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24小时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 室充盈率呈负相关,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大于40% 是预测左室功能不全的指证。 血压负荷为诊断高血压病及预测其靶器官受累程 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24h血压趋势图和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等也作为判 断血压水平和节律的指标。
夜间<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血压负荷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读数大于正常值的 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血压负荷较动态血 压的平均值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更能精确 地预测心血管事件。
有报道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程度大于30%时,可有 显著的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高血压分型
杓型
10% ~相比,下降在
10-20%之间 。其基本的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如同 下表。这是最为常见的血压变化情况,正常人和 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的血压应该符合此种类型。 此类患者朋友宜清晨服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非杓型
< 10%
血压高,呈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一种病理状态。 此类患者的风险程度增高,如嗜铬细胞瘤患者。 此类患者宜清晨给药,下午补服短效药物。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超杓型
> 20%
指的是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超过20% 的患者。 此类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以老年人居多,宜 清晨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 2 3 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发作性高血压如阵发性、夜间高血压 低血压如体味性、药物性低血压等 原因不明的晕厥者 血压波动伴特定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夜间心绞痛和肺气肿者 5 临床对照检测
1 2 3 4
SPACELABS动态血压监测仪
这类患者的血压波动和正常人相比,其夜间血压 的下降幅度较低,不足10%。这也提示患者的夜间
血压水平没有达标或者相对偏高,所以在治疗上 更应该注重夜间血压的控制。如肾性高血压患者 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减弱。此类患者朋友宜睡前 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反杓型
此类患者正好与正常人相反,其夜间血压比白昼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AMI和心脏性猝死更多发生于6:00-12:00,即起床 后数小时,发病时间相对集中的原因:
1、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最高值发生在6:00-9:00;
2、急性冠脉闭塞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 继发血栓形成的后果;血压清晨升高,同时血儿 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增高、循环中组织型血浆素 原激活物活性降低,使冠脉收缩、斑块破裂,冠 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心肌供血急剧减少。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
收缩压波动>舒张压波动 24小时血压波动>日间血压波动>夜间血压波动 以全天收缩压变异超过20mmHg,舒张压超过15mmHg 作为判断依据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天血均值-夜间血压均值)/ 白天血压均值×10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有较大可能发生脑卒中损害。 由于脑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血管舒缩 作用减弱,势必造成器官受损,脑血管意外事件 发生增多。
血压昼夜节律的存在也取决于组织器官灌注良好, 有学者认为器官缺血尤其是脑缺血可能激活维持
器官血流量的心血管调节机制,抑制夜间血压下 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4)能够发现夜间血压不降低的高危的 “非勺型”高血压 ;
(5)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ABMP的参考值
动态血压的参考值分为分白昼及夜间两种情况, 具体参考标准正常值:
24小时<130/80mmHg,
白昼<135/85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3、高血压患者清晨交感神经活性和血管张力增强, 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缺血。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易出现心肌缺血。ABPM可更
好了解血压节律和变异性,预测高血压和冠心病 预后。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临界、白大衣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前、后 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 观察抗高血压治疗疗效及降压治疗无效或出现 不良反应者 5 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妊娠高血压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1)能够更真实的反映血压变化,能及时发 现高血压患者 ;
(2)可以严密监测诊室外血压变化情况从而
避免白大衣高血压 ; (3)能客观地反映 24h 血压波动情况 , 能 更好地评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昼夜血压情 况,对合理控制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 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
诊所血压 常规测量时间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优势
正常参考值
监测指标
应用指征 应用指征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24小时动态血压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人 体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15--30分钟的血压值,直接 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曲线、24小时平均血压、 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工作平均血压、每小时血 压以及血压升高所占的比例等。
临床意义
评价血压水平和节律 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 预测靶器官损害 评价疗效 证实药物的有效性并避免过度 降压。降压谷峰比值是评价长效 抗高血压药物降压疗效及持续时 间的指标,一般认为大于50%具 有平稳降压疗效。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较诊室血压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的相关性更强,夜间的平均血压值较日动态血压 值与LVMI有更高相关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左 室壁肥厚发生率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