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市民应急避险手册——应急常识篇
市民应急避险手册——应急常识篇
市民应急避险手册——应急常识篇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流失、 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 性质和机理,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 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害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 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类: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 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类: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 民族宗教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涉外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其它刑事案件等。Biblioteka 三、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和预警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 严重程度、 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 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 蓝 色表示。
四、紧急呼救
1、110 报警电话 发现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安全、扰乱公众正常工作、 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时,应及时拨打 110 报警电话报警。110 电话免收 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或手机、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 应急要点� �发现杀人、抢劫、盗窃、强奸、放火、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事)件时, 应立即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 迅速报警。
�发现自杀、坠楼、溺水者,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 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应拨打 110 电话报警。 �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拨打 110 电话报警。 应急要点� �拨打 110 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员、车辆伤 损情况。 �在交通民警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 �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车型、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公安 机关举报。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 120 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如因车辆变形,人员被困车内,应立即拨打 110 电话求助。因抢救伤员需 要变动现场位置的,应当做好标记。 3、119 火灾报警电话 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 119 电话报警。 应急要点� �报警时,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或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标志。 �报警时,应讲清起火部位、面积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 同时,要派人到路口迎候、引导消防车到达现场。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利用就便器材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4、120 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需要医疗急救服务时,可拨打 120 急救求助电话。120 电话免收电话费,投 币、磁卡等公用电话或手机、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 应急要点� �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
七、准备应急物品
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家庭要准备应急物品箱。 �每人至少准备 3 天的应急食品。
�收音机。 �无线电话。 �汽笛或哨子。 �手电筒和电池。 �备用衣物。 �必要的餐具。 �现金。 �消毒和卫生用品。 �常用药。 �婴儿或病人的特殊用品。 �身份证。
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幢标志性建筑物附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病情,如肚子疼、意识不清、吐血、呕吐、呼吸困 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 如 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 位等有关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 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 准备接车。
五、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针对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家庭应制定应急计划: �疏散线路。 �家人之间的联络方式。 �水、电、气总开关的位置和关闭程序。 �保护契约和存折等重要物品。 �紧急情况发生时,残疾人、老人和儿童的特殊需要。 �学习急救常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其他。
六、熟悉应急避难场所
熟悉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和位置。进入应急避难场所时: �如果时间允许,要带上应急物品箱。 �听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 �不得携带违禁品、凶器和宠物进入避难场所。 �不得在避难场所吸烟、饮酒。 �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离开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