
据此完成13-15题。
13. 辐射沙洲群的形成( )①主要受人海河流作用影响②主要受潮流作用影响③形成过程中海岸线后退④仍然在向海一侧生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 辐射沙洲群地形独特,对海岸带的影响有( )①是天然海堤,可缓冲外海大浪和风暴潮冲击②会导致海水顺沙槽涌入,加大对海岸的侵蚀③使沙槽变深,增加出海航道④阻挡沿海南下冷水,不利于鱼汛形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辐射沙洲群湿地的形成( )A.会加重江苏以东海域水体富营养化B.能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C.为候鸟提供栖息繁衍地D.不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将在横沙岛以东的海面上通过人工促淤的方式进行填海造陆,后续将通过规划建设进一步强化上海航运与贸易中心的地位。
如图示意横沙岛地区发展规划。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在横沙岛东面填海造陆的有利条件。
(2)分析该地区填海造陆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意义。
(3)有专家对该填海造陆项目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上海已经建设了深水港与自贸区,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请从生态环境方而写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数据中心的投资和运行,80%以上的花费都用在设备的供电和制冷上,设备需处于恒温环境,且对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
贵州有建设大数据中心得天独厚的条件,2018年华为、阿里、腾讯、苹果等公司纷纷在责州建设数据中心。
“云上贵州”,大数据已成为贵州的新名片。
材料二:腾讯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770亩,隧洞面来超过3万平方米,是一个特高等级绿色高效灾备数据中心,未来将用于存储腾讯最核心的大数据。
主体工程为栖凤坡山体内,沿也体横向布置五个隧道,每座隧道上方均设2座竖井。
材料三:贵州省地理简图和建设中的腾讯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实景图。
(1)分析贵州建设“云上贵州”的优势区位条件。
(2)解释腾讯将数据中心置于山洞之中并设置隧道、竖井的原因。
(3)为打造大数据产业的“金名片”,贵州应进—步采取哪些措施?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2.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27万人。
西西里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天更为酷热。
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
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地形分布状况。
(1)分析该岛夏季南部比北部更为干热的原因。
(2)推测岛上冬季风力最为强劲的原因。
(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作出解释。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拉开波湖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50毫米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马拉开波湖湖区为世界上闪电数量最多的区域,闪电常发生在强对流天气出现时,该区域独特的地形特征又加剧了闪电的多发。
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
湖区油田密布,为了发展湖区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1)描述马拉开波湖湖区的地形与区位特征。
(2)从气流、地形等角度说明马拉开波湖湖区闪电数量多的原因。
(3)评价当地人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这一行为。
答案解析答案:1.B; 2.B; 3.C解析:1.乙位于阳坡,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坡度较缓,面积较大,适宜大面积、集中布局,B 正确。
甲、丁位于阴坡,丙位于山谷,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较弱。
2.根据等高线分布,桥梁高度为300—400米;结合图例中“瀑布(高差约为52m) ”,桥梁位于瀑布的上游,因此高度为352—400米,山峰的海拔为915米,因此桥梁与山峰的高差为515—563米,B正确。
3.山峰的精确高度无法目测得出,A错误。
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B错误。
甲、丁两地之间无障碍物阻挡,可通视,C正确。
观赏瀑布,仰观为宜,而桥梁位于瀑布的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D错误。
答案:4.B; 5.C解析:4.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因此人口红利期负担系数较低,B正确。
读图可知,法国人口红利期最短,A错误。
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老龄化并不是人口负债的唯一原因,C错误。
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D错误。
5.人口红利消失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减少人口流动会加剧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因此不合理,C 正确。
答案:6.A; 7.B解析:6.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根据材料“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分析"上蜃景”出现时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
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海洋升温慢,气温相对于同纬度的陆地低, 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夏季的沙漠地区、夏季柏油路面升温较快,气温高,气流上升, 底层空气密度减小;冬季暖流海面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
故选A。
7.本题考查风的成因。
根据材料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分析,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时会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 使蜃景消失;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蜃景是垂直方向上的空气密度差异形成的,与水平方向热量差异无关;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大风吹来会干扰该地区的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使垂直运动减弱、水平运动加强。
故选B。
答案:8.D; 9.C解析:8.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根据示意图判断318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3300m少,而330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3400m的多,因此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先增后减。
故选D。
9.题考查影响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原因。
3180米处比3300米处地上生物量少,说明该地水热条件比3300米处差, 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3180米处气温比3300米处高,热量条件好,地上生物被应较大,B错。
光照条件和风力对地上生物量影响不大,A、D错。
而地上生物量少的原因极可能为降水量较小,水分条件差,C对。
答案:10.B; 11.A; 12.B解析:10.本题考查农业增产措施柑橘园行间空间有限,在园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有限;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作用;柑橘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平—般都已枯萎,因此对调整柑橘园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柑橘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会与柑橘树争水,因此不会提高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