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任。
参议院召开“国民 代表大会”,商讨
更改国体。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合 影。
2、复辟过程 (1)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2)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 可连选连任;
(6)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年号“洪宪”,史 称“洪宪帝制”; (7)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护国运动
背景 ①袁世凯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 ②二次革命的失败; 过程 ①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 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②随即,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4)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5)1915年10月,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
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日民四条约”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 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 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 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有7个师、5个混成旅。第一次直奉战争前直
系兵力已近10万,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
经过大事扩充,殆达25万人之众。奉系在
材料一 北洋各派别实际上控制北京政权的时间: 1921年时拥有5个师、23个混成旅、三个骑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兵旅的兵力,而到了1925年奉系鼎盛时期,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面粉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4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120多家
民国初年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 所占比重图
特点:(1)工业布局分布不平衡,沿海发展快 (2)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 (3)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4)外国资本主义超过民族资本主义占优势
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
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 军阀割据统治时期 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 (1916-1928) 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
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
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
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
思考:图文反映了军阀割据时期的政治有何特点? 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主要代表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支持国家 英美 日本 日本
控制区域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苏、赣等
皖、浙、闽、鲁、陕 东北三省
思考1:哪个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较强?为什么? 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 思考2: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北洋政府有何举措?
史料探究:袁世凯短暂 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 么?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必将受到历史惩罚,也说明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军阀割据
1、背景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 的人; (2)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不断,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 面出现。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护法运动
1.背景: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 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推帅.经荐之过孙 职:如中 。1一山91为“丘7年大之顾,元貉吾南帅”国下,之议二大员西患组南,成军莫非阀大常却于会排议武挤,人孙成之中立山争“,雄中最,华终南民孙与国中北军山政辞府去”大。元 ——孙中山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兵员增至36万余人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二
1.北洋政府的统治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
军阀割据,分崩离析,政局动荡, 人民困苦。 2.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段祺瑞打出 “再造共和”的旗号说明了什么?
——李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赴法华工研究 》
原因: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概况:中国向德、奥宣战;收回汉口、天津的租借地; 十几万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政治: 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影响; 经济: 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文化: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 底批判,国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兴起标志 新
旗帜
代表 人物
主要 阵地

蔡元培、
化 1915年9月陈
陈独秀、 北京大
运 独秀创办 民主 李大钊、 学和迁
动 《青年杂志》 与科 鲁迅、 往北京
概 (后改称 学 胡适、 的《新
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参与洋务运动及新政,自道员、 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1911年辛亥革 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 但于1916年悍然复辟,称洪宪皇帝,激起全国人民的讨伐之 声,南方革命军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组成护国军 北上讨袁,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之中郁郁而亡。
——岳麓版必修3教材
破除传统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解放了女 性思想。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 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 规等达86项之多。”
——引自《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表现: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 个世纪;
②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民 族工业——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岳麓版必修3教材
材料二: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在中国,有
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
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
新杂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4、影响
视角二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传统的贞节观念 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有的女学生已经开始 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抨 击那种片面强调女人的贞操而对男人三妻四妾却置 若罔闻的伪君子。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常 常聚着一簇簇人,她们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 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 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加入一战,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府院之争和反张勋复辟
1.背景: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 大战对德国宣战问题上,黎元洪(总统府)段祺瑞(国务院)斗争激烈。
实质:英美(扶植 直系)和日本(扶 植皖系)在华利益
之争
2.结果:张勋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护溥仪复辟帝制。复辟闹剧仅12 天即告失败。
1911—1913 年 我 国 注 册 设 厂 有 72 个 , 平 均 每 年 近 24 个 , 1914—1918 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 家,平均 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 全 国 华 商 机 器 采 煤 量 1912 年 为 80 万 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 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
的称呼。
政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1、背景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 大总统。
原因 ①袁世凯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实力强大;(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软弱妥协,又脱离人民群众; ③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破坏革命; ④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⑤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况 《新青年》)
钱玄同、 青年》
刘半农
主张
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 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 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 为新文学的语言。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核心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蝴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4、影响
视角一
材料一:新青年面世不久,就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 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 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 头一棒。”它的发行量由创刊时的每期千册猛增至1.5 万多册。
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改责任内阁制
为总统制。
“筹安会”成立, 为更改政体做准备。
参议会会议全票 (1993)通过, 同意实行君主立宪
政体。
1913年10 月
1914年 5月
1914年12 月
1915年 8月
1915年10 月
1915年12 月
袁世凯下令解散中 国国民党。
颁布《修正大总统选 举法》,规定总统任 期为10年,可连选连
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使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五 四运动时期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