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篇一: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民办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学生管理队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探索合理的应对之策是民办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极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管理;教育 1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最亲密,与学生朝夕相处,辅导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加强业务培训和师德教育,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辅导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理论方面比较欠缺。

因此,学校要对辅导员尤其是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包括对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网络知识等进行专项培训,培训之后由人事部门进行考核,拿到合格证后方可允许带班。

另外,学院要经常开展师德教育,让每位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立德树人。

1.2 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辅导员为本校的留校生,学历为专科,只有少部分是通过校外招聘,为本科生或研究生。

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院校应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精、工作作风正的标准,选聘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人员到辅导员工作岗位,坚持多渠道择优选拔,既重视知识结构,又重视学历层次,确保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3 壮大辅导员队伍。

在当前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辅导员缺口也在增大,另外,民办职业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难管理,因此,这些高职院校可采取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壮大辅导员队伍。

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课时量少的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或者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采取专职为主、兼职辅助的形式,壮大管理队伍。

辅导员、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管理,切实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篇二: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新同学尽快了解大学,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

高校辅导员应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师生关系;明确的目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

高校新生入学阶段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个初始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

通过开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能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都由学生工作部门,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来完成,对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在思想上、专业素养上、组织协调能力上要过得硬。

一、辅导员应提前介入,迅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的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在新生报到时按照教学计划或方案开展了各项入学教育工作,但这种教育方式在实施时间的界定方面略显滞后。

各高校应将邮寄录取通知书工作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并以此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起始点。

学生宿舍是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重要场所,整洁的宿舍环境、和谐的室友关系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

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宿舍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荣誉室、设立专业知识展板、电子显示屏等提升宿舍硬环境。

同时,为了培养新生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新生宿舍分配上可以考虑生源地交错的方式,因为地域差异使得每名
学生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分析和判断事务的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之新生在入学时渴望与同宿舍人员尽快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这就使同宿舍人员间需要不断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潜移默化中使每名新生得到锻炼。

新生入学后,辅导员通过关心新生入校生活走入宿舍拉近师生亲密距离、召开班会或请心理中心进行团队辅导、关心贫困生等工作内容跟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新生要以鼓励为主,适时加以纠正出现的偏差行为。

实践证明,许多新生对大学的认识和了解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确立的,老师早一点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会早受益,早一点摆脱迷茫的状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管理水平,使学生管理工作和入学教育工作游刃有余。

二、教育目标必须明确,辅导员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于新生了解学校、了解所学专业、了解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立志成才的意识,以昂扬向上、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在进行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热心、耐心、细心、恒心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可以组织新生开展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让新生
从感官上接受和以极大的热情完成入学教育工作,以便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各项活动后,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讲评,这不仅能够锻炼新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能使辅导员在学生的语言表述中获取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知识储备量,为推荐新生进入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会等部门做好前期准备。

在规章制度学习中,应以课的方式结合往届学生出现的个案进行;在安全教育学习中,应突出学生实际演练的能
力,避免简单的宣讲和枯燥的照本宣科方式。

三、对教育对象要认真加以研究,根据新生特点,制定系统化教育内容辅导员要明确在入学教育中自身的工作重点,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新生入学教育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集中教育由学生管理部门统一安排。

分散教育由各专业系部围绕入学教育内容,可采取讲解、宣传、讨论、讲座、座谈、参观、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学教育。

可结合各专业的发展情况及新生情况开展形式灵活的专业宣传和教育,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

辅导员应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并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各环节适时进行总结。

在重视并加强军事训练、校史校情展和校规校级教育的同时,还应协调各部门组织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本专业科研成果介绍等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选拔特长生、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拓展训练或集体校外参观活动。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效果,邀请学生社团走进各专业或班级,
展示社团特点,吸收新生加入,积极调动新生参与意识,发挥新生各自特长;结合参观校园、开放实验室、请优秀毕业生或在校高年级学生谈大学生活等形式。

四、学生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还只是停留在以介绍和教育为主的层面,没有纳入到课程考核中。

美国高校把新生入学教育纳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student
affairs)中,特别是新生头年计划(The
first Year Experience,简称FYE)。

这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和教师共同为大学新生或大学生制定学习和生活规划的综合性计划。

借鉴先进经验,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部门应结合日常管理工作,除将新生宿舍日常检查、遵守规章制度检查、入学教育中的出勤率等日常考核内容在纳入学生管理考核工作外,还需将规章制度考核成绩、安全教育操作能力、军事理论课考核成绩、是否按期缴纳学费等内容也纳入学生管理考核整体工作中,同时将考核成绩将作为集体及个人评优的重要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