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0~65
有4’-OH
∆12-30
有6,7-OH或7,8-OH (5,6-OH无) B环有邻二酚羟基
AlCl3/ HCl
∆60 ∆50-60 ∆35-55 ∆17-20 ∆0 30-40 50-65 0
有3-OH 有3,5-二OH 有5-OH,无3-OH 有6-OR 无3-OH, 5-OH B环有邻二酚羟基 A,B环皆有邻二酚羟基 A,B环皆无邻二酚羟基
4. 醋酸钠 硼酸对 的影响 醋酸钠/硼酸对 硼酸对UV的影响 硼酸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邻二酚羟基螯合使相应峰 带红移,故可用于确定邻二酚羟基 确定邻二酚羟基。 带红移,故可用于确定邻二酚羟基。 (1) B环有邻二酚羟基 I带红移 环有邻二酚羟基 带红移 带红移12-30nm (2) A环有邻二酚羟基 不含 位) II带 环有邻二酚羟基(不含 环有邻二酚羟基 不含5,6位 带 红移5-10nm 红移 (3) 均为与甲醇溶液比较 与醋酸钠比可 均为与甲醇溶液比较(与醋酸钠比可 能为紫移) 能为紫移
OH
O
优点: 优点: 无干扰信号,勿须昂贵的氘代试剂; ①无干扰信号,勿须昂贵的氘代试剂; 供试后的样品用含水甲醇处理可回收; ②供试后的样品用含水甲醇处理可回收; ③ 三甲基硅醚衍生物可很方便的转变成乙酰 衍生物或甲醚衍生物。 衍生物或甲醚衍生物。
二氢黄酮) 5-OH(黄酮) > 5-OH(二氢黄酮) > 邻二酚羟基 > OH(黄酮) 5-OH(二氢黄酮 黄酮
(1) AlCl3/HCl 谱 = AlCl3 谱 /HCl谱 (2) AlCl3/HCl谱 = AlCl3谱 I带紫移30-40nm 带紫移3030 I带紫移50-60nm 带紫移5050
一、 紫外及可见光谱在黄酮类鉴定中的应用 紫外及可见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占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 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 骨架和羟基的取代位置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骨架和羟基的取代位置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由两部分组成, 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由两部分组成,桂皮酰 部分(Cinnamoyl system I带)和苯甲酰部分 和苯甲酰部分(Benzoyl 部分 带 和苯甲酰部分 system II带),从长波往短波数第一峰称 带,第二峰 带 ,从长波往短波数第一峰称I带 称II带。 带
B A C
1. 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 1) 黄酮 醇)类 ) 黄酮(醇 类 带和II带吸收强度相差不大 特征 I带和 带吸收强度相差不大 带和 带吸收强度相差不大; II带 I带 带 带 (1) I带 黄酮类 304-350nm; 带 ; 黄酮醇(3-OH取代 328-357nm; 取代) 黄酮醇 取代 ; 黄酮醇(3-OH游离 352-385nm; 游离) 黄酮醇 游离 ; B环 B环 OH 波长,特别是4'-OH 波长,特别是4'-OH 红移大。 红移大。 (2) II带 240-285nm; 带 ; A环 OH 波长 环 B环OH对波长影响不大 但影响峰 对波长影响不大,但影响峰 环 对波长影响不大 型,3' 4'二OR时可分裂成双峰或一个主峰一 二 时可分裂成双峰或一个主峰一 个肩峰, 时为单峰。 个肩峰,4'OR时为单峰。 时为单峰
加入试剂 样品+MeOH (黄酮类及 黄酮醇类)
带II 250-285
带I 304-385
说明 两峰强度基本相同,具体位置 与母核上电负性取代基(-OH, OCH3)有关,-OH, -OCH3越多, 越长移 有4’-OH,无3-OH 有3-OH,无4’- OH 有3,4’-OH或3,3’,4’-OH(衰减 更快) 7-OH 7-OH
1H-NMR 二、
• 常用溶剂 : 氘代氯仿 ( CDDl3 ) , 氘代 常用溶剂: 氘代氯仿( 二 甲 基 亚 砜 ( DMSO-d6 ) , 氘 代 吡 啶 (C5D5N)。 ) • 也可将黄酮类化合物作成三甲基硅醚衍 生物溶于四氯化碳中进行测定。 生物溶于四氯化碳中进行测定。
OH rha-glc-O O OCH3 pyridin hexa-trimethyl-silyl (CH3)3SiCl -rha-glc-O O [(CH3)3Si]2NH MeOH-H2O O OSi(CH3)3 OSi(CH3)3 OCH3
+NaOMe
∆40-60nm (ε不变或 增强) ∆ 50-60nm (ε下降) 带I,II随加NaOMe时间 延长,逐渐衰减 A环有OH , 红 移小, 无意义 320-330nm 有吸收,成 苷后消失
+NaOAc (未熔融)
∆5-20
在长波一侧 有明显的肩 峰
+NaOAc (熔融) +NaOAc/ H3BO3 ∆510
无邻二酚羟基 可能有邻二酚羟基
B环有邻二酚羟基 B环有邻二酚羟基 A,B环均可能有邻二酚羟基 A,B环均可能有邻二酚羟基 3或/和5位无羟基 可能有3 可能有3或/和5羟基 只有5 只有5-OH 只有3 只有3-OH 可能同时有3 可能同时有3和5羟基 除有5 OH外尚有6 OR取代 除有5-OH外尚有6-OR取代 外尚有
2.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意义 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意义
1)甲醇钠(NaOMe)对UV的影响 )甲醇钠 对 的影响 所有羟基都可成盐引起红移, 所有羟基都可成盐引起红移,主要用于 确定4'-OH。 确定 。 (1) 4'-OH I带红移 40-60nm,且强度不降。 且强度不降。 带红移 且强度不降 (2) 3-OH,但无 OH I带红移 带红移50-60nm, ,但无4'带红移 , 强度降低。 强度降低。 (3) 7-OH 320-330nm有峰。 有峰。 有峰 (4) 3,4'二OH; 3,3',4'三OH;3',4',5'三OH 二 ; 三 ; 三 随时间延长吸收强度降低。 随时间延长吸收强度降低。 (1)-(3)为与甲醇溶液比较 (4)为自身比较。 为与甲醇溶液比较; 为自身比较。 为与甲醇溶液比较 为自身比较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与标准品或与文献对照PPC或 TLC得到的 ① 与标准品或与文献对照 或 得到的 Rf或hRf值(Rf×100) 或 值 × ) ② 分析对比样品在甲醇溶液中及加入诊断试 剂后得到的UV光谱 剂后得到的UV光谱 ③1H -NMR ④13C -NMR ⑤MS
用途:据峰形判断黄酮的骨架类型( 类);据峰 用途:据峰形判断黄酮的骨架类型(3类);据峰 位进一步区分( 位进一步区分(各2类)。 类
2.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结构测定 (1)+NaOMe或NaOAc, OH→ONa,变为离子 +NaOMe或 OH→ONa, 化合物,共轭系统中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化合物,共轭系统中的电子云密度增加,红 移 另有3 OH或 ’,4 OH时 另有 3,4’-OH 或 3,3’,4’-OH 时 , 在 NaOMe 作用 NaOMe作用 下易氧化破坏,故峰有衰减。 下易氧化破坏,故峰有衰减。 ( 2 ) NaOAc 为 弱 碱 , 仅 使 酸 性 较 强 者 , 如 7,4’-OH解离。 OH解离。
OH O
OH O
2) 醋酸钠(NaOAc)对UV的影响 ) 醋酸钠( ) 的影响 醋酸钠的碱性比甲醇钠弱,只能使 醋酸钠的碱性比甲醇钠弱,只能使7-OH和4'和 OH解离。市售的醋酸钠经熔融脱除微量醋酸后,其 解离。 解离 市售的醋酸钠经熔融脱除微量醋酸后, 的影响与甲醇钠相似(指 对UV的影响与甲醇钠相似 指4 ' -OH和7-OH)。当市 的影响与甲醇钠相似 和 。 售的醋酸钠未经熔融时,由于含有微量的醋酸, 售的醋酸钠未经熔融时,由于含有微量的醋酸,限 制了4 的解离, 用于7-OH的确定。 的确定。 制了 ' - OH的解离,故多用于 的解离 故多用于 的确定 7II带红移 20nm。 带红移5 (1) 7-OH II带红移5-20nm。 黄酮中有7 OH,6,8二OR时 II带红移幅度降低 带红移幅度降低。 (2) 黄酮中有7-OH,6,8二OR时,II带红移幅度降低。 OH, (3) 4'-OH,但无3-及或7-OH,I带在长波一侧有明显肩 OH 但无3 及或7 OH, 峰。 5,6,7或6,7,8或3,3‘,4 ,4’三 随时间延长, (4) 5,6,7或6,7,8或3,3 ,4 三OH 随时间延长,吸收强 度降低。 度降低。 (1)-(3)与甲醇溶液比较 (4)自身比较 与甲醇溶液比较; 自身比较。 (1)-(3)与甲醇溶液比较; (4)自身比较。
5.
/HCl对UV的影响 AlCl3及AlCl3/HCl对UV的影响 可与3 OH, =O或 OH, =O或邻二酚 Al3+可与3-OH,C4=O或5-OH,C4=O或邻二酚
羟基螯合形成螯合物。 羟基螯合形成螯合物。当3-OH与5-OH共存时,形 OH与 OH共存时, 共存时 螯合物, OH或 OH与邻二 成3-OH,C4=O螯合物,当3-OH或/和5-OH与邻二 OH, =O螯合物 酚羟基共存时,形成二螯合物。 酚羟基共存时,形成二螯合物。 螯合物对酸的稳定性: 螯合物对酸的稳定性: 3-OH(二氢黄酮醇) OH(二氢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 可用于3 OH、 OH及邻二酚OH的判断 及邻二酚OH的判断。 可用于3-OH、5-OH及邻二酚OH的判断。 3-OH(黄酮醇) 3-OH(黄酮醇) > 黄酮醇
3 )异黄酮类和二氢黄酮 醇)类 异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 类
II带 带
I带 带
特征 只有苯甲酰系统,故II带强, 只有苯甲酰系统, 带强, 带强 I带仅呈肩峰。 带仅呈肩峰。 带仅呈肩峰 (1) 异黄酮 II带245-270nm。 带 。 (2) 二氢黄酮(醇) II带 270二氢黄酮( 带 295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