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级管理的几点意见
摘要: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趋于成熟。
情感表现热情但肤浅,自制力和毅力有所增强。
但时有脆弱的表现,个别学生的逆返心理较强,怎样管理好这个群体,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思想教育;集体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没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没有进取、奋进的动力,就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更不能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这里仅仅谈谈几点看法。
1.班级管理中的误区
当前,对初中班级管理普遍存在几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学生听话的班级=好班级、学习好的班级=优秀集体、班干部负责的班级一定能成为优秀班级、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还不是老师几句话等。
中学阶段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刻板的管理方法,只注重强调学习、抓好几个班干部,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将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就得不到培养。
学校班级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2.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
2.1 让学生参与建立起班级管理的有关办法,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如,在班上制订《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值日生工作细则》等。
先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全班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各项细则。
由学生参与管理办法的制订,有利于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力、遵守规定的自觉性。
2.2 培养班干队伍,建立反馈网。
中学老师大部分时间不能跟学生在一起,所以班级发生的事情不能及时处理。
可能会耽误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初中生模仿能力强。
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也是带动全体同学走向进步,建立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建立反馈网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每天布置一名学生汇报班级发生的事。
二是建立师生联系簿。
每周收一次,写出老师的意见,并记下要点。
或是每天收一次,及时处理问题。
这种联系簿也可有两种形式,一是班干部的一个本上轮流记。
这样,他们互相制约,就能将真实情况汇报给老师。
二是每位班干部单使一个本,明确个人职责范围,各有侧重地记。
事实证明,这是管理班级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2.3 加强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决定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在现在的中学生中,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家长要我来的”,甚至是混满三年。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一个班集体就是
一个大气候,它会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被这个眼花缭乱的社会所迷惑。
例如:我对本班所有学生提出如下要求:“我虽不能为班级争光,但绝不会给班级抹黑。
”这样,班里即使成绩很差的学生也能办到,全班学生开展自律教育,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风、班风自然比较好了。
2.4 班主任身教重于言教,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身教重于言教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
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
如:班主任不迟到、不早退,随时到教室内检查,通过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去感染他们。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受到真理的启迪和教育,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品德。
交给班委干部的工作班主任给予指导,但绝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干部的助手作用。
2.5 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积极性。
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光靠班主任和班干部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班级荣誉和个人荣辱密不可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每周开展班级活动,积极响应学校团总支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更加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同时建立班级激励机制,表
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
2.6 批评学生要注意因人而异。
我们的学生再调皮也会有一些闪光之处。
关键是看我们班主任如何去正确地去发掘。
有些学生是吃硬不吃软的,那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可以直接地把他们的问题指出来,并强调其严重性。
若有必要可以给一些处分。
而更多的学生需要的是沟通,让其明白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以前,我碰到班级里有学生打架、吵闹,甚至和任课老师对着干的时候,总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们狠狠地批评一通,脸上的表情也很严肃。
过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接受了这样的批评,但从平时的表现来看,明显地和我之间变得生疏了。
后来,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学生重新找来,好好地沟通一下,了解了他们心里的真正想法。
他们说,自己也知道是做得不对,但当众批评就会觉得很没面子,自然就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以后再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尽量能从他们的立场先想一下,然后个别交流,指出其不足。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需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