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小萍——肺隐球菌病的诊治

黄小萍——肺隐球菌病的诊治


、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
),吸入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
身,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肺隐球菌病的病理
新病变含大量繁殖的隐球菌以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 细胞等
陈旧病变则为肉芽肿改变 新生隐球菌呈圆性或椭圆性,HE染色见胞壁外有3-5的空 隙,部分膜可染乘淡红色
(CIII)
隐球菌病-免疫缺陷/健全者播散性或CNS病变
两性霉素B 0.7-1.0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治 疗2周,其后予氟康唑或伊曲康唑(400mg/d)治疗8-10周
(AⅠ),维持治疗6~12月
颅内压增高患者,若CT或磁共振成像(MRI)未发现明确的脑 实质占位,建议行脑脊液引流(AⅡ),亦可行反复腰椎穿刺、 腰椎引流、脑室腹腔分流、临时性侧脑室造瘘及甘露醇治疗 (AⅢ)
肺隐球菌病
治疗1月后
肺隐球菌病
治疗6月后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 1:32 12个月后转阴性
肺隐球菌病
女,23岁,肺活检证 实。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1:1280 氟康唑治疗 400mg/d,2周 序贯口服200mg/d
肺隐球菌病
治疗1月后
肺隐球菌病
治疗3月后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1:320
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
治疗15月后复查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阴性
小结
1、肺隐球菌病不再是罕见病,而且在非免疫抑制的 患者发生率高 2、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多样性,多数靠近胸 膜结节,肿块 3、诊断:病理,隐球菌荚膜抗原 4、隐球菌病治疗: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治疗5月后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1:64 18个月后1:8
肺隐球菌病
男,68岁。隐球菌乳 胶凝集试验1:640 氟康唑治疗 400mg/d,2周 序贯口服200mg/d
肺隐球菌病
治疗2周后 隐球菌乳胶凝集 试验1:320
肺隐球菌病
治疗6周后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1:160
肺隐球菌病
治疗4月后 隐球菌乳胶 凝集试验1:80 8个月后转阴性
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隐球菌病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改变
类型:①孤立性块影,多见于原发性肺隐球菌病;
②单发或多发结节影;③单发或多发斑片状影,约
10% 患者有空洞形成,常为继发性肺隐球菌病;④
弥漫性粟粒状阴影;⑤急性间质肺炎型,此型少见
578例肺隐球菌病患者肺部影像学病灶类型
病灶类型
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 黄小萍
我国肺隐球菌病发病情况
通过检索收集1981年1月至2008年12月近三十年来国内 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的肺隐球菌病病例文献,共检索到 相关文献185篇,其中113篇可进行荟萃分析,累计肺隐
球菌病例数728例。
66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职业分布
职业情况 病例数(例) 构成比(%)
India ink prepar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a patient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showing a budding yeast cell of C. neoformans surrounded by a characteristic wide gelatinous capsule.
非免疫抑制宿主肺隐球菌的诊断
肺隐球菌易误诊,漏诊 多缺乏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多轻微,缺乏特异性 缺乏特异性的阳性体征
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隐球菌感染多数是经呼吸道吸入隐球菌孢子进入人体
,肺是感染的首发部位。病变多局限于肺部,较少出
现症状。
有免疫受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
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局限性病灶如皮肤、或肺部肉芽肿及空洞等,在未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肺部病灶可局部切除,治疗疗程短,但手术创伤大。
手术前后需要用药物治疗,以控制高。
肺隐球菌病
男,83岁。隐球 菌乳胶凝集试验 1:1280 氟康唑治疗 400mg/d,2周 序贯口服200mg/d
农民 工人 国家干部 退休或无业人员 商人 职员 大学生 教师 军人 合计
23 13 9 8 4 3 3 2 1 66
34.8 19.7 13.6 12.1 6.1 4.5 4.5 3.0 1.5 100
58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接触史情况
接触史 无接触史 明确有接触史 鸽子为主的鸟类接触 土壤接触 发霉物品接触 可疑有接触史 鸟类接触史 合计 病例数(例) 506 74 69 3 2 5 5 580 发生率(%) 86.4 12.8 12.0 0.5 0.30 0.8 0.8 100
无症状,仅有呼吸道定植:不需治疗(AII)
隐球菌病-免疫健全者
存在肺部隐球菌病,同时存在播散的风险、神经系
统症状或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腰穿检查!(AI)
仅有肺部隐球菌病:初始氟康唑400mg/d,临床改善
后减量至200mg/d,总疗程6月(AII);或伊曲康唑
400mg/d*6月(BII)
肺部大块型病变或对药物治疗耐药:手术切除
肿块、结节影
病例数(例)
434
构成比(%)
75.0
片状浸润影
弥漫混合病变 其他
108
34 2
18.7
5.9 0.4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 诊断为肺隐球菌病
• 治疗后
16
17
18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的诊断
确诊依据
活检组织病理组织学证据;
血液和无菌腔液(如脑脊液,胸液)隐
球菌直接镜检或培养阳性。
隐球菌荚多糖抗原检测
经皮肺活检: 肺隐球菌病
血清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肺隐球菌病
经胸腔镜 手术证实
确诊依据
Tissue section stained by ha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howing numerous encapsulated yeast cells. C. neoformans was isolated.
新生隐球菌痰墨汁染色
组织学特点
隐球菌病的组织病理学
Immunochemistry
PAS
阿申蓝染色
H&E
成人及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
美国胸科学会
Limper AL,et al.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Fungal Working Group.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183, 96–128
PAS染色见菌体荚膜均呈红色
肺隐球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极大 无症状体征 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 脑膜炎,脑膜脑炎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发热、咳嗽、以干咳为主或有少量痰液;可有胸痛 和气急;其它症状包括少量咯血、盗汗、乏力和体 重减轻。
根据患者免疫状态的不同,可形成两种表现。 无症状者:见于免疫机制健全者,组织学上表现 为肉芽肿病变 重症患者:显著气急和低氧血症,并常伴有基础 疾病和免疫抑制状态;X线显示弥散性病变;组织 学仅见少数炎症细胞,但可见有大量病原菌。
176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
基础疾病
AIDS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结核 其他肺部慢性疾患 COPD 手术 肝肾移植术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 质激素、抗生素的慢性疾患 其他
病例数(例)
21 18
13 19 29 22 17 13 67 6
患者率(%)
3.6 3.1
2.2 3.3 5.0 2.8 2.9 2.2 11.6 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