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杂交制种技术摘要:从苗床准备、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催芽、播种、出苗期管理、制种田的选择与管理、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关键词:番茄;杂交制种定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十分适合喜温性作物番茄的生产,对发展制种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制种产业是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
尤其近年来番茄制种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1.1选地番茄育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管理方便,最好是前茬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育苗。
1.2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要求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养分充足、保水保肥性强。
一般育苗营养土配制方法为:用熟化、肥沃、没有种过茄果类的菜园土60%,细沙20%,生物有机肥20%,混合均匀后过筛,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等速效养分,速效养分的量控制在:速效氮150~300mg/kg,P2O5 200~500mg/kg,K2O 400~600mg/kg。
育苗土中添加化肥的量可根据其有效养分含量推算,一般100kg 育苗土中加过磷酸钙3kg、硫酸钾0.20kg、硫酸铵0.50kg;如果采用苗床育苗,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生物有机肥2kg,撒施后结合翻地与l5cm耕层土混匀后翻种。
1.3浸种先将50℃的温水倒入容器内,水温降至30℃时放入种子均匀搅拌,再用清水浸泡6~8h,并用手反复搓种子几次,浸种后沥干水分,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浸种。
1.4催芽将浸过种的种子放置于30℃恒温下催芽,催芽时每天用28~30℃温水淘洗1遍,并翻动种子,以便保湿、透气,经3~4d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5播种播种前将催好芽的种子掺少量沙子混合均匀,避免用力过大搓伤种子,然后均匀撒播在小畦内,覆0.20cm细土,上面再盖0.50cm厚的细沙,撒完细沙后喷75%多菌灵或75%百菌清,防止病菌侵染种子。
随后浇水,如果床上较干燥时可再浇一次水,直到上下水位充分衔接。
一般父本要比母本早播10~15d左右, 父母本比例为1:4,在育种时尽可能避免父母本同棚育苗,种子播后小畦内要插牌注明组合号,以防混淆。
1.6苗期管理幼苗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夜间不能低于15℃,温度控制应遵循白天低、夜间高、阴天高、晴天低、前期高、后期低的原则。
出苗后床土出现干燥时要及时浇水,棚内浇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
如果遇阴雨天气,棚内应及时架设电灯,增加光照,降低湿度。
为确保幼苗生长,每天早晨9时左右应揭开大棚覆盖物,日落前再盖上。
为预防幼苗徒长,蹲苗前应加大通风量,以保证空气对流。
当幼苗长出2叶1心时即可蹲苗,密度要均匀,为培养壮苗,株距以10cm为宜,移栽时要带适量土,一定不能伤根、茎、叶,以提高成活率。
移植后要及时浇水,遇到晴天或烈日时要适时遮阴。
当苗龄达50~60d,应开始炼苗,方法是根据幼苗大小,可先小面积揭开棚膜,然后再慢慢向上推移,一般炼苗8~10d,在定植前15d可全部掀起棚膜,使之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并严格控制水肥,防止徒长。
2制种田的选择与管理2.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无盐碱,无病虫害,管理方便的沙壤土地块,隔离区20m左右周围没有棉花、甜菜种植,与茄科作物进行至少3~5a 的轮作。
2.2整地首先应平整土地,每667m2施农家肥5~6t,复合肥30kg,硝铵15kg。
然后南北划线作畦,父本畦宽50cm,母本畦宽60cm。
定植前7~10d覆膜,利于提高地温,保肥、保墒、防止杂草。
2.3定植定西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定植,父本比母本应提早10d定植,有利于提前开花,并提供充足的花粉,每畦2行。
定植时大小苗分开,便于管理和操作,父本株距25~30cm,行距45cm,母本株距35~40cm,行距50cm,母本保苗3 000~3 500 株/667m2,父本800~1 200株/667m2。
为促进根系发育,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水干后及时破除土壤板结,清理地膜上的泥土,扶苗培土促进生长。
幼苗定植后田间应挂牌,写清农户姓名、面积、组合号、株数,以利检查指导。
2.4搭架整枝待番茄苗长到30~40cm时,父母本均要搭架,竖杆高度l00cm,竖杆要光而直;横杆要统一采用竹竿,并用石灰水涂刷消毒。
竖杆搭成“人”字型架,两侧绑上横杆,番茄植株要统一绑在架杆外,便于操作和检查。
父本可不整枝,但必须加强管理,供给必要的养分,以便提供充足的花粉。
母本整枝可根据品种特性采用三杆整枝或两杆整枝,第一、第二花序均彻底摘除,以促进营养生长。
3杂交授粉技术3.1授粉前准备每667m2准备镊子8把,授粉管6个,喷水壶1个,劳力4~6人。
3.2父本花粉的干燥及制取开始采摘父本花之前应彻底清除杂株,采当日盛开的花,取出雄蕊,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干燥,将雄蕊放在纸上干燥约10h左右,若遇阴雨可放置在电灯下干燥。
将干燥好的雄蕊放入花粉管中筛取,也可在碗内放入几枚硬币将雄蕊置于其中,再盖上盖用力摇动,然后将花粉集于瓶内,其花粉的颜色为灰白色,为防止花粉受潮,延长花粉寿命,可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3.3自交花果的清除在杂交授粉前要彻底消除父母本田间的异株,并做好记录,对已开放的花蕾形成的自交果一个不留,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3.4去雄通常选择花瓣呈柠檬色,第三天能够开放的花蕾进行去雄。
去雄时用右手抓住花梗下部,再用手拿镊子轻轻剥去花瓣,注意保持花梗部的绒毛,不要来回转动或使劲用力搓,速度要快,动作要轻,去雄要干净彻底,不能伤害柱头子房,以免引起落花落果,每一花序上取3~4朵小花,其余用镊子提前摘除,否则会增加工作量,去雄可全天进行,但不能边去边授,去下的雄蕊要集中深埋,不能满地乱扔。
3.5授粉在去雄后第三天,当花开成鲜黄色(形状似喇叭口)时即可授粉,不能提前更不能推后,授粉前将花萼片撕去3片,作为杂交标记,萼片撕去要干净彻底,以免真假难辨,混淆不清,影响纯度。
授粉时左手轻轻握住花朵,右手拿装好花粉的花粉管,将柱头慢慢插入小孔内,待柱头上完全粘上花粉为好。
人工授粉每天必须在早晨9-12时进行。
中午不能授粉,如果遇阴雨天,待露水干后进行,授粉完全结束后,父本彻底拔除。
3.6去雄授粉期间的消毒为从根本上杜绝人为传播病害,每天应坚持用75%酒精棉球擦洗镊子,田间应放置肥皂、清水盆、毛巾等。
在操作前后要洗手,特别是田中授粉人员,应做到勤洗手,拔过病株后的手要进行消毒清洗。
3.7去杂去劣,保证质量除在授粉前统一进行清杂外,后期还需要多次在田间进行清除自交花果的工作,保证制种质量。
为确保制种的万无一失,对一些有异议的植株也应拔除。
3.8浇水施肥在杂交授粉后,应根据植株长势,每667m2施复合肥15kg,硝铵15kg,也可追施一定量经过发酵后的鸡粪。
施肥要离番茄根系15cm为宜,以防烧苗,全生育期浇水6~7次,且应避免大水漫灌。
灌水后要在水塘内铺沙,厚度一般5cm左右,便于保持水分和进行操作。
后期浇水应在坐果后或果实膨大期进行,以满足果实对水分的要求。
3.9病虫害防治3.9.1病害的防治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放风时间的延长,应加强高温高湿病害的防治。
对番茄危害较大的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等。
早疫病用58%的克露8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500~800倍液防治。
病毒病可用菌毒清水剂300倍、20%的病毒A 500倍液、1.50%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予以防治。
3.9.2虫害的防治番茄制种田虫害较严重。
蚜虫、白粉虱等可采用黄板诱杀或敌敌畏熏蒸。
根据虫害优势群种的不同,也可分别用药予以防治。
蚜虫可用10%吡虫啉粉剂1 500倍液、蚜虱净2 000倍液、10%氯氰菊脂乳油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白粉虱可用1.80%爱福丁2 000倍液、20%水灭氯2 0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潜蝇用1.80%爱福丁2 000倍液、40%乐斯本1 000倍液、2.50%虫螨克2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4种子采收4.1去杂田间去杂是提高番茄种子纯度的重要措施,在苗期、花期和坐果期去杂的基础上,种果采收前通过田间检查株型、叶型、果型、果色、熟期等品种特性特征,清除田间的全部杂株,并清除病株、病果、烂果、畸形果、落地果和自交果。
4.2后熟番茄果实一般在开花后50d左右成熟,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收。
果实采收后应放置在通风、阴凉、防雨处后熟1~3d,经过后熟的番茄果实由硬变软。
种子易在果实内发芽的品种,采收后必须立即取籽。
4.3发酵发酵通常用瓷器或瓦罐进行,严禁使用铁、铝等金属器皿,以免影响种子色泽。
发酵容器要干净、无水并要盖好,严防雨水进入。
发酵时间晴天为12~24h,阴天不能超过30h。
在发酵过程中要经常搅拌,保证发酵均匀充分。
搅拌后种子下沉,发酵表面有白色菌膜覆盖。
应合理掌握发酵时间,时间过短会影响发酵质量,时间过长会导致种子发芽。
发酵适宜,即可进行漂洗种子。
4.4漂洗发酵好的种子应多用清水冲洗几遍,直至除去表面果肉、果皮等杂质,种子完全干净为宜。
漂洗要选择在早晨或上午进行,使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晾晒。
4.5盐酸处理盐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和漂白作用,经过盐酸处理的种子具有品质较好、无菌等优点。
具体处理方法是:把清洗干净的种子甩干后,放在宽松的纱布袋中,在1%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15min,并经常翻动纱布袋,使种子浸泡均匀,盐酸浸泡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5遍以上,然后进行晾晒。
应注意的是:一是干籽不可直接进行盐酸处理;二是要经常测定盐酸溶液的pH值,通过加盐酸将pH值保持在l~ 2;三是必须用37%的化学分析用盐酸,禁用工业盐酸,以防烧坏种子。
4.6晾晒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放在有方框的沙网上晾晒,网杠要悬空离地面约40cm 以上,种子要摊开,厚度不超过lcm,并应经常翻动种子。
种子不能直接放在水泥板或铁板上晾晒,以防温度过高,烫坏种子。
如遇阴雨天气,可将种子甩干,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处晾干,也可放在土炕上烘干,炕温不能太高,以免烫坏种子,并经常翻动种子。
种子半干后,用手搓揉种子,防止结块。
为保持种子色泽,在晾晒过程中,不能雨淋,不能触露水,要尽快干燥。
种子充分干燥后(含水量在8%以下)应筛去小粒,除去杂质,放在通风干燥处贮藏,严防受潮和其它危害。
参考文献[l]张彩霞.茄果类蔬菜如何正确施用生物有机肥[J].蔬菜,2004,7.[2]董金皋.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5.[3]正多胜.农技推广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4]郭理.日光温室番茄无公害周年生产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